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朱文信

朱文信,亦名闻中,70年代出生,哲学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曾先后于英国伯明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上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学术机构访学,现于中国美术学院社科部工作;主要文章有《梵,吠檀多,瑜伽》(载北京三联《读书》2011年第9期),《全球化时代诸宗教相遇时的一种选择 》(北京三联《读书》2010年第1期),《第二轴心时代的福音书》(北京三联《跨文化对话》第26期),《阿凡达里的东方元素》(《上海书评》2010年3月),《商羯罗的智慧瑜伽》(北京大学《哲学门》第23期)等。 结集作品有《梵·吠檀多·瑜伽》、《愚鲁斋札记》、《精神的黄昏》和《精神的守则》等。

鲁米的七个忠告


鲁米是七百年前的伟大的波斯诗人,一个神秘主义者,他曾给我们7个忠告,其中有六个比喻,我现在只记住五个:流水,太阳,黑夜,大地和海洋。
  他说,帮助别人要像流水,没有止息,也没有执著。这样,就能够让帮助成为帮助本身,与助者和被助者都无关。甚至,要帮助他人成为流水。这似乎也等同于老子所云的“善行,无辙迹”之意。
  他说,人的慈悲要像太阳,别无选择地一例以光来照亮。日头不分歹人善人,它不存分别之心。人如果也能够不分别地对待他者,那么将会是一种解脱之道。
  他的第三个忠告是:要像黑夜一样地隐藏他人的过错。我不很确切地知道这个究竟何所指。对待过错的态度,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规定。鲁米这里所指的可能是一...

Read more

天下莫不知却莫能行的秘密


不要给自己划圈圈,不要担心越级,不要以为一定得从规矩中经过,不要以为一定得行走,而不敢飞翔,不要以为自己不是天才,注意,心灵的开放非常重要;
  学会辨别和判断,一定要取法乎上。相信且要建立“行走便会抵达”的信念。你们知道河水究竟如何成为大海的秘密吗?它不需要打听方向,只要行走,便会抵达。另外,不要在成长中给自己伏下太多的障碍,要集中精力,达成一,即达成一切。
  生命寻求的是,幸福和安乐,完成自我,而不是财富,权势和名誉,甚至爱情,这些都是道路,不是目的,而且不是所有的都通往那个目标,但那个目标需要一条路径,没有谁可以完全将它省去,开始阶段的所有忧苦和患难也许都是一种赐予。谁无所愿望,谁也...

Read more

我接触到的几个印度人


在我看来,印度是个神圣的国度,而且很可能是唯一神圣的国度。它为人类贡献出来的灵性导师之多,境界之高俱非其他民族可相匹。像古典时代的毗耶沙、佛陀、大雄、钵颠阇利、商羯罗等姑且不论,仅仅是二十世纪就为文明世界贡献出伟大的政治家甘地,伟大的诗人泰戈尔,伟大的古鲁克里希纳穆提等一大串名字(只可惜因当今世界主流价值颠倒故,而无人去注意这块神奇的土壤),而且在各自领域其成就绝非等闲,我相信他们在精神界面都是庞然大物。正因这方地域的特殊性,所以我常常注意印度人,并乐于向他们学习和请益。
  这次我在去国途中也遇到印度人,他们估计是兄弟俩,黝黑的脸膛却遮不住清秀的眉宇,当时是在刚入由迪拜飞往伯明翰的机上。...

Read more

一家BOOKSELLER


出伯明翰大学的南门往右,胡乱走上几百步,你很快就会发现一家书店,可能是因其卖得都是旧书,所以一并连店本身给人古旧的感觉。我第一次乘伯明翰的城市巴士时,左顾右盼中,这家书店就在我眼前一晃而过,赶快定睛细看,大致看清了位置,以待重来。
  那天,我一个人来,颇为郑重。其实我原先也听志成师提起过这边的旧书店。我看到这个书店的门口摆着几个书架,上面都是相对廉价的书,大概都在2镑以内,买多了还可以打折扣。以流行英文书为主,因其属于时尚读物,故被冷落也快,就在这里以低廉的价格招徕行人。
  我进去,看到经营者是一对老年夫妇。看得出来他们也是读书人出身。我一进去便被满屋满壁的书给惊住了,很惭愧,我还从来没...

Read more

光,光,光


午后的我是被光打醒的,光明,我的光明,普照大地的光明!
我不禁吟唱起泰翁的诗句:“亲爱的,霞光四射,光明散映成黄金,它洒下无量的珠宝;亲爱的,快乐在树叶间弥漫,欢喜无边。天河决堤了,欣喜的洪流奔涌而出。”
其实,我明明观察过早晨的天空,那时阴霾重重,而且不时夹杂着一些细雨,并没发觉有什么特殊的魅惑之力。可是,绝没有想到伯明翰的午后,居然会有这般明亮的时刻,光从窗外涌进了我的屋子——一个奇异无比的光的海洋在天上跃动,又在我的眼前展开。我不知道它展开的速度,因为那时我尚在睡眠之中。我似乎见过这样的光,感觉很熟悉,我怀疑这是从我童年的岁月里边转移过来的光。
小时候有一段较长的时光是在...

Read more

印度文化的不同理解之分道


当今学界对印度宗教文化的争议颇多,除了对其源头来历不明的争议以外,人们对其经典和修行的理解也各异。但是大致上可以归于两类不同的意见,即看他们是站在学者立场,还是站在信徒立场。
  其宗教是本土的还是通过雅利安族的入侵带来的,或者两者文明的混血而成,基于印度人对尘世的时间没有太多的兴趣去关注,而成了一笔纠结不清的糊涂帐。但我们从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的城市文明的某些证物来看,其文明的起源之早和所达到的成熟程度是令人吃惊的。按泰戈尔的说法,印度文明是不同于希腊的森林文明,它的精神路径是通过森林来哺育城市的。但森林文明夐远而不可考,仅停留口头传奇和某些来历照样不明的神圣经典。我们后人来清理历史年代...

Read more

旧衣新裁(一)


语言的世界被广大的不可言说的无尽奥秘所包围,而书本却是人类为自己建构起来的意义的世界。我们存在于虚无之中,我们原来被庞大的黑暗所包围,是语言照亮了世界,带来了意义之光。但语言有个边界,因为,而与此同时,一切先验的,超验的,不可言说的事物都从混沌中分离出来,消失了,被书所建立起来的意义的城墙挡在了外面。但是,切勿忘记了,那消失在人类的语言领域之外,并不意义着不存在,而是因我们理性的强大而把它推向更遥远处了,那仍然是无比庞大的沉默的超验之物,超验之神。它包围着经验事物,就如同宇宙之暗在包围着宇宙之光。光总是弱的,在绝对的量上来比较的话。虚无是我们存在之根,复返混沌是格物致知的另外一个求知方向...

Read more

我的邻居尹邦彦教授


在国内,我曾跟很多人谈起过大名鼎鼎的塞缪尔•约翰逊博士,居然知者寥寥,甚至几个诗人朋友亦仅止于常识,比如只知道他对莎士比亚经典地位之确定的重要意义,对其作品《诗人列传》略有所知等;而与另外一些学者朋友交谈之中又发现他们或仅止于约翰逊的词典编辑,或者稍微知道一点关于他的文坛掌故,比如与查斯菲尔德的恩怨,与包斯威尔的特殊友情等等,然后无法再进行深究。但是在英国,他却是经典人物中的经典,无论是作为学者、诗人、评论家,还是小说家和哲人,甚至作为具有个体尊严的独立知识分子,无不皆然。其影响所及,名气之大不菲于苏东坡、曹雪芹等大文豪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意外的是,我却在这里碰到了一个约翰...

Read more

遇到一个中国读书人


昨天下午与陈艳波一起去主校区The Edgbaston Campus办事,后来他去图书馆,我去Bookseller。
  我在这个店的里面看到不少好书,一本厚厚的济慈的传记,作者是英国学者Robert Gittings,469页,不过一镑的价格。在店里,我问了一下男店主,是否有Lafcadio Hearn的作品,他开始不是很清楚,我说这个人在日本生活很多年,还有一个名字叫小泉八云的,他立刻想起了,把我领到了里间房子,说原来这里是有的,但具体位置不记得了。我谢了他,自己开始寻找起来,发现那架子上全是一些游记性质的书,我想小泉八云的关于日本文化和宗教的书籍是应该放在这类架子上的,但是我感兴趣的...

Read more

我们来自哪里,你们来自哪里


我在来此地第一周的周四晚,曾参与过一个小小的Meeting,那天有几位美国人,印度人和日本人在,聚会目的大致是为了商讨同住该幢Asbury楼里的某些集体活动,其中一华裔的美国女子在安排和设计,惜乎到她这一代已经不会汉语了。我记住其中有一次是关于集体性会餐的项目,即大家带着或烧出自己国家风味的食物,以及饮料,然后彼此交流,分享不同的文化和生活经验。
  没想到时间过得飞快,这个聚餐盛会就在今晚举行,我和陈艳波博士,爱德加三人一起过去,爱德加来自艾斯蒂蒙,是个喜欢社交的快乐青年。我和艳波虽然用过晚餐,但是想到这些场合其实是代表中国人的形象,不能小气,于是特地冒着严寒,到外面2公里外的一架便利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