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单许昌

.

周其仁的货币稳健论


有次听维森的讲座,得知他正在和周其仁辩论货币政策,具体辩论什么,我已经记得不那么清晰了。不过,这次我看到周其仁的货币稳健论,他的货币稳健论实质上是币值稳健论。特别强调,货币的尺度属性,即“一般等价物”的属性,从重量上来看,类似公平秤,重力的基准不能造假。

从一般意义上,货币币值的稳定,也就是量度的稳定,是衡量一切所量度物的基础。正如康德的办法,在使用工具之前,先把工具自我批判一下,也就是检验一下工具是否适当,否则,不能服人,使人走向怀疑主义的泥沼里去。货币币值的稳定,是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根本所在。举例来说,货币之所以天然是金银,主要原因是它能够大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能够保持稳定量度,而不...

Read more

2011年05月29日


今天偶然看到凯尔凯廓尔的日子,这位五天不写文章就生病的忧郁哲学家,似乎和我有些类似。我不再希望自己的博客能够有那么多人去关注,我希望能够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视野来思索我所能及的事情。

但我的写作,似乎有点来自于内心的推力所致。今夜做了两个很恐怖的梦,两个小孩鬼魂在那里哭号,最后在梦中念起了大明咒,似乎这种紧张才得以缓解。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内心的恐惧,还有一个事情,即向最高学术期刊的两篇投稿,似乎并不顺利,这种东西竟然映像在我的梦里。

早晨起床,思索康德的三大问题——1,我能够认识什么?2我能够做什么?3,我能够希望什么?分别从认识能力、欲望能力或者说意志能力以及情感能力来分析人的能力。在...

Read more

体验的意义


昨天送小侄女回家,在等公交车的时候,第一辆公交车来说的时候,她说,“伯伯,我们不要坐这一辆车,人多得很。”我说,“为什么呢?”她说,“上次和阿姨坐车的时候,都没有座位,阿姨和我站着,人很多的。”

第二辆车来了,比第一辆更多。我说,“走吧,现在可能到了该是人多的时间了。再不走马上人更多。”她说,“好吧,可是为什么呢?”“这就是体验,以后你还会有更多的体验来体味这一些的。”我只能用一个抽象的词来回答,因为有时候她的追问,没完没了,只能将你逼上哲学上思索,或者物理学上的最后一个边界。人类往往如同孙猴子一样,在五指山上撒尿,还以为达到了认识的边界,没有想到,自然法则绝对没有界限。

体验这一种东西...

Read more

你的心里有一个疯女人吗


一个真实的故事,虽然不像简爱那种阁楼上住着的疯女人那样疯狂,最终将一把火烧掉了庄园和家人。但是,对小X而言,与其说是象征,毋宁说是一种譬喻:

女人要上学,但由于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只能嫁给小x,小x家境也不富裕,两个人艰难度日。育有一子后,女人突然疯了,不去带孩子,到处到街上疯跑。还拿着破旧的书,有一次我真切的看到她,拿着书边走边笑,嘿嘿地笑着。乡人以传统的思维考量这个女人,以为是鬼狐缠身。但是,从这个分裂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一种主客体分裂的痛楚。我们常常抨击笛卡尔的主客二元论,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还不如一个分裂着人格的人。当然,这个疯女人最后完全治愈了,没有一把火烧掉家园和家人,如...

Read more

小孩子的世界


我3岁的小侄女最近住在我家,得以观察小孩子的世界。虽然我们和她的父母并没有花太多的钱给她买玩具,但还是不少,有别的大小孩送给她的,也有是哭闹之下获得的,也有是生日的时候,叔叔阿姨们送的,但似乎对她来说,还是很“焦虑”,这令我感到十分的讶异。譬如,她会因为大人们在做事情,没有人关注她而胡闹,大人的承诺她记得很清楚,一再提醒你该给我买什么什么了,因为你之前答应过我什么。这样的图景,似乎和我们以前的图景很背离。

我的童年物质匮乏,但还是整日乐得屁颠屁颠的。比如说,在我们小时候,有一个叫做摔泥巴的游戏——将泥巴做成窝头状,而后摔到地上,看谁摔得声音响和看谁摔得破裂洞大——然后乐得屁颠屁颠的。玩...

Read more

改变生活状态


今日读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读了80页。听一位复旦大学哲学教授陈学明先生做的一场关于生活方式改变的讲座。在泰晤士咖啡屋里举行,主要讲了现在消费主义盛行,导致了金融危机和自然资源的危机的问题。他先从自然海啸和金融海啸做印证,从而痛斥消费主义给地球和人际关系带来的灾难。他对于扩大内需和广告有着特殊的偏见,认为这些是在引诱人们的贪欲。现在社会出现的问题,主要来自于人的贪、赌、借三字经。他认为,我们必须要改变生活方式,才能改变危机的生成的根本。
陈这次讲得有点闷,我觉得可能是因为选题过于庞大,而显得内容有些空疏。据鲁教授说,这位陈教授乃是中国哲学大家。今天没有看到其中最绚丽的风采,很是遗憾。...

Read more

时间是什么呢


我不愿意列举康德、柏格森、爱因斯坦、海德格尔以及萨特们的时间观。我本来是一个心理年龄较小的人,自从发现父亲因患风湿而蹒跚的时候,才意识到父亲已过花甲之年了,爷爷也已经过了八十了。奶奶已经离我们已经十一个年头了。这个时候,我发现我也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但立了什么呢?什么似乎都没有立下来。看着昔日好友家庭事业如此红火,我突然也觉得时间是如此的虚无,人们似乎永远只能活在当下和现在。活在一个唯有现象的连锁之中,只是佛家的缘起说,还是西方的现象说,我一时难以厘清。
活在当下,不为名利所累,不为他人左右,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抹去财富强亚于生命身上那种无形枷锁。我不是希腊哲人的那种你支配了我的躯体,但却支...

Read more

产业哲学的未来


今晚听清华大学曾国屏的讲产业哲学的话题,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是他的逻辑。人工物社会化是他提出的概念,他提出了几个问题:为何中国有发明没有形成突破,即没有科技革命。修饰多于工具,即没有技术革命。勤劳而不富裕,则没有产业革命。科技和文化隔阂为何这么深?

工业染料不同,产生了几个大国的演变。未来的燃料集中在生物燃料上面,中国能否抓住机遇呢?

Read more

德国突然性的文化爆炸


乾隆年到嘉庆年间,德国迎来了文化爆炸期,曾经没有哲学家和文学家的德国,这个事情突然出现了歌德和康德,就改变了整个德国的命运。这个农民的国家,在两位文化巨人的影响下,出现了好几座谁都难以翻过的大山,黑格尔、胡塞尔、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个个都是文化巨匠。出一个人就能改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我们也期待我们的歌德和康德到来。

Read more

现象学与存在主义


我的神耶,萨特先生如此机敏,让我一时转不过身形来了。我来给个公式来总结一下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的差别:

存在——桌子;

现象——桌子;二者的关系是:存在——桌子——现象。或者你想起了黑格尔的那个公式了吧:肯定——否定——肯定。质——量——度。或者你想起了马克思的资本论:货币——产品——货币(当然是增殖了货币)。无论如何,我们揭示的是这样的一种思维:

存在——现象。这就抽象掉了桌子了。很显然,现象的存在只能通过存在的现象来揭示或者说显现。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事实上也从某个角度解释了这个问题,但是,拘泥于现象领域。而萨特则是从存在视域看现象。

不过,上述关系必然有个思想者在看或者说在行动。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