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朱文信

朱文信,亦名闻中,70年代出生,哲学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曾先后于英国伯明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上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学术机构访学,现于中国美术学院社科部工作;主要文章有《梵,吠檀多,瑜伽》(载北京三联《读书》2011年第9期),《全球化时代诸宗教相遇时的一种选择 》(北京三联《读书》2010年第1期),《第二轴心时代的福音书》(北京三联《跨文化对话》第26期),《阿凡达里的东方元素》(《上海书评》2010年3月),《商羯罗的智慧瑜伽》(北京大学《哲学门》第23期)等。 结集作品有《梵·吠檀多·瑜伽》、《愚鲁斋札记》、《精神的黄昏》和《精神的守则》等。

微小的石粒里有我的家


很久以前的一天,我决定离开这个忙碌的世界去一个安静的所在。我能在那里进入深深的沉思,摆脱所有想象。那里谁也看不到我。我开始进入空虚之中一个遥远的角落。在那里,我创造了一间小屋。我住在那里,坐在莲丛里,宛如进入一种深度睡眠。一百年过去就像一片树叶飘落。
后来,我从冥想中醒来了,我听到了少女的声音。我想知道什么人怎么能在这纯粹虚空的地方唱歌。
我追随那声音见到了美丽的少女。少女是位魔法师。她说:在宇宙的边缘,有一座高山围绕着世界的圆盘。高山上有许多石头,在石头中的一粒微小的石粒里有我的家,我和我的丈夫住在那里。他研究吠陀耗费了生命,但文献说他必须要结婚,他便在他的想象里为自己创造了...

Read more

古尔杰耶夫语录选


1,人可以再生,但为了再生他必须先死去,而为了死去他必须先清醒过来。

2,为了能够达成再生或至少开始设法达成,人必须先死去,亦即他必须把自己从成千上百琐碎的认同和执着中解放出来,是这些东西使他滞留在目前的状态。他执着於生活中的一切,执着於他的想像、他的愚昧,甚至执着於他的痛苦---可能执着於痛苦更甚於其它,他必须挣脱这些执着。对事物的执着以及对事物的认同让他内在上千个无用的诸我继续存活,这些我群必须死去以便大我能够诞生。

3,清醒意味着领悟自己一文不值,也就是领悟自己全然的机械和绝对的无能为力。

4,当他开始认识自己,他会发现自己一无所有,也就是说,所有他自以...

Read more

与刘亮程的猝然相逢(旧文存记)


在阅读的途中,我有时举目四顾,却除了天圆地方的苍莽和自己的形单影孤之外,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现,于是,不禁常常暗笑自己的形象宛若一介苦行僧人,的确,在这一孤苦行旅中也曾自觉地避开了世俗的喧嚣和书市的热潮,读着一些静静的书;我渴望在自己的行囊里只携带仅有的几本书,然后踏上朝圣之路。恍惚记得自己是在多年以前便已悟得了简朴单纯所特有的妙处,并一直将它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来持守的,它已成了我的生命和生活的习惯。但在身后知识界滚滚滔滔的庞大声浪中,也不经意地会有几朵浮云偶尔飘到身前并进入眼帘,然后惊喜地发现:这些翻卷过来的浮云大都是世俗的障眼法,真正的面目却是天边远挂的寥落星辰,它们以其意外的光芒和温暖...

Read more

我有切骨的思念要给出


我有切骨的思念要给出,我有切骨的思念要献给星空中耀眼的星辰,我有切骨的思念要献给那些伟大的魂灵,我还要把切骨的思念毫无保留地献给他们留下的伟大思想,这些思想如今有相当一部分被保存在各种书籍里面。是的,我曾在一个遥远的角落里默默沉思,那是一个最黑暗的角落,精神的火花暗淡而微弱,点灯者时常会无灯可点,亦无力可点,而荒芜成了大家一致的面容。我很快发觉这种沉思是无效的,没有他者——尤其是伟大灵魂和精神先行者的援助,无异于百年的冷水浸泡千年的石头。精神的导师提供的就是速度,而在时间无际的荒野里,速度几乎意味着一切。单一的纯思即便历史上常有捷足的天才可供征引,但我们需要切记的教训是:天才不可模仿,也...

Read more

美赫巴巴的几段语录


1,如果神仅仅像一个小偷那样可怜地躲在天堂,那显然是很遗憾的。如果耶稣说,神在天上,那么他就不可能是基督。但是我知道他是完美的、神圣的,他是神的化身,所以从来不是这种意思。
  那么,耶稣的真正意思是什么呢?对这众人,他说:“神在天上,竭力奔赴神的身边。”而且为了抵达那终点,他说,要克服那些诱惑和苦难。
  对他的追随者,他说:“神无处不在,要尽力看到他。”而且他对这种结果进行了诠释。
  对于他最亲近的门徒,他则说:“神在我里面,神也在你里面。”而且,他以事实启示给了他们。
  为什么耶稣有不同的说法?原因在于:因时因人而异,要根据他们各自已有的准备去理解和倾听。耶稣的意思是要弃下一切而跟从...

Read more

乔达摩王子告别妻儿的那个暗夜


麦卡洛(Juan Mascaro)在英译本《法句经》(The Dhammapada)的序言里面提到乔达摩王子(Prince Gotama)告别妻儿之时,写得很动情,他把王子离家之夜在妻儿房间里的徘徊、矛盾和挣扎用一段引文做结,他说道:“一旦言及未来的佛陀离别其熟睡中的娇妻爱子之时,令人多少心酸和感动啊!”
  据说那个夜晚的风中传来了一个奇怪的声音:“非凡的人啊,非凡的人;有一条道啊,有一条道,那是从前智者行过的道,快起来,跟我走,去寻找那光明,与人们分享。你曾生活在痛苦中,为了人们奋然前行吧,快走,快走,为了迎接最后的成就。”而乔达磨两次欲拥抱妻儿,都强行忍住,最后只是轻轻吻了妻子的脚趾...

Read more

书简(一)


(按语:很多年前,我曾陆续写了几个较长的信件,给我的学生和朋友,也许同样年龄的朋友还会遇到同样的迷惑,现在存在这里,作为过往日子的一种情感记忆,)


书简(一)

××:
你的信寄来很久了,而我想寄一封长函于你的想法却几度搁浅,而这封信也是断断续续写成的,中间的语气也很不连贯,现在誊抄了一遍,做一次性寄给你。我最诚挚的祝福便是:希望你永远能够这样坚强而乐观地面对一切。说心里话,这是一种十分不容易的令人钦佩的人生态度。
你的信很令我感动,那份信任,那种关切,甚至流露出来的一些迷惘都令我感动,我能够感受到字里行间跃动着的那种心灵的炽热,而且更让我欣慰的是你的灵气仍然那么充...

Read more

胡兰成的智慧


(偶阅此文,大为惊叹,可谓天才雄峻,慧眼独照。人或谓其人格低猥,而因此废言,吾认为不可也。存妙论于此,与有心人同参。物或朽烂,思当千年。此记。)
  
1,今世纪对自然界的新发见,首先是素粒子(核子)否定了唯物论。素粒子自究极的自然飞出,究极的自然无物质,无时间、无空间,素粒子的飞出是自无生有。而素粒子是将成物质,犹未成物质。是到了原子分子以后纔成物质的,但虽成了物质后,其生灭亦还是在于无。西洋不知此,说唯心唯物,而东洋则说无与有,空与色, 当然是东洋的对。即此已证明了唯物论是粗恶的了。唯物论不能对应大自然的现象。
再则是矛盾对立说与诸力关系说不正确。素粒子即是分割已尽,没...

Read more

书简(二)


书简(二)
  
  
  ××:
  
  你好!
  这么迟才给你回贴,我得向你告罪,请求你的宽恕!
  说真的,对网络我至今尚生疏得紧,由于我对它几乎全然无知,所以有时候还曾暗暗告诫自己不要陷入太深,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和对未知事物的向往几乎是孪生兄弟,不怕你笑话,就象人类千百年来对神秘事物的态度一样,我对网络也是如此。多年来,我的每一个字句都是通过我的纸笔到达这个世间的。
  另外,我几乎不会打字,那速度就象在草丛里面捉蚂蚁,于是便经常央及旁人帮忙,我的网上文章几乎全由他人代劳。这回帖也照例请人代“指”,所以迟至今日!
  很高兴在网上与你相识,更令我高兴的是,阅读你的文章让我体验到了已久违的由文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