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秦松龄

.

解读“总裁的邮件”(一)


近日,两封“总裁的邮件”几乎在同一时间被“泄露”到网上,一份是万科总裁郁亮发给内部员工的,一份是阳光100置业集团总裁易小迪发给内部员工的,但实际这份“邮件”是易小迪在公司2008年度中期会议上的讲话。

“我们不必以悲观的眼光来看待市场环境的变化,不必以悲观的心境来面对调整的到来。”郁亮语重心长。“到底这次调整会让行业迎来一个‘漫长的冬季’?还是仅仅是太阳下山了的短暂寒冷的‘沙漠之夜’?”易小迪扪心自问。

两位总裁流露出来的“谨慎乐观”的判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自信,但显然两人都在积极准备“过冬”。此情此景难免让人想起七年前任正非那篇文章——“华为的冬天”,以及一个月前马...

Read more

解读“总裁的邮件”(二)


继万科总裁郁亮和阳光100总裁易小迪的邮件之后,近日,身为中坤集团董事长的诗人地产商黄怒波也同样给内部员工发了一份邮件。

在这封邮件中,黄怒波满是庆幸:“一是庆幸原来的战略做的好,没有疯狂拿地弄住宅,进什么CBD,抢什么天价地块,做地王,争老大,如今倒也自在,手中的项目基本结尾;二是庆幸中坤不贪大,投资的项目都是看得长远,做物业持有。”

对于黄老板的眼光,我很是佩服,但同时也充满了疑惑:如果都像中坤这样,“手中的项目基本结尾”,那房地产行业岂不就此烟消云散了?

与房地产一样,石油也是一个周期性显著的行业,但也没见BP或壳牌一过高峰期就不干了,反而是在经历了几个周期后,这两家公司越做...

Read more

潘石屹“一石二鸟”


潘石屹这厮不仅仅是眼球经济学界的骨灰级人物了,如今他开始学习并实践“行为金融学”。

“9月1日,SOHO中国所有在售项目将全面提价,平均上涨5%左右。”近日,潘石屹在网聊时“不经意”的一句话,我想会惊煞所有地产人,当然除了任志强。

7月15日,三里屯SOHO开盘,到8月底也就一个半月。在这一个半月里,潘石屹所说的那些涨价缘由其实很牵强。在我看来,潘石屹这么干,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赚取眼球,不花钱就可以让媒体铺天盖地地报道,二是让煤老板和矿老板恐慌性“追涨”。

当然,潘石屹说了,三里屯SOHO卖得这么好,开盘一个月就卖了50多亿,涨价是很自然的事情。对此,潘石屹自称“有信心”。

潘...

Read more

中骏置业:“小龙湖”冲刺上市


在这一波赴港上市潮中,福建的房地产企业结伴“出海”颇受关注。宝龙地产(1238.HK)、明发集团(0846.HK)和禹州地产(1628.HK)相继成功登陆港交所。

近日,据本刊获得的独家消息,在福建房地产市场有“小龙湖”之称的中骏置业正在挑选基础投资者,并计划于2010年元月底赴港交所挂牌上市,融资2-2.5亿美元。

“实际上早在(2009年)10月22日,中骏置业就一次性通过了港交所的聆讯。”一位接近中骏置业的投行人士告诉本刊,十一前后恒盛地产(0845.HK)、华南城(1668.HK)挂牌首日即破发,紧接其后的宝龙地产和恒大地产(3333.HK)不得不通过降价和减少融资额才勉强...

Read more

龙湖请上座


“从目前路演的情况来看,我相信这将是一次愉快之旅。”11月5日,路演将半,在香港的新闻发布会上,龙湖地产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亚军轻松地说。“虽然我们目前暂处在第二阵营,但我认为,我们是最有可能脱颖而出、成为全国房地产行业领导者的企业之一。”

 

但就在不足一月前,吴亚军却绝无如此惬意。在北京一个名为“资本选择VS房企竞争力再造”的论坛上,一位龙湖高层在发言中,还在担心“资本会如何选择? 是去粗取精的聪明钱,还是甘随大流的冲动钱?”

 

基于此前同行们在香港IPO潮中的境遇,这种担心不无根据。至本刊截稿时止,这次IPO潮中的房企,如恒盛、华南城、宝龙、明发、禹洲等...

Read more

绿城狂飙


“三到五年内绿城要做到行业第一,在销售收入800-1000亿元的区间可能会与某个对手展开争夺,但我现在不能确定这个对手究竟是万科、中海,还是保利。”11月11日,杭州玫瑰园度假酒店,在“绿城2009秋季股东、媒体、金融机构恳谈会”上,董事局主席宋卫平放言。

“这个第一,不光是销售收入的第一,也是品质的第一。”在媒体出自本能的挑拨下,宋卫平又把矛头对准了万科,“万科跟我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开发思路。在我看来,万科产品的工业化特征明显,甚至可以说是粗糙,而我们是带着文化和艺术的眼光盖房子,住绿城的房子是一种身份的体现。”

宋卫平的火气越来越大:“2008年以前,万科是我们的一个学习榜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