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辜严倬云女士


     陈端坤(2025.2.12)

    不能跨越浅浅的海峡,到台泥公司去见辜严妈妈最后一面,送辜严妈妈最后一程,我心沉重!沉痛!

    今天,春寒料峭,细雨霏霏,我们只能在她一百多年前出生的福州老家故地,在她童年、少年时代常常走过的坊巷老厝厅堂,

    追思她:我们敬仰的长者!

    追思她: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统一与复兴,贡献了巨大的心力!

    追思她:为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与理解,为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做出的卓越贡献!

    追思辜严妈妈,你的音容笑貌,长在我的耳畔眼前!

    记得你——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刚刚开始策划电视剧《嚴復》,福建日报以“读者来信”专栏,发表“一群中学生”《让先贤安息吧!》短文,你就知道了,你先让你的大姐(严倚云)从美国回来,在上海给福州“中学生”回一封情真意切的信……

    记得你——在福州市嚴復研究会刚刚成立,你就给我们寄来了你的妹妹(严停云)的《吾祖嚴復的一生》,让我们知道:祖父出生在苍霞洲,于是我们就着手在苍霞洲建设“天演公园”,树立《嚴復宣讲西学》塑像;你为塑像题名,辜振甫先生与汪道涵先生分别题写天演亭的匾额“天演亭”“与天争胜”……

    记得你——要召开嚴復学术研讨会,每一次研讨会你都汇来四千美金,一次次支持,到2004年你随带来了一万美金,直接送给了师大嚴復研究所,启动出版大陆第一部《嚴復全集》文化工程……

    记得你——要我把“嚴復翰墨馆”筹建的具体情况,一一向你通报;你表达了关注和支持,同意我带郑志宇到台北拜访你……

    我们深刻记得,当你知道我们在铸造北大首任校长嚴復铜像,立即表态要全部由你出资,你要我们马上报价,就汇到了……

    后来,我们都看到了——1998年10月,你和辜振甫先生到北京祭拜孙中山先生衣冠冢之后,立即就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向五个月之前刚刚树立的嚴復铜像献花,追念北大首任校长的祖父严复幾道先生;2007年5月18日,你又率领台湾中华妇联总会访问团来到北京大学,在北京大学图书馆门厅,再向嚴復铜像献花。

    我们都听到了——在北大图书馆,你说:祖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在引进西方学说、思想方面对国家有贡献,自己感到非常自豪,也只有更努力,才能不愧为严复孙女。从此,北大嚴復塑像成为两岸交流、严谨治学、追求真理、首倡变革、爱国兴邦的精神象征。

    更记得——2003年10月,你让严正到福州,拜会郑重,表达了对严复诞辰150周年大会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的决心。严正说:“姑妈明年一定来!”郑老高兴地站起来,紧握严正的手说:“我们大家都姓严!”我们期待你回来……

    你回来了!你在“西酒”与嚴復研究会林天柱、杨泗德、陈端坤、严以振、翁训彩这一帮“都姓严”的亲切交谈,真是姓严一家人的商谈,谈笑风生,如坐春风。你特别关心电视剧《嚴復》,肯定说剧本写得很好,特别是一定要从少年时代写起,要真实……;你把葛保罗叫到跟前来对我们交代任务说:你们两个秘书长负责,加强联系,把电视剧做出来!……

    我们铭记——你在纪念嚴復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今后如何在已有的基础上,“商量旧学”,“涵养新知”,使中国的发展能够真正汲中西文化的精华,并为世界文化的交流及进步提供更积极的贡献,实在是我们两岸中国人共同的责任。希望经由本次研讨会以及各位的努力,能够使这个理想早日实现!”

    铭记你的讲话,二十年反复寻思。辜严妈妈虽已西行,音容宛在,余音绕梁,念念不绝;虽不能比先师“天演惊雷”之振聋发聩,仍如金钟长鸣,动人心魄,警醒两岸国人。深思遐想,愈来愈觉知,辜严妈妈语重心长,思谋深邃,其祖孙三代的“纯正的中国心” ,令人感动!敬佩!

    辜严妈妈!你以非凡的智慧、宽广的胸襟、仁爱的情操,赢得了两岸同胞的尊敬与爱戴。你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注:以上“追思文”中每一个“记得”“铭记”的后面,都有具体情节内容,包括音像资料。要了解详情细节,可到阳光城“幾道學堂”“嚴復资料中心”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