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多

李多,1970年12月出生于辽宁省新民市,199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法律系。2005年12月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1994年大学毕业后分别在中国有色金属材料沈阳公司、《华商晨报》工作。2002年4月在《市场报》做记者。2002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国长安出版社做编辑。副编审。编辑出版有《雍正吏治录》等图书。2015年12月至今,任《民主与法制》杂志社总编室副主任。

李方:人均1000-3000美元不稳定论


人均1000-3000美元不稳定论

李方

做媒体的朋友应该感觉到,年底年初好像各方面都绷紧了神经,面对一些突发事件都是如临大敌,生怕报道不妥会出什么乱子。

为什么会这样?在MSN上跟朋友讨论,朋友会有很多猜测和感慨,而我似乎并不敏感。我说,类似最近的突发事件,以前也不是没有呀,你随便找个地方来的人问问,恐怕都能跟你说出好几件,而且性质可能更恶劣――问题是,以前并没有这样如临大敌乃至弄到神经兮兮的呀。

也就是说,我有一个基本判断:有可能影响社会安定的事件未必真的比以前大幅度增加,但是很可能我们在判断其性质上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当然,松花江污染完北江污染,这里闹完事那里闹事,的确也够频繁...

Read more

北京出租车改革能否做到利国利民?


北京出租车改革能否做到利国利民?

李多

北京出租车业从1992年开始放开准入限制,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结果车辆从1991年的1.62万辆发展为1994年的4.9万辆。形成了公司(主要是戴集体企业“红帽子”的私人企业)为绝对主体和少量个体司机的市场结构。但此后北京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整顿政策,先是在1994年开始重新实施严格的准入限制,1996年又先后出台文件禁止企业“变相卖车”、强行换车(淘汰面的)、缩短出租车使用年限(8年变6年)、收车和倒算法、企业兼并等。现有的市场组织形态为12个品牌企业、200多家出租车公司、6.7万辆车、10万从业人员,以...

Read more

经济学家真的可以瞎说吗?


经济学家真的可以瞎说吗? 

李多

    《中国物资报》2000年5月17日刊登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教授写的《中国经济信息化的体制障碍》一文。文章从制度方面探讨了中国经济信息化的问题,但对张维迎教授在文中提出的一个观点我却不敢认同。
    张维迎教授在文中讨论了中国企业设立程序方面的现状后,建议变企业设立的审批制为注册制,并断言:“我敢肯定,如果把审批制改为注册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至少可以提高30%,腐败现象至少可以减少50%。”这段话,张维迎教授在文中特意以黑体...

Read more

利益追求与道德批判


利 益 追 求 与 道 德 批 判
李 多 



    现在有许多人常常回忆五六十年代的日子,尽管那时物质条件不是很好。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了,却回想起了那时的生活,这似乎说明我们现在的生活中缺少点什么。缺什么呢?也许缺的是一种精神,缺少生活中的道德追求。
    由此,笔者想到了《现代化的陷阱》一书。何清涟女士的《现代化的陷阱》一书出版后,受到了好评,也遭到许多批评。好评和批评都说明这是一部成功的书。那么为什么反响会如此大呢?许多人都从经济学角度对其进行评说,那么是否可...

Read more

何新:徳间康快令我想起古越国人


何新:徳间康快令我想起古越国人

    1990年我应德间书店邀请访问日本。一晚,徳间康快正装着和服设宴招待余于东京赤阪王子大酒店。席间讨论及日本民族特性,徳间老先生忽投箸,神情默然严肃。缄默片刻,徳间正色云:
   “日本人的生存环境与中国人不同,我们的心情不是你们所能理解的。中华是幸运的民族,居住大陆,土地辽阔,物产资源丰富。你们失败后还有机会。而日本人仄据海隅,除了大海没有资源。日本岛的地质是高危结构,多活火山且经常发生地震,将来可能陆沉,而且常年有飓风台风。山地贫瘠,食物无法自给。国土仅仅是中国的1/30,人口却超...

Read more

不要使百姓成为道德、政绩的牺牲品!!


3月9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16名委员作了大会发言。全国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世平委员在发言中指出,目前我国忽视、侵害职工收入分配权益的现象依然严重,表现为,一是低收入职工比例大。二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三是劳动争议案增多。四是社保制度不够完善,再分配“逆向调节”问题突出。央企占据了90%以上企业年金市场,通过补充保险进一步拉大二次分配差距。五是投资与消费结构不合理,工资增长低于经济增长。因此他建议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促进低收入岗位工资增长。

关于最低工资问题,恰好最近读到刘瑜在《民主的细节》一书中的《比道德制高点更高...

Read more

评何新《历史学与“国民意识”》


  历史学与《国民意识》

  推荐学校: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政法系    推荐人:倪昕

  http://www.stuln.com/szjd/sdj/2008-12-19/Article_24108.shtml

  评何新《历史学与“国民意识”》

  当我们很奇怪日本人为什么总要掩盖近代历史上发动侵略战争、给亚洲人民造成巨大灾难的这段历史的时候,当我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而对历史学的价值和意义产生迷惑的时候,当我们为“历史学的研究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而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读一读何新先生...

Read more

何新:复兴中国之路是重建新型社会主义


何新:复兴中国之路是重建新型社会主义

(2010年2月)


何新先生新浪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hexinbbs
  

2009年何新初步完成了他的长篇思想和学术回忆录:《悲怆而骄傲:我的奋斗与思考》(原名:《孤独与挑战》)。【注】此书已杀青但仍未定稿仍在斟酌修改中。在这部书稿最后的结语中,何新如是说:

“我在90年代中期形成了一套新国家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理念,作为区别于传统左派(列宁主义或斯大林主义)和右翼新自由主义的第三条道路。其实,很明显,新国家主义只是为当道的治国者所提供的权宜之计。实际上,近十几年来所谓&ldq...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