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从人与动物体质的根本不同认识中西医差异
科学是规律的反映,时间与实践是见证。大致可分为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的中医,历经数千年的实证,早已反复验证了其无可置疑的科学性。西医进入中华大地洋为中用后,屡见不鲜的是以西医科技手段得出的理化指标,因无法证实中医的诊断与病因等,就武...
作者文章归档:马瀛通

1985年,首次提出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积极作用,2007年,又对人口红利的理念,应用与方法论,首次提出了创新成果。此外,作者从事中医学研究与实践40多年,曾获中华医学创新论坛一等奖、中华医学创新人才奖,被收录到多种《名人录》、《名医卷》、《医学家大辞典》。对常见而较为“普遍”的(现代医学病名)“流感与感冒”、“乳腺增生”、“前列腺炎”、“皮肤病”、“高血压”、“糖尿病”、“肾炎”、“脑萎缩”、“乙肝”、“类风湿”等等现代医学仍棘手或束手无策的疾病,不仅有独到见地 , 且还一直从事着突破性的中医药“共性”治疗研究,现已取得较现有药品疗效高的初步“成功”,但离自设的高疗效标准仍有一定差距。2003年4月,写给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治疗与预防非典型肺炎的紧急建议》研究报告(附:迅速治愈案例),受到专项负责的吴仪副总理重要批示。2005年5月,被聘为全国营养食品产业联盟专家委成员,著有《药食同源本质攸关食品安全揭示养生奥秘》等。
借助价值中国网为作者提供的平台,作者还愿把相关营养、健康、以及医治与医药的全新研究成果,奉献给我的祖国,我的人民,以来提高全民族人口体质,并让世界认识:人类不仅要保护生存环境,还要以人为本保护自身机体内在生态环境,而中医药学就是独具这一特色的专门科学。
以西医否定中医就像以篮球规则裁决足球那样离奇(六)
五 以西医否定中医就像以篮球规则裁决足球那样离奇
二千多年前的中医,若没有从漫长实践与认识的探索,发展到相当高水平及广为普及,就不可能有中医基础理论《黄帝内经》的问世。近代以来,受西学东渐的影响,少数颇有影响的知识界人士,也曾青红不分的在新文化运动中,将中医贬为是“旧医术”,为突出西医的“新”而将中医又称之“传统医学”。现又有人把“传统”误作落后、守旧、过时的代名词。众所周知,太阳的东出西落是规律,在人类诞生前的久远年代就是如此,但太阳的东出西落...
尊重史实正视现状发展中医才是硬道理(五)
四 尊重史实正视现状发展中医才是硬道理
现代 现代医学能治愈的疾病,或不能治愈的疾病,或束手无...
浅薄与误解氛围下中医近代以来的生存与发展(四)
建立以疗效为宗旨的中医创新体制(三)
二 建立以疗效为宗旨的中医创新体制
中医学的发展史表明,只要根基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在临床实践中,以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不断深化领悟《黄帝内经》之道,勇于探索,就...
《黄帝内经》是人类史上的一大奇迹(二)
一 《黄帝内经》是人类史上的一大奇迹
综观世界各国民族医的历史,除中国外,之所以都没能传承下来,为西医取代而夭折,关键是都只停留在了经验层面而未在探索中发现规律,上升为理论指导实践。中医在世界各国民族医中,是惟一可称之中医学的民族医,因为中医有其完善、完备与涉及诸方面的基础理论,这就是成于东周至秦初始年代的《黄帝内经》(公元前722年~公元前221年?)。可是,也有学者认为《黄帝内经》是成书于西汉的早期(...
充分认识中西医差异走出中医西医化怪圈(一)
充分认识中西医差异走出中医西医化怪圈
&nbs...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的若干问题与科研体制问题
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主任基金2011年第2期应急项目的一封信
著名肾脏专家黎磊石院士自杀启示
3月21日,解放军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肾脏病专家黎
磊石在南京出殡,上周二(16日),84岁的黎磊石在自家14层高楼纵身跃下,当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