作者文章归档:狄金华

狄金华,湖北当阳人,社会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湖北省社会学会副秘书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2014.8-2015.2)。主要研究领域为乡村治理与农村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先后在《社会学研究》、《社会》等刊物发表或转载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湖北省社科基金课题各1项。先后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13)、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奖(2013)、首届“余天休社会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2)、教育部首届博士“学术新人奖”(2009)等奖励。

上坟


上 坟

 

○狄金华

 

家乡过年有给故人的坟上灯的习俗。大年三十和正月十五的傍晚,儿孙们就要到已故先人的坟上上灯。习俗传了许多代人,上坟的灯也从我记事时的蜡烛已经变成了现在带电池的小电灯,但上坟有何说道则没有多少人知道了。只听老人们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这是老古人传下来的规矩,不得变。

祖父在父亲几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祖母带着父亲几姊妹辗转住了好几处后才在现在的村庄落户,所以祖父在村里并没有坟,大年三十和正月十五的傍晚我们也没有给他上过灯。

正月初二,我和爱人随父母一起给外祖母拜年。如同往年一样,在路边的小店母亲买了鞭炮、纸钱和大面额的彩色冥币。这是给她...

Read more

“两头走”:双独生子女婚姻家庭的新形势


“两头走”:双独生子女婚姻家庭的新形势

 

狄金华  王会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湖北武汉 430074

 

计划生育政策在中国实行已经有近三十年,其在约制人口增长方面确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与此同时,由于计划生育而引起的独生子女的问题也一直是学术界和政论界关注的焦点。

20094月底至5月初,我们在四川农村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专题调研,调查发现,在计划生育政策执行较早且较严的川西农村,这些独生子女已经进入婚龄,在婚姻家庭的组织形式上其创生出了不同于传统的新形势——“...

Read more

台湾乡村社区营造


台湾乡村社区营造

——以高雄县美浓镇为例

狄金华

 

美浓镇处于南台湾高雄县屏东平原东北角的边缘地带,形似坐蛙。美浓平原北临月光山、双峰山及灵山,南有荖浓溪,美浓河贯穿其中。美浓镇共有五万人口左右,其中客家人占了近百分之九十。

在缺少桥梁、道路通行的时代,美浓是非常闭塞的农村。由于地势闭塞,加之客家人的天性保守,客家文化完整地保存了二百六十多年。美浓拥有极具特色的客家博物馆、东门窑、美浓窑,以及南亚独一无二的黄蝶翠谷等等。

由于受整个台湾农业政策的影响,美浓社区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从一九八0年初以来,烟草经济的大幅度衰退打破了美...

Read more

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及实践


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及实践

狄金华

虽然在社会学教科书上很早就知道晏阳初及其定县实验,但真正地认识却是在到了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之后。

晏阳初曾经被全美纪念委员会推选为“现代世界具有革命性贡献十大伟人”,但晏阳初及其定县模式在并不为太多的人知道。在国内三农问题日益尖锐的今天,重新梳理并正确客观地看待晏阳初先生的乡村建设思想及其工作心得,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当年的乡村建设思想,而且对于我们当前的工作——新乡村建设运动——亦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晏阳初出生在书香世家,这使得他从小就能够有机会习得中国传统文书...

Read more

中介组织在土地流转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介组织在土地流转中的地位与作用*

钟涨宝  狄金华

 

[摘要]本文探讨了现有土地流转过程中中介组织的类型及特点,考察了中介组织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原因以及发挥的积极功能,并进一步分析了中介组织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关键词]土地流转  中介组织  地位  作用

[作者]钟涨宝  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  湖北武汉  430070  

狄金华  硕士研究生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  湖北武汉  430070

&n...

Read more

一路乡建


一路乡建

 

狄金华

 

进城·求学

千禧之年,当全世界都在为一个新的世纪到来而欢呼时,三月天的课堂语文老师还在颇有卖弄意味地告诉我们:“肯德基”不是一种鸡,而是像馒头一样的食品。他只是在春节时被儿子接到城市过年时吃过一次肯德基。即便如此不值得称道的解说对我们这些乡村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新闻。从那一刻起,我也才知道有一种像馒头一样的东西叫肯德基,这也使得我日后到了城市见到整齐的“KFC”不至于荒唐地认为那是“开封菜”馆。

在千禧之年的头半年,其实校园外的世界发生了很多事...

Read more

村落视野下的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化


 

村落视野下的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化

——对安徽宅坦村一项历史社会学的考察

狄金华

 

  要:本文以安徽省宅坦村为个案考察了村庄人的社会流动,并探讨了社会流动对村落社会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宅坦村的社会流动包括经商型社会流动、教育型社会流动、战乱型社会流动、开族型社会流动;社会流动促使了村落社会结构的变化,一方面村落原有的门派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村落中的“习惯”有保证了村落结构的非阶级化冲突。

关键词:村落;社会流动;社会分化

 

一、引言

学术界对于传统社会流动的研究...

Read more

中国农村研究的学术使命


中国农村研究的学术使命

——读《什么农村,什么问题》一书

狄金华

 

  要:《什么农村,什么问题》一书反思了中国社会学科学主体性意识缺乏的困境,指出中国社会科学的本土化发展必须建立其自身的主体性意识,关注中国的现实,回应中国的问题。该书通过分析农村政策基础研究等问题,提出以中国农村为对象的社会科学研究应当承担起重要的学术使命。而针对具体的农村研究,该书尝试性地提出了若干本土化的中层概念。

关键词:农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

 

经过几代学术人的努力,中国的社会科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正如邓正来先生所反思,中...

Read more

通过运动进行治理:乡镇基层政权的治理策略


通过运动进行治理:乡镇基层政权的治理策略*

对中部麦乡“植树造林”中心工作的个案研究

 

狄金华

 

  要:乡镇基层政权的运作一直是备受学术界所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依据中国中部地区麦乡的田野调查资料,以麦乡“植树造林”的事件为分析 “文本”。分析在压力体制与后税费时期,在乡镇财政紧缩的境况下,麦乡通过将常规性工作升级为中心工作,进而通过运动的方式进行中心工作的实践,以完成所规划的任务。这种“行政吸纳运动”的治理方式事实上是基层政权在专制性权力丧失、...

Read more

“乡域政治”:何以可能,何以可为


“乡域政治”:何以可能,何以可为

——评吴毅著《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

 

狄金华

 

在近十多年的中国乡村研究中,“华中乡土派”可谓不可被忽视的一支,他们在经历了1990年代以来村民自治及乡村治理研究的几个阶段之后,[1]有了一定积累,其所倡导在田野灵感推动下,为乡村政治研究提供概念工具和方法视角的诉求也为学界所注目,[2]并因此而在中国乡村政治研究领域占据位置。作为乡土派人物之一的吴毅,新近又推出了经过五年时间打磨的《小镇喧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