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罗摩衍那精义:不动心篇第一


不动心篇第一
  1,向辉煌的平静(不动心)致敬!它是无止境的,不被时空诸因所限,其纯净的意识惟有被经验者所知。
  2,此书既不适于全然无知者,亦不适于那已了知真理谜底的人学习。只有这样的人,即他正在焦虑着“我被捆绑了,我必须重获自由”,此人才是研究和学习此书的合格人选。
  3,除非那人已被至高的主所祝福,否则他既不会找到合适的古鲁,也发现不了正确的经典。
  4,哦,罗摩啊,正如一只舟筏的稳定得益于某位舟子,同样,渡过轮回之洋,其方法之获得,必须得益于伟大灵魂的陪伴。
  5,疗救恒久轮回之疾的伟大药方就是这样的一种探究:“我是谁?谁在轮回?”这种追寻能完全地治愈此疾。
  6,如果你所呆的地方没有一棵了知真理的智者之树,上面没有挂满累累的硕果,也没有那凉爽的树荫,那么,这样的日子一天也不能去过。
  7,要接近圣者,即便他们没有开示,即便他们以轻微的方式在谈话,也是饱含智慧。
  8,因圣者的陪伴,虚空被充满,死亡成不朽,逆境化为了财宝。
  9,假如圣者也只是关心他们自己的幸福,那么,深受轮回之苦的人又如何能够从他们那里获得庇护和慰藉呢?
  10,那已入不动心之境者,哦,上好的灵魂啊,他就是合格的门徒,此经所要传达给他的是真正的智慧;它要传达神圣经文的要旨,传达大全的智慧。
  11,追随习俗的教育方法,只是保存了传统。而纯然的觉悟惟有来自于门徒理解的清澈。
  12,借助于圣典和古鲁的帮助,还不能够觉悟主。因自我只能被带着纯然悟力的自性所觉知。
  13,所有已被人类所获的技能,皆因缺少练习而丢失。但只有此种智慧的技能一旦兴起便稳定发育和壮大。
  14,正如脖颈间所带的饰环因遗忘而以为不存,却又因忆及此误而重新得之,因古鲁的话语(使得幻相移开之后),自性也就一样地重新获得。
  15,其实,一个不了解自性(真我),而溺于感官享乐的人是不幸的。正如一个人太迟以后才了解到他自己所吃的食物皆为毒药一样。
  16,那不正当的人哪,即使已经明了世界物质的虚幻性质,还仍然思念着它们,这样的人,与其说他是人,不如说是蠢驴。
  17,即便最轻微的思想也能够将一个人淹没在悲伤里面,而当所有的思想清空之后,他却反而能享受到永不朽坏的极乐。
  18,正如我们梦中所经验一百年的幻觉,其实才不过延续了一个时辰,在我们的觉悟状态中看清摩耶的游戏,亦复如此。
  19,这样的人是幸福的:其内心冷静,并且没有执迷和憎恨,而且他观察世界宛如一局外之人。
  20,如果一个人已经很好地明白了该如何放下所有的赞同和拒绝的想法,而且他已经亲证了那藏于内心最隐秘处的觉知,那么,这样的人,其生命是卓越而辉煌的。
  21,在肉体溶解之后,意识因心(hridyam)不再存在而受到限制。人们没有必要去悲叹自性的消失。
  22,当像陶罐一样的容器被打破以后,其里面的空就变成了无限。同样,当肉体停止存在,自性就恢复了永恒和不执的面目。
  23,没有任何东西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诞生和死去。一切都只是大梵以世界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幻觉。
  24,自性比空更加地辽阔,它是纯粹的,它是精微的,不会朽坏,而且无往而不利的。所以,它又如何能够被诞生,又怎么会死去呢?
  25,万有是一,是宁静的,它没有开始,也没有中间和结尾。它不能被说成是存在还是不存在。明白这个道理后,就会获得幸福。
  26,哦,罗摩,你要知道,不可接触者(chandalas)所过的一种手持钵碗、沿街行乞的生活,也要比在无知中沉眠的生活方式要高贵啊。
  27,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疾病,任何毒物与任何逆境,以及这个世界上的任何其他的事物,会比促成自己肉体的诞生这个蠢主意造成更大的苦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