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明勇

柏拉图及其后的分工
关键词:分工、市场、知识分工
JEL:B11、B2、B31
本文希望把分工思想作一个知识史上的梳理,需要指出的是,这项工作是必须在掌握大量的资料并消化后才能做的事。本文的目的在于理出分工思想的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而非在于对所有或多数关于分工的文献作综合和评述。
一、《国家篇》中的分工思想[1]
《国家篇》在西方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知识界中,也有不少学者对于《国家篇》中的思想知之甚详...
从“知识分工”到自由秩序
中国教育何处去?
近日来,围绕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分拆的事件,各网站闹得沸沸扬扬。武大“高研中心”作为传播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基地,其一流的师资队伍让全国各地经济学学子包括我在内向往不已。我不知道其中的具体原因(网站上有不同的传言)。但为没有“中心”的武大学子和正在憧憬着“中心”梦的学子遗憾、为中国少了(如果真的被拆掉)一个能培养优秀经济学人才的基地遗憾。本文不想讨论武大“高研中心”事件本身。作为关心中国未来的学子对近年来我国的一系列教育政策发发牢骚,我也只能发牢骚。
一、&nbs...
信息费用、交易费用、时间价值
林毅夫与张维迎、杨小凯之争及其它——一个无名小卒的忧国忧民
林毅夫与张维迎、杨小凯之争及其它
——一个无名小卒的忧国忧民
今年是著名的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教授逝世10周年,7月初,复旦大学的韦森教授组织了一场纪念研讨会,很多杨小凯教授生前好友应邀参加。其中被媒体广泛报道的是研讨会上林毅夫教授和张维迎教授的对话,由于所讨论的话题重要,林毅夫教授认为张维迎教授及其他一些学者对自己的观点有误会,便写了长文做回应,顺带也提到了十多年前他与杨小凯教授的争论。在林毅夫教授的文章中主要谈到了三个话题,第一个是回忆了他跟张维迎教授在九十年代中期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辩论,...
经济学上的功利主义和康德主义:以科斯定理为例
经济学上的功利主义和康德主义:以科斯定理为例
作者按:这篇文章(我个人感觉特别良好哈哈)发表在《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7期,发表时一些地方略有改动,主要是因为杂志社检测重复率,我的文章中有一些地方一段一段的引用(因为原作者写得足够好),显示重复率有点高(检测的显示重复的地方又是别人发表的文章中,那些作者也引用了相同的段落,我的引用却显示我抄袭了发文章的作者的而没有注明引用,我看的原著,根本没看过那几个发表期刊文章的作者的论文。所以我觉得这个学术不端的检测也有很多不足的。)为了减少重复率,我将其中的直接引用做了一些修改(虽然变成了间接引用,...
作为思想家的杨小凯——纪念杨小凯教授逝世10周年
作为思想家的杨小凯——纪念杨小凯教授逝世10周年
张明勇
2004年7月,著名的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教授与世长辞,在经济学家这个群体里,不到60岁的年龄算得上是英年早逝了。杨教授的逝世,是华人经济学家的巨大损失,因为在这个群体中,像杨教授这样的学者可以说凤毛麟角。这个凤毛麟角一是说他的学术水平很高;二是说像他那样具有真正知识分子精神的学者很稀缺,尤其是对于国内经济学界。杨教授逝世后,国内的经济学者举行了不同形式的吊念活动,不少学者和杨生前好友撰文纪念。在我看来,如果把杨小凯教授仅仅界定为经济学家,那是没有全面的评价他,因为杨的知识...
别具一格需要勇气,更需要实力
别具一格需要勇气,更需要实力
——读罗斯巴德《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视角下的经济思想史》
张明勇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摘要:罗斯巴德的《经济思想史》追述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思想渊源,也论述了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源头和几个世纪的争论。这本著作最别具一格的地方是对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被公认的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的否定性评论,不管对于中国的学者还是对于西方的学者都会感到意外。罗斯巴德花巨大篇幅对马克思理论的评论,也需要笃信马克思的学者进行回应。
关键词:罗斯巴德...
西方思想家的学说在中国的践行和不践行
西方思想家的学说在中国的践行和不践行
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很多重要的思想家,他们洞悉着人类社会,有些人还预言着人类社会的前景(不管是悲观的还是乐观的)。作为一个神奇的国度,中国也践行着一些先哲们的理论,但是……
被誉为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的柏拉图(有多伟大?怀特海曾经说:所有西方哲学家都是在为柏拉图做注解),可被认为是第一个为专制政体写著作的思想家,《共和国》(基本上被译为《理想国》)就构设了一个理想的国家,由哲学王来统治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军队由国家供养,军队的人不能有自己的家庭和妻儿,共产共妻。如果要详细介绍要提到的思想家所写的具体的内容,篇幅就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