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秦松龄

.

王健林:勇于试错的“野心家”


11月8日,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向南京市人民政府捐款10亿元人民币,用于南京金陵大报恩寺重建。这是迄今为止,中华慈善史上最大数额的单笔个人捐款。

藉此,王健林实现了最大慈善家的梦想。并且,他距另一个梦想——新首富,或许也只欠“临门一脚”了。这个地产江湖的“隐形大佬”浮出水面的时间最晚,但其阵容之强大也可能最令人感到震撼。在王健林的计划中,2010年,万达资产超过600亿元,年销售收入超过400亿元,年利润超过60亿元,年纳税超过30亿元,开业40个万达广场、16家五星级酒店、70家影城600块电影银幕、25家连锁百货,持有的收租物业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

万达创立于1988年...

Read more

混合体冯仑


说起话来,这是一个专攻下三路的人。但你不得不佩服,他把什么事都能说到那儿去,而且比喻还无比之准,听过后的人,往往想不出还有什么别的比喻能比这他的下三路更贴切。

当然,除此之外,接近他的人还说,他有男人的直率,大哥的包容,知识分子的斯文,企业家的执著。每一部分都是顶尖的,但却不可思议地混合在一起。

十五春秋似弹指,戏笑雨霜风。

2006年元月9日,长安街旁君悦酒店,在冯仑的召集下,万通六兄弟(编者注:指冯仑、王功权、刘军、易小迪、潘石屹和王启富)“裂变”十年之后再聚首。而2006年,也正好是万通创立15周年。

“冯仑又回到了原来的领袖地位,关照着每一个人。”潘石屹在他痴迷的博客...

Read more

冯仑的“傻”与“精”


每年年初,冯仑都会写一篇“新年致辞”。2006年,他写的是《傻根精神永放光芒》。

冯仑说,“傻根精神”就是立在根上,傻向前进。“傻”就是前瞻和创新,就是为理想献身的勇气,而“根”就是根植于理想深处的价值观,及被理想激发出的无限的勇气与毅力。

不管冯仑怎么解释,在很多人看来,冯仑的确有点傻。市场这么好,只要多盖房子,银子就会哗哗地流进来,却非要走啥不去买地的“美国模式”?人家老孙从美国回来,也没走“美国模式”。宏观调控前夕,有公司派出抢地小分队,圈了大块大块地,然后就瞅着那地价嗖嗖地往上涨,冯仑却无动于衷。现在兴“国退民进”、“国退洋进”,人家万科都把国企朝开收了,冯仑却硬让国企泰达做...

Read more

王石的“云中之棋”


    今年初,王石放出话来:“顺驰与万科根本不能同日而语。这种黑马其实是一种破坏行业竞争规则的害群之马。”

    言出有因。王石也是有资格这么说的。

    3月1日,北京嘉里中心,王石喜笑颜开,万科并购了朝开。万科一年前的心愿——参与央企地产业务重组,终于部分如愿了(朝开是国企而非央企)。

    这已经是万科并购的第二家企业了。在一年前的2005年3月3日,万科并购了浙江南都集团上海、苏州和杭州房地产项目的部分股权。

   ...

Read more

戏说老任分“奶酪”


任志强这次注定要被某些人在心里骂了。之所以是“在心里骂”,是因为老任这次坚决地站到了广大老百姓的一边,光明又磊落。

3月7日,在华远·尚都国际中心,老任开了一个叫“首次业权收益兑现”的会。华远地产和首旅物管公司公布了华远·尚都国际中心和华远·盈都大厦2005年积攒的“私房钱”,也就是写字楼公共部位,如广告经营、人防停车场和大堂场地租赁等的收益。“业权收益”共计115万多块,扣除成本及税收后,尚都·国际中心业主2005年每套内平方米得1.84元,华远·盈都大厦业主2005年每套内平方米得5.46元。

破了这个天荒,老任觉得不过瘾,还出了本小册子叫《谁动了你的奶酪》。老任说,奶酪就是...

Read more

“深海章鱼”万科


自今年初以来,这家中国最成功的房地产上市公司,正像一只“深海章鱼”将无数触角伸向各个人们意想不到的角落。与之相伴的,是房地产行业随这一轮宏观调控而至的“临界点”。

 

新圈地运动

2月29日国六条细则出台后,房地产遭遇拐点,开发商陷入集体观望期,对新政普遍持抵制情绪,销量下滑、停止拿地等词汇充斥报端。

万科却成了极少数的例外。7月3日,万科并购浙江南都的消息传来。虽然双方对交易方式秘而不宣,但坊间流传的一种猜测是:万科持有南都51%以上的股权,南都的实际控制人周庆治放弃对南都的控制权。一年前的2005年3月,万科即以18.6亿元的现金购入上海南都70%的股权、浙江南都2...

Read more

四面楚歌中的房企资本行动


8月初,银监会以“特急文件”的形式下发的“54号文”,再次将房地产企业融资放进了一个艰难的境地。
该文件一方面要求各地银监会严查房地产信贷的合规性,另一方面,更对股权信托投资设置了更高的门槛。
在银监会的“特急令”之外,央行货币政策方面也日呈紧张之势,定向票据、窗口指导、提高存款准备金等等政策不断推出,用意都在减缓资产流动性,扼制投资增长过快。而这,都实实在在会给房地产企业融资设下障碍。
种种迹象表明,决策层除了在源头冻结资金外,也开始收紧信托等其他融资渠道,以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据《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某国有银行杭州分行已于早些时候大规模停止对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性贷款。
此时...

Read more

不要让重税成为真实需求的“杀手”


不要让重税成为真实需求的“杀手”

接踵而至的各种房地产税让购房人和开发商忐忑不安。因为当商品房和土地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逆转之后,加征新的税种只能让房价和地价节节攀升。2006年下半年,营业税和个税等交易重税政策接连出台,从政府到民众都天真地以为重税可以抑制投机,从而稳定房价。但事与愿违,之后房价反而以更大的幅度飙升。

国税总局科研所刘佐所长认为,税收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效率的重要工具,但绝不能被经常拿来调控微观市场。中央财经大学税收学院副院长刘桓认为,由于税收政策涉及面非常广泛,且遵循税收转嫁的一般原理,因此,税收政策必须考虑市场的供需状况而谨慎选取。

我们来分析一下目前真实的供需状...

Read more

2007,房企上天入地的“分水岭”


 

过去,甚至2006年以前,地产金融创新的提法,充其量是人们的一个愿景,一些创新再鲜活,都只是旧制度的修补,而转折意义的A股股权分置改革过去后,地产金融的局面已经大不相同了。

上市公司春风得意。中国A股在2006年开始进入全流通时代,万科、金地集团和泛海建设等20多家上市公司通过相当规模的定向增发,实现了整体上市、资产注入或项目融资,藉此机会,机构投资者成为上市公司的主流投资者。中粮地产、华远地产、上海家饰佳和沿海集团等房企也抢在股改前“借”到了便宜的“壳”,获得了A股市场的“通行证”。一年之间,发生的这些从量到质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本市场制度性的变革,扎扎实实地把上市公...

Read more

万科为何成为降价的“带头大哥”


虽然刚刚立秋,但这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

“下半年的形势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为此万科做好了最坏的打算。”8月4日,在香港举行的中报发布会上,王石表示,尽管目前万科资金面较稳健,但仍将进一步下调房价,增加小户型比例,并减少开工面积、减缓竣工速度、控制拿地面积。

与之绝非巧合的是“地王”们的戏剧化的命运。近日,坊间传言北辰实业(601588)宁赔10亿元也要退还92亿元的长沙新河三角洲地王,虽然之后被其严词否认,但却难掩骑虎难下的窘境。比较确定的是,苏宁环球(000718)已向上海房地局退还了其天价拍得的44亿元地王——南京东路163号地块。而在年初,土地储量全国第二的恒大地产赴港上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