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朱文信

朱文信,亦名闻中,70年代出生,哲学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曾先后于英国伯明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上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学术机构访学,现于中国美术学院社科部工作;主要文章有《梵,吠檀多,瑜伽》(载北京三联《读书》2011年第9期),《全球化时代诸宗教相遇时的一种选择 》(北京三联《读书》2010年第1期),《第二轴心时代的福音书》(北京三联《跨文化对话》第26期),《阿凡达里的东方元素》(《上海书评》2010年3月),《商羯罗的智慧瑜伽》(北京大学《哲学门》第23期)等。 结集作品有《梵·吠檀多·瑜伽》、《愚鲁斋札记》、《精神的黄昏》和《精神的守则》等。

对命运的一种理解


也许是出于专业的缘故,我常被人问及关于算命的事情,也常看到人们生发出许多关乎命运的问题,比如,是不是存在天命?如果有,自我的努力还有意义吗?而自我的努力本身是不是命运的一部分? 等等
  我在这里做一点简单的解释,因这个问题关系重大,甚至涉及天机,不敢遽下论断,以下只可以算做一种个人的理解。
  很显然,天命是有的,否则很难解释人生中许多与人力无关的事情会发生。比如一个人的家庭和民族的出身,其被赋予的才智和容貌等等,这些与其个人的努力无关(其实,准确地讲,与今生的行为无关),但却显现于世间,这无疑是一个大的颇难解释的奥秘。我们只好归之于命。所以一种解释就是,所谓命,其实就是我们无法掌控的那一...

Read more

屋顶间的滋味


我住的这幢楼据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它的财权属于英国的卫理公会(The Methodist Church),是英国的基督教圣者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 1703年-1791年)创立的基督新教卫斯理宗(Wesleyans)的后裔,属于相对保守的基督教会。
  它的名字叫做Asbury Overseas House。其楼房的主体分两进,我住在前面的一进,他们把它唤作三层的建筑,其实是四层,因为英国人的底层(Ground)不计算在内。总共有三张楼梯,中间一张,两翼也各有一张,而正中间还有一架电梯。我现在就住在其中间的最高层处,最高似乎很好听,其实是阁楼,房间窄小,而且...

Read more

我随身携带的一本书




  《瓦西斯塔瑜伽》是志成师郑重推荐的,我不敢大意,一直心怀敬意,不敢率尔打开。这次出来,整理行李包时,突然心头一热,就把这本厚厚的巨册复印本给放进去了。我现在开始阅读,读得很慢,一天有时候就是三四页的光景,但是没有感觉效率不高,正如书中所云:群经之中,以此经为首。其他地方有的,你在这个经里全会发现,而这里没有的,别处亦无。看来这是一本已蕴含万有于一体的大书,所以人们将此书唤之为Maharamayanam,也就是《摩诃罗摩衍那》,即“大罗摩衍那”之意。我们知道印度有最伟大的两部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作者为蚁垤仙人,(梵文名音发作Valmiki,通常被印度人视为人类第一位诗人),意为蚁穴...

Read more

摩诃罗摩衍那精义:不动心篇第一


不动心篇第一
  1,向辉煌的平静(不动心)致敬!它是无止境的,不被时空诸因所限,其纯净的意识惟有被经验者所知。
  2,此书既不适于全然无知者,亦不适于那已了知真理谜底的人学习。只有这样的人,即他正在焦虑着“我被捆绑了,我必须重获自由”,此人才是研究和学习此书的合格人选。
  3,除非那人已被至高的主所祝福,否则他既不会找到合适的古鲁,也发现不了正确的经典。
  4,哦,罗摩啊,正如一只舟筏的稳定得益于某位舟子,同样,渡过轮回之洋,其方法之获得,必须得益于伟大灵魂的陪伴。
  5,疗救恒久轮回之疾的伟大药方就是这样的一种探究:“我是谁?谁在轮回?”这种追寻能完全地治愈此疾。
  6,如果你所呆的地...

Read more

我在英国的心脏呼吸




  小时候读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时候,第一次知道“伯明翰”这个名字,记得是在西方工业革命的那一章节出现,是英国最早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之一。而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建于1900年,位于英格兰的伯明翰市,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红砖”大学之一。据1996年英国科研评估小组的评估,伯明翰大学是英国科研成果最杰出最成功的大学之一,在全英中排名第六,在38个科研领域内代表着国家和国际最高水准。
  但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会与这所大学结下不解之缘。这里的教授和建筑,这里的校园和图书,这里的朋友和蓝天,正在依次进入我的生命,并留下重要痕迹。
  有一次在浙大上课的时候...

Read more

人世若激箭


今天没有出门,冷雨敲窗的日子,而且起风了,风大得惊人。在英国,我已知道雨后的风会更大,上次尹邦彦教授回国那次,天雨天风一起来,尤其是雨后,居然大风起兮,而又出奇地晴朗,是我曾在新疆熟识过的那种无遮的光射过来。而风是横扫的。我泡了一壶茶,从厨房里回来,发现房门推不开,心中一惊,明明没有上锁呀,刚才!后用力使劲一顶,才把门打开,嗬,好大的风从我的房间里迎面刮来。我其实才开了一点点窗户(英国窗户设计很精妙,窗户可以从上面微开,而雨水永远打不进来),可是居然能够藏得住如此盛大的风。
  我一看窗外,大片的林子里面,已经没有几片叶子留于上头了。上次守成教授对我说起,你别看那满树满树的叶子,一到时令,...

Read more

旧文存记:生命中的某种疼痛


很多时候,我都在怀疑“自我”的存在,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从来不认为是显而易见的,反而一直觉得是个难解之谜。我觉得它不可思议,我曾被它所魅惑、所引诱,并感到动摇和不安。
除了一些蒙昧未开的灵魂之外,我发觉清醒的生命通常有两种趋向:一是朝圣,二是逃亡。但它们的差异也不是划然清晰的,反而经常纠葛在一起,在不断地来回摇摆。就外表而言,甚至看不出不同的痕迹,因为它们都发生在人类的内心。而每一个人又都是被某只神秘的手掌指引着穿过一段不可知的人生,实在无力。比如现在的我,就被它所左右,只想逃跑,从生活中逃走,从现实中逃走。
而阅读有时也是如此,当它成了生命方式,甚至与生命合而为一,成了生命本身的...

Read more

涅槃六颂(商羯罗大师著王志成教授译)


涅 槃 六 颂
商羯罗著 王志成译

一
唵,我既非心意、理智、私我,
也非心,
我既非耳朵,也非舌头,
既非嗅觉,也非视觉;
我既非以太,也非空,
既非火,也非水,也非土:
我是永恒的喜乐和知觉——
我是湿婆神!我是湿婆神!

二
我既非生命气息,
也非五气,
我既非身体的七大要素 ,也非五鞘 ,
我既非这双手,非这双脚,也非这舌头,
我非任何行动的器官:
我是永恒的喜乐和知觉——
我是湿婆神!我是湿婆神!s

三
我既非恐惧、贪婪,也非错误之见,
我无不喜,也无所喜,
我无骄傲,无私我,
无所谓正法与解脱,
我既非欲望,
...

Read more

印度教里面的神简介




  1,神是一,还是三亿三千万
  印度教里面究竟有多少男神和女神?有时候说是有3亿3千万的神,有时候说是只有一位神灵。听起来也许很奇怪——两者其实都对!
  在印度教的核心,它是信仰大梵,宇宙之灵,无形而永存者。但是印度教也承认许多印度人对某一神灵的需要,这位神灵他们感觉起来更为亲近,这位神灵可以在他们的心灵和礼拜当中显现。许多男神和女神其实就扮演着这种角色。但是对于大多数印度人来说,其中任何一神无非都是反映最高存在的某一侧面。超越于这众多的神名之上,其实仅有唯一者存在。
  这种对神的理解,许多印度人不但把它运用于他们自己的宗教,而且也运用于所有的信仰领域。因此,印度人会说:“当我听到‘神...

Read more

美背后的庄严




 虽同为创造性奥秘的精神领地,同为心灵展示的抒情方式,但在历史的天平面前,因艺术(以中国的书法艺术为例)的传播路径远为艰难,却也相应地比文学具有更加尊贵的地位。它非但需将昔日的心灵生动地呈现,而且还要求出示昔日的真实什物以抵达人心。在这一点上,文学因更多地借助于文字的朦胧意象和解读者的想象力来完成,就其本质而论,也不会因印刷和复制的摹本而减损其美学魅力,而且,只要有印刷机和纸张的存在,那么,它的传播范围就可以无远弗届。而艺术则不然,它的精神传达远比由单纯的文字组合的文学要严格,因为它的创造不但是一次性的、无法重复的,而且同一产品原则上与复制相悖,在数量上是唯一的,它的所有力量就直接藏在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