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芦荻秋

芦荻秋

部分红色题材剧为何被批“离谱”


      日前,广电总局发文批评了时下一些红色题材剧的“娱乐化倾向”。通知指出,个别剧目因为在表现抗战和对敌斗争等内容时,脱离历史真实和生活实际,没有边际地胡编乱造,将严肃的抗战和对敌斗争娱乐化。广电总局希望制作机构端正创作思想,认真调整创作思路,努力提高电视剧创作思想艺术水准。(《山东商报》6月7日)

      广电总局的通知没有一一点名,到底是哪些“个别剧目”存在“胡编乱造”、“娱乐化”的情形。不...

Read more

纪念屈原一定要打造“诗人县”吗


      端午节前夕,中国诗歌协会在湖北秭归举行授牌仪式,授予屈原故里秭归“中国诗歌之乡”称号,并称秭归为“名副其实的诗歌家园”。秭归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郑之问表示,秭归县将适时提出打造中国首个“诗人县”,让秭归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诗人朝圣之地。(中新网6月6日)

      秭归人以屈原为骄傲,视屈原为当地的文化地标,这样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毕竟,诗人屈原作为中国文化的源头性资源,早已经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Read more

城市规划不能总是“跟着领导走”


      规划期限至2020年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施行仅六年,又要寿终正寝了。在前不久召开的“北京市人口与产业发展规律及规划对策问题研究”专家研讨会上,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黄艳透露,2013年北京市将重新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与前两版总体规划的命运一样,北京2004版总体规划再度沦为“短命规划”,一时引来各方议论。(《瞭望》6月5日)

      议论归议论,在地方政府那里,城市总体规划的“大修小补”,乃...

Read more

国土局保安成群背后是民本意识的匮乏


    

      想进温州市国土局吗?先得过了保安这一关。这一关可不好过,守候在国土局门口的一群彪悍保安,早已虎视眈眈,极尽盘问、刁难之能事,让你难以跨越那道本该是热情敞开的政府大门。轻则三言两语打发你走人,重则张口“老子”,闭口“去你妈的”伺候,推推搡搡也是家常便饭。据温州市保安总公司负责人披露,大批保安是应温州市国土局要求入住的,主要是为了对付前来上访的群众。(《法制日报》6月2日)

      温州市国...

Read more

我们都是公寓里那个被虐待的老人


      凌晨4时即被叫醒,迎接老人的,不是广告中所宣传的笑脸和温情,而是护工劈头盖脸的污言秽语、被强迫喝下的尿液,甚至还有捆绑、扇耳光等身体侮辱。这是发生在郑州一家老年公寓里的真实情形,难以置信,却又不得不信,因为有电视台记者的录像为证。从5月19日到28日,期间电视台记者蹲守了6夜,可谓铁证如山。(大河网6月1日)

      面对这样的新闻,再理性的人也会难抑愤怒。很难相信,郑焕明这样一个疯狂虐待入住老人的恶魔,会是老年公寓的一名护工;也很难相信,这样的事情能够持续相当长时间,而公寓方却浑然...

Read more

不提醒司机却“提醒”记者的机场高速谁来提醒


    

      5月28日,央视记者薛晨微博称,自己采访中被首都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简称高速公司)副总经理冯雷言语“威胁”。从2009年10月1日开始,首都机场高速就已实行单向收费,往返只需10元,而两年后却依然有很多司机每次交20元,收费口并不会主动提醒。此事经央视连续报道后,引起广泛社会反响。 (《新京报》5月31日)

      首都机场高速公路双向收费被诟病已久,在民意的推动下,好容易实现了单向收费,却又玩起了&ldqu...

Read more

“巧合”的不是招聘而是权力


      温州市交通系统干部家属被“内部招聘”事件仍在发酵之中。日前,温州市公路管理处监察室主任单勤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目前确有领导和员工亲属在公路处工作,而且有编制。不过,单勤否认了“世袭招聘”的说法,认为领导亲属、子女录取比例如此之高,只是“无法预料”的巧合。(中广网5月30日)

      既承认有领导和员工亲属被招为事业编制,却又否认了“世袭招聘”的说法,甚至慌不择言,拿出了一个&ld...

Read more

官员“统一门脸”的偏好是怎样炼成的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首届亚欧博览会,乌鲁木齐市政府要求统一改造店铺招牌,不管店主是否同意,执法人员都只回答一个字:“拆”。被强拆后的很多家店铺对此表示难以理解,这种带有强制性的拆除,整齐划一的做法,到底是惠民工程,还是形象工程?(《中国青年报》5月26日)

      乌鲁木齐强拆店招的行为,显然来自于政府官员对于城市形象的独特理解。只不过,让人难以理喻的是,此种“统一规格、统一颜色、统一字体”的强大偏好,究竟从何而来?为什么很多城...

Read more

央企老大回应审计不能“挤牙膏”


      又有几家央企对审计署的审计结果进行了回应。自从5月20日审计署向社会公布17家央企存在假发票、高福利等问题的审计结果以来,这些央企的回应竟然出奇地“淡定”,陆陆续续地,有几家央企开始做出回应。不过,即便是这样“挤牙膏”式慢腾腾的回应,也依然是一个“不完全名单”,仍有一些央企部门并未作出回应,继续装聋作哑。(《新京报》5月25日)

      此前,审计署有关负责人曾披露,被审计的企业还是高度重视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审计建...

Read more

被冠名的清华大学,被出卖的大学精神


      一日之内,清华学生的语词里多了一个“真教”。5月23日,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挂上“真维斯楼”的匾额,此举在清华学生和网友中掀起极大的波澜。有网友调侃说,“是不是也打算把礼堂、学堂都给七匹狼、波司登冠名啊?”媒体调查后发现,清华大学14个院所、实验室和楼宇等筹款项目也给出了“冠名费”,金额共计7.5亿余元。(《法制晚报》5月24日)

      “真维斯楼”能够堂皇出现在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