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胡冬原

四十不惑年纪,居然一事无成哪

新形势下资源型城市如何转型


1997年以来,随着我国买方市场格局的确立,市场需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发展遭遇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表现为不同发展基础的城市纷纷面临不同程度而又必经的艰苦抉择,诸如如何实现从资源供给型经济向市场导向型经济的转变,如何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快速、高效调整,如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如何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等等,从而实现以提升财政收支能力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但所有这些,随机抽选一项,都是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探寻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之路,逐步形成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区域特色产业格局,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设立于1950年的邯郸市峰峰矿区地处冀南...

Read more

河北未来发展环境分析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未来趋势看,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国内国际环境将发生一些重要变化,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经济环境的变化从大的方面看,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的特点: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要素市场有了很大程度的发育,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显著加强,市场机制已经开始在经济生活中发挥基础作用。但是改革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我国的经济改革继续处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培育生产要素市场的攻坚阶段,深层次改革正在全面展开,改革中的矛盾日益尖...

Read more

新经济指数:河北排青海之后居第18位值得深思


在由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推出的我国首部区域新经济指数报告中,河北省新经济指数全国排序为第18位,在青海之后(第17位)。而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人均GDP排序中,河北省排在第11位,远在青海(第21位)之前。 很明显,我省新经济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创新型生产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极不协调。这种差异和不协调从何而来?又说明和预示着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回答好上述问题,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新形势下新经济、创新、信息化、现代化乃至小康社会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完善创新战略、人才战略、区域战略,有助于我们在未来的发展征程中走得更迅捷也更稳健。因此,不论该指数是否完全...

Read more

河北省经济发展仍须把投资作为基本战略


季允石省长近期在总结我省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时曾明确指出:“投资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一个适度的规模,才能缩小与先进省份的差距,赶上全国的平均水平。我省的产业结构决定了我省经济增长属于投资主导型,投资需求仍是主要力量,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需要有一定的投资规模和速度。” 综观2004年前7个月我省经济运行的总体特点,最大亮点集中在投资与工业两个方面:前7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73.9亿元,同比增长37.3%;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285.9亿元,同比增长21.6%。与此同时,经过上半年国家宏观调控的洗礼,钢铁大省(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

Read more

转型与革新:“后非典时期”的经济发展


□王书利 胡冬原 贺国帅 进入2003年6月下旬,喧闹一时的SARS病毒终于在我们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下逐渐销声匿迹。24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提出“经济增长亮点凸显,全年保持8%将不是问题”的判断,使人们在欣喜之余,更感欣慰和自信。 回首SARS病毒悄然挥师北上之初,经济发展的空气中弥漫了众多悲观的估计:所罗门美邦的一份研究报告在假设疫情可在一个月内得到控制以及受灾区为期五周的服务需求减少15%的情况下,2003年中国GDP将损失0.3个百分点;JP摩根大通则在假设疫情延续至八九月份的前提下宣称,中国全年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会下降1.5-2个百分点;北京大学的学者所做的一项...

Read more

河北投资总体尚处“不热”境界


透过2003年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以重工业为主要方向的工业投资的大幅增长,更陷于在非典冲击下经济增速依然出人意料坚挺的原因猜测,进入2004年之后,国内理论界关于经济过热、投资过热的声音一下子多了起来,而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的认可和相关政策的出台,更加坚定了大家对过热的首肯。我们认为,不仅经济和投资是否过热,而且对于不同省情的各省来说,热不热也不能一刀切。 一、经济是否过热不能“一刀切” 对于热不热的问题,我们首先应先明确,高投资率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重化工业发展需要高投资来支持;城市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会形成投资需求,这也是最终需求;另外,计入房地产投资的绝大...

Read more

河北省重化工业化的政策取向


2002年以来,随着以住房、汽车为主要标志的消费结构升级,市场对重化工业发展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对明显偏重型经济结构的我省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战略机遇。2003年的经济运行成果表明,我省已经基本抓住了这次机遇,最大的表现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得到空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进入2004年,这一趋势继续发展,成为引人注目的经济亮点之一。 一、2004年1-4月我省重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1-4月份,我省重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67.5亿元,占工业增加值总额的80.2%。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05亿元,占全部重工业增加值的36.1%,遥遥领先;从全...

Read more

河北经济凸现重工业支撑


2002年以来,随着以住房、汽车为主要标志的消费结构升级,市场对重化工业发展的需求不断扩大,对明显偏重型经济结构的河北省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战略机遇。2003年的经济运行成果表明,河北省已经基本抓住了这次机遇,最大的表现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得到空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2004年一季度,这一趋势继续发展,成为引人注目的经济亮点之一,河北经济进入高开高走的喜人状态;进入4月之后,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落实,偏重型工业结构遭遇挑战,河北经济开始在增长与调整中前行。 一、河北经济发展快中有落 根据省统计局的有关资料,前5个月河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五快三落”...

Read more

点击浙江:发展模式溢出资本外流?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先发”军团的领头羊,浙江经济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特别是近来,一场全国性的要素短缺,凸现了浙江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一些知名财经媒体惊呼“浙江模式面临穷途末路”了!请看如下新闻报道中使用的“刺激性”话语: ▲ 浙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但其经济飞速增长的背后是对水、电、煤、油等基础性资源的掠夺式利用,浙江陷入全面短缺危机对中国的“世界工厂”经济模式提出严峻挑战……事实上,浙江模式的经济增长已经到了极限。 ▲ 陆域面积10万平方公里、“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浙江经济遭遇“成长的烦恼”。近年来,浙江的土地、能源、人才、水等诸多经济发展必需的重要生产要素纷纷捉襟见肘、全线告急...

Read more

争做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坚强柱石 ——衡水市检察院加强“五院建设”开全国先河见明显成效


       提要:按照省委“以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护城河’作用为目标,扎扎实实做好政法工作”的要求,深入实践“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衡水市检察院结合实际推出了“以法建院、以公立院、以德育院、以廉养院、以新兴院”的发展新思路,推动衡水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更好地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服务。2011年,市检察院有39项工作做法被省级以上机关转发或推广,20个集体、25名干警受到省级以上表彰,被中央文明委评为&l...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