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中山程

中山日报新闻总监兼采访部主任

众声喧哗的时代需要理性声音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信息发布之后,舆论哗然,大多批评政府的手伸进了住宅小区,带着物权被侵占的恐惧和保护自身利益的急迫。

然而,游历海外的朋友都知道,在美国,大学是开放的;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大门是开放的。反观国内,封闭式小区躲进小区成一统;许多开放式小区一盘散沙,如同贫民窟;政府部门大院则大多高墙林立、院门深锁,与开放型政府建设理念极不相符

审思...

Read more

【专列脸谱】他在爸爸的工厂守护院子


通过同乡朋友周晓慧介绍,知道他在返乡专列上,有意会会他,找一找家乡的共同记忆。他跟我同乡,同在一个镇里,村子隔着约两三公里,他的村子我每年都去,那里是我姑婆的家,按照旧俗,我们每年初三去拜年。124在返乡专列上找到他时,他坐在走道座位上,望着我,总是咪咪笑着,不时望向窗外,做沉思状。站起身来,比我个头还高。他叫兰青,1992年出生,24岁了。 

他是家中独子,跟着父亲到广州多年了,父亲在广州开了一家液压科技公司。听到介绍,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含着金钥匙的独生子”,未来的家族企业接班人。 

但兰青的姑姑告诉我,他是个没有工作能力的人,这...

Read more

“返乡专列”追踪:敲开第二故乡的家门


无数乡亲父老在异地他乡打拼,打工的甜酸苦辣、创业的成败荣辱,隐在一扇扇门后面,他们模糊的身影与我们擦肩而过,有时我们忽略了他们的存在,但他们背负着社会的命运,与我们同行。

 

而今,一趟由爱心驱动的春节返乡专列贴上了“湖北号”,1月24日从广州始发,开往武汉,在人口输入地和输出地之间筑起一道心桥。


返乡专列,这个临时组合的社会空间里,连日走来一个个陌生的面孔,他们在第二故乡都有一个家,我谋到两个采访的座位,试图敲开同行者的一扇扇门,窥见一个群体的冷与暖。


1月16日,中山湖北商会传来一份中山出发人员名单,共有25位,另有6位取得资格又放弃...

Read more

家族生意与黑道江湖


听主心骨讲家族生意与黑道江湖,我认真地看着他,这还是当年光脚丫奔跑于田间地头的乡下娃吗?这还是当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夫吗?是什么改变了他?是谁给了他一身匪气。

这不是杜撰的故事,而是酒酣耳热后的生意回放,看得到刀光剑影,理解了商场如战场。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30多人异地经商家族的主心骨,族中人遇到纠葛,总是向他讨主意,一声“打”,族中人便棍棒相向。

族中兄弟追随主心骨到当地经商,人生地不熟,不多久就遭遇敲诈者,对方大意是到了他的地头,得交点保护费。族中兄弟一家没了主意,一个电话打给主心骨。主心骨并不了解对方底细,但以对这块地头的了解,应该是个欺生的,一声令下:...

Read more

南方日报:用乡愁情怀和实际行动保护乡土家园


“乡土调查的过程,是一次精神还乡的过程。我的调查与作家的乡愁书写不同,我以记者的眼光回到家乡,以纪实的方法呈现,意想不到的是,一个村庄的小叙述,引起了许多人的情感共鸣,真切感受到了纪实的力量。”四年前,中山日报记者程明盛在返回湖北应城老家探亲的过程中看到家乡凋敝、伦理失序。他没有哀怨,而是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审思意识开展了一项田野调查,以调查采访的形式记录下一个乡村的现状和数十个人物生存的境遇,最终写成《大国空村》一书。 

在这本书中,程明盛从应城的家乡小村切入,背后探索的却是当今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遭遇的普遍问题,发出的是迫切而忧国忧民式的呼声:乡村如...

Read more

取消村级招待费看上去很美


15上午,广东省民政厅召开听证会,听取基层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等对制定《关于规范全省行政村(村民小组)公务接待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建议和意见。该征求意见稿提出,行政村(村民小组)一律取消招待费。(据201616 《南方日报》)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6-01/06/content_7505846.htm

这是系列新政的新亮点,我听得到来自草根阶层的欢呼声,有人开始把招待费换算成村集体收入,但许多人没有看到新政背后的另一面。

拟取消村级招待费,这又是一个看起来很美的新政,赢得无数点赞当在情理之中,但冷静下来思...

Read more

躲过超生罚款的“八万”让人笑中含泪


11,全面二孩政策正式落地。福建惠安的陈先生家为免交8万社会抚养费(民间称“超生罚款”),全家合力成功“稳”住二孩,从预产期始拖了5天,孩子于1日出生。奶奶笑着说,这孩子懂事,为他爸赚了8万,取个小名叫“八万”。

2016年元旦开始,医院产房生产的都是幸运,最大的快乐不只有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还有以万为单位的超生罚款豁免。当快乐与金钱挂上了钩,人们就从中品出了算计的滋味。

将时间向前追溯,就会发现,谁也算计不过超生罚款通胀。

我的一个邻居被唤作“一百五”,与福建“八万&r...

Read more

租地三年后大户退租弃农


2016年第一天,南方周末资深编辑蔡军剑的公众号“不是官话”发出《一位农民工的新年献词》,以自述的方式呈现了农民工老孙的生存状态,老孙最终下决心做饭、喝水用27元一桶的山泉水,每月用4桶;2015年每天戴口罩上班。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jI0MDQ3MQ==&mid=401888832&idx=1&sn=4412870c275a386a2dc9804e8f8b1dff&scene=0#wechat_redirect

老孙这样的细节描述,让人们从低层社会的个体叙述中看到了农民工...

Read more

贴着低层行走的2015


这一年,我成功地把家长塑造成浙江悍妇,我成功地被孩子超越,我把自家阳台变成了鸟拉屎的地方,我跟乡村纠缠不清,我的眼睛永远贴着低层。 

每个人都有一个账本,或有形,或无形,记载着2015的收获,在这一个晚上,在倒计时中,对自己翻开。

而我,匍匐着走过2015,偶尔抬眼望一下天空,便有沉重的叹息压过来。

这一年,我成功地把家长塑造成浙江悍妇,在微信里,在空间里。家长时不时敲打我:“知道做人肉包子的孙二娘吗?”

我留在同事心里的说辞是,“今天发工资了,有时间的陪我吃顿饭,过了今晚钱就不归我了。”朋友圈里同情我的朋友说:&ldqu...

Read more

党国英:规划合理可让多数家庭住上别墅


 

1227日召开的“《大国空村》作品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乡村公共服务研究创新团队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党国英说,如果规划合理,可以让多数中国家庭住上独栋别墅。
党国英现场分析了可行性。他说,现在中国城市建成区有8000平方公里,但城市建成区以公共用地为主,居民区留下的人均空间只有欧美的1/2-1/3,而且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还低。
许多人以人多地少为由,认定中产阶层都住上独栋别墅是一个实现不了的中国梦。对此,党国英反问:“中国城市再缺地,缺得过东京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