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朱文信

朱文信,亦名闻中,70年代出生,哲学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曾先后于英国伯明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上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学术机构访学,现于中国美术学院社科部工作;主要文章有《梵,吠檀多,瑜伽》(载北京三联《读书》2011年第9期),《全球化时代诸宗教相遇时的一种选择 》(北京三联《读书》2010年第1期),《第二轴心时代的福音书》(北京三联《跨文化对话》第26期),《阿凡达里的东方元素》(《上海书评》2010年3月),《商羯罗的智慧瑜伽》(北京大学《哲学门》第23期)等。 结集作品有《梵·吠檀多·瑜伽》、《愚鲁斋札记》、《精神的黄昏》和《精神的守则》等。

生活,生活


对我而言,在英国除了语言,最困扰我的就是吃饭问题了。我在国内很少吃西餐,偶尔吃一次,往往会凭空生出些意见,于是对专吃西餐的人充满同情,觉得他们水深火热,无比潦倒,天赐之富甚多,无尽的自然之宝藏尽在眼前,他们竟然还在过着近乎“饮其血,茹其毛”的大略相当于中国上古时代的生活水平,而且大都一辈子都无从知晓真正的东方五谷和美食之深长隽永的滋味。
  我第一个星期,几乎都是以面包加开水充饥的,后来在一家大连人经营的唤做“东林”的中国餐馆开过一次荤,为陈艳波博士接风,也顺便请一次客,感谢Edmond教授和吴翠容博士的接待,加上尹邦彦教授,一共五人,费泉50镑。在此地生活的中国人我遇到不少,几乎一致认为...

Read more

应怀不死之志去学习


伯明翰大学的老师无疑是幸福的,他们的生活着实悠然。一年三个学期,一个学期不过十周,而在这十周里面,老师的个人上课时间甚少,像我所知的一位教授其本学期上本科生的课,因该课由三个教授轮流开课,故他只需上三次,一次两个小时,也就是说,这一个学期(其实也就是整个半年),除了个人的学术所需要配备的时间外,他只要上六个小时的功课即罢!而再加上他们的最后一个学期几乎没有什么正式的功课,除了个别交流,就是学生的学年检测了。剩下来的时间铺天盖地,实在奢侈。故他们多数时候可以自在地安排自己的个人生活,如同复返赫胥氏之国,大可含哺而熙,鼓腹而游矣。
  而学生的学制也不同于我们,本科三年,硕士一年,博士看情况,...

Read more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在中国古人看来,人不但是生命的自然存在体,更是天道的体现者,所以《礼记•礼运》有云:“人者,天地之心也。”宋儒张载所言的“为天地立心”语,无非就是为了“立人”二字,使人立于天地之间。在汉字里面,这种立天地之心的人,其实就是“王”的本义:上天下地,人立其中。孔子三十而立,直至老死,后人以“素王”相称,可谓得矣。
  庄子有严重的反文明倾向,它的社会理想指向的应该是无政府主义,认为人要弃下种种文明的虚饰,因为这些都掩盖了人的天性,甚至连仁义礼乐也要弃下,因其照样在妨碍人的天然面目,故云:“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但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天道和人性的关系是信任的,对人性...

Read more

主必不视我以恶


哦,我的主,你必不视我以恶
你必一视同仁
同一铁质,其一为庙宇之圣像
其二则为屠夫掌中之利刃
但一旦触及哲人之石
皆化为一样的黄金

所以,我的主,不以恶视我
同一水质,其一为朱木那河的圣液
而另一则为路边沟渠之臭水
但一旦流入了恒河
则化为同等的圣洁

故主不以恶视我
你的圣名,一视同仁

Read more

维维卡南达语录选译


1,其实说到底,你就是神。“罪人”?这么称呼人,本身就是一种罪孽;这是对人的本性的可怕污蔑。醒来吧,狮子,抖落你那睡梦中的幻觉,你乃是不朽的魂灵,自由的精神,是神圣和永恒的。你既不是物质,也非肉身。要知道,物质是你的仆人,而你,绝非物质之奴。
    
  2,在你们的神话里面有3亿多神灵,而异域的神也在不断地绍介到你们的生活之中,如果你仍然没有对自己的信仰,那你即使活在神再多的土地上,也仍然无法赎出你自己。必须建立起对自己的信仰,并立于此信仰。
    
  3,世界的历史,其实就是一些对自己有信仰的人的历史。这种信仰唤出居于其内在的神:任何事情你都可以做到,只有在你没有竭尽全力去显示这种无限...

Read more

莎士比亚就是一切


所有的原野都往远方奔跑,所有的树木都往天空生长,所有的风都往一个地方吹,而所有的心情和歌唱都指向了同一个天才和圣者的家园。远方的牧群宛如飘动的白云,天上的白云又在牵引着地上的生灵,流水,村庄,绿草,蓝天,还有阳光,一切人间最美好的事物似乎都在同一个时间涌现,很难想象,我们在火车上会望见这些事物,而这居然便是我们的这次朝圣之旅——通往莎士比亚故居和圣所的旅程。政治的天才会为人间带来新的秩序,而诗的天才会为我们带来新的音乐,甚至把旧秩序一并化成了新音乐。印度诗哲泰戈尔这样评价一个诗的天才,说这样的一个天才就“是一个天生的孩子,当他死时,他把他的伟大的孩提时代带给了整个世界。”莎士比亚无疑是天...

Read more

卡夫卡:一条在理性密林中迷失了的路径(旧文存记)



  英国诗人奥登曾经说过,就作家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而论,卡夫卡完全可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⑴这话绝不虚妄,卡夫卡终生寻找和执着追求的正是力图以文学的形式来表现时代的特点和症状,他在未完的迷宫式的长篇《城堡》中所传达出的正是这样一种时代理念:在荒诞的世界中,人类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精神家园已显得遥不可及。而且我们从卡夫卡的作品中,不仅看到他对孤独脆弱者的同情和关注,更让我们注目的是伴随其中的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思考,所以,暴露时代和社会的困境只是他的目的之一,更深层次地讲,他还要暴露人类生活的不可能:展示生活的全部荒谬。他在一个寓言中曾经一语点破:“世界秩序是建基在谎言之上。”⑵...

Read more

我轻轻裁开了奥义书


在Muirhead Tower的楼上,我突然感觉人不是很舒服,于是干脆从教学楼里出来,到图书馆找书看。上次在Main Library三楼的哲学宗教书库里面,我已经注意到了那套神圣的经典译丛,时常在我梦魂中出现的《东方圣书》,50卷精装本,差不多排满了两级书架。将近一百年前,这套宏伟巨著的诞生,真正地意味着西方开始了大规模的东方学研究,不再停留于猎奇和趣味性探索,也不再是游兵散勇的个体行为,而是一流学者的集体的旷日持久的劳动,从深度的阐释和翻译开始,由最古老最神圣的文化原典进入,古典时代的各大文明如波斯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等无一遗漏,内容涉及拜火教,婆罗门教,耆那教,佛教,道家,禅宗,...

Read more

我带着一个茶壶飘洋过海


8月中旬的某个下午,高远兄约我在罗马城的铁观音专卖店碰头。
  这个专卖店的店主是福建安溪人,很年轻,带着自己家乡最好的茶叶在此买卖。高兄原是个散人,无处不是朋友,这店主就是,而且高兄的茶缘甚深,虽是入了佛门的居士,但烟酒茶三样俱为不弃。如果这些都算是执著的话,那么,我个人尤为喜欢他的“茶执”。我从中受惠良多,享受到不少特殊的恩宠,不讳言这一点——我对茶的热爱实是受到高兄的启蒙。
  在这里,高兄送我一个茶壶,云其可随身携带飘洋过海。
  我看这个茶壶鼓腹挺胸,一脸憨相,煞为可爱,而且做工细腻,手感温润,里头还稍带点微瑕。我对高兄说,此壶有瑕,正合吾意;如其完美,岂敢觊觎。因当时是茶庄的主人送...

Read more

(旧文存记)精神的黄昏(四)


 1、时至今日,面对莽莽苍苍的无数经卷,如果有谁敢现身断言自己的言说便是真理的言说已显得十分可疑。我在此不想否定他人的确信,更不想让自身也陷于言说的泥潭之中,可我真的想重复斯宾诺莎的珠玑之语:无论多么伟大的言说者,也仅是真理乐海中的一个声部。很多个无眠之夜,当我的清醒和我的睡眠进行激烈的对抗使我身心俱疲之后,我在我的书房里就象躺倒在无边的森林中一样,我分明听到无数的生命在书籍纸张中滋长的声音,我的目光一一掠过莎士比亚、但丁、卡夫卡、福克纳、柏拉图、列夫•托尔斯泰……他们齐整地肃立一旁,悄无声息。我突然悟得:这些夹藏在纸张背后的伟大魂灵,也仅是林中一束束花蔓,它们馥郁的幽香...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