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徐斌

证券市场周刊财经编辑

中国经济龙行天下三十年


  十八大三中全会后,我对中国经济一直很乐观,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昨天看了李中堂的报告,感觉这乐观还是有底气的,因为政府报告,就是一份自由主义者的经济纲领。这要是不打折落实下去,未来三十年的中国经济真是屌爆了!过往三十年,中国老大们经济政策有无数个愚蠢,但他们做出几个很大的正确决策,禁得起无数小愚蠢的蹂躏,让中国经济实现三十年高速增长。现在呢?我也看到了几个大正确,主基调不偏离轨道,后面就是出些臭手歪招,都不会阻挡中国经济再虎啸龙吟三十年!

  这是我昨天宏观日报的节选,大家看看吧:

  旁白:今天是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当然是十八大三中全 会决议早就透露过的,但也是精...

Read more

人民币汇率贬值和货币宽松政策套餐


  关于人民币贬值,同志们要我说几句,我就拿上周五的宏观日报贴出来,给大家过目,算是随便聊聊吧

  人民币急剧贬值为资本开放做后手

  旁白:今天,套利人民币升值的投机客们,算是彻底被中国央行打残了,看看下面的新闻: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创六年来最大跌幅

  本周五(2月28日)早盘,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再次大幅下跌逾500个基点,美元/人民币汇价截至11:10已经大跌0.9%突破6.18关口,报6.1808。虽然0.9%这个数字看上去不大,但这却是2008年12月以来最大的日内跌幅。今日央行将人民币参考汇率设定为6.1214,较前一个交易日的6.122...

Read more

2014中国经济的分析框架和推测


  前两天有网友让我聊余额宝的事情,如此低级无趣味的话题,也值得我动笔?这简直是羞辱人嘛。

  网上看着一大波人没事热议余额宝是否祸国殃民,说实话,如果是外行人说这个,情有可原,如果搞财经的,还凑趣,是很跌份的。有人会问,那你这么有格调,你关注啥?我这个周末,非常关注银行收缩房贷引发市场的恐慌。

  这事,各家各户估计一片骚动,为何?这是市场自发给房地产提前办丧啊!如此晦气之事,你说市场如何不激动?我又随便翻阅了近期的宏观报告,还有若干年会讲话等等,发现经济研究圈子里面的同志们,对今年会有债务危机这事非常来劲。现在明白这个周末财经圈子如何不平静了吧:经济下滑—&m...

Read more

2014不会是1998的重复


旁白:如果简单看看资讯,你会以为1998年新兴市场危机又重来了呢,事实上周一投资者们就有这样的想法,否则周一亚洲市场不会如此表现: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亚洲市场周一对上周五新兴市场崩盘、美股暴跌做出了反应。周一亚洲市场开盘大幅下挫,日韩股市均低开,随后迅速扩大跌幅,日股跌破15000点至2个月内低位,跌幅达2.6%,韩国股市跌幅也超过2%。中国市场开盘也遭遇下跌,沪深两市双双低开,恒指大跌1.9%

 

旁白:钱跑出新兴市场国家,那么都去了哪了呢?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都跑到欧美市场去了:

 

全球涌向欧美市场

&...

Read more

2014年短期钱荒的局面再现可能性较小


  央妈哺乳市场

  中国央行继周一宣布已通过SLF注入流动性后,今天也如约重启暂停近一个月之久的逆回购,不仅包括常规的7天期逆回购750亿,还新增了跨春节的21天期逆回购1800亿,单日释放资金量达2550亿,创下了去年春节来的新高。交易员们普遍认为,2550亿逆回购绝对超出预期了,今天上午债市一片上涨。21天逆回购主要为了应对春节走款,是临时性品种,以前也曾出现过,但市场更看重的是量,央行如此派发巨量“红包”,将令节前的资金无忧。除此之外,央行还有许多举措确保节前流动性,周四还将通过国库现金定存向市场注入400亿3月期资金。根据交易员透露,7天逆回购的利...

Read more

中国地方债没危机


  今年审计署公布了中国政府债务情况,大致在30万亿之下,而地方债总规模在17万亿左右,低于20万亿。这个数据不吃惊,我前后核对了之前各方估计的数据,以及审计署之前的报告,大致靠谱。由于误差单位,动辄就在千亿左右,所以搞得人后来对于债务规模到底多大,都几乎没感觉了。

  关于地方债危机的说法,我一直坚持我的观点,之前在帖子中已经说明了:纯粹就是危言耸听。而且我也认为,这两年地方政府总体上看,也不会出现支付危机。

  分析师们这两年来对于地方债危机大呼小叫,我都烦透了,看看统计数据吧:全国300个城市今年前11个月土地出让金收入超过2.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了62.65%。业...

Read more

流动性泛滥是2014年全球经济大气候


       昨天给电视台做财经节目,说到关键词“钱荒”,貌似这个已成为市场分析人士挥之不去的苍蝇。道理很简单,钱越贵,资产就贱,顺便下来就是交易萧条,中介费少,在市场混的人都喝西北风了。话说,我今年搞了一个麒麟风险网,专门提示上市公司风险的资讯网站,也忧心忡忡市场萧条,自己网站混不起来,所谓“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哎。

 

闲话少说。中国经济出现的银根紧缩现象,是宏观当局有意为之的长期现象呢?还是利率市场化过程的短期现象?坦率说,我较为懵懂,回顾了一下美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

Read more

农地流转是农民成为体面职业的前提


 

在中国,六十年来不是一个职业的描述,而是一个身份的界定。你生下来被落户农民户籍,那就意味着,相对城镇居民,你长大后务工经商的机会要少得多,如果种地,对不起,你收入比起城镇同龄人,也少一大块。但今年中央农业工作会议就想改变这一点。

 

会议的调子倒很中肯,关于'谁来种地',会议指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听起来像是在喊口号。这样的红头文件喊了多年了,大家也听得麻木,一般也不在乎。但这次真不一样。因为里面还有这...

Read more

私人定制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金融从业人员说的段子,当场笑喷了。说他长期以来很疑惑,机构炒股投资的缘由,明明都是靠消息啊,传闻啊,桌子底下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哪里需要估值模型、宏观分析、产业研究之类调调儿,但真如此,投资机构何必要那么多CFA的分析师研究员呢?有前辈指点之:小姐卖肉要想卖上价,脸蛋一定要漂亮,但真正交易的部位,却不是脸蛋啊。

 

我不在投资圈内,那太高富帅了。但作为宏观经济研究人员,持续多年的分析报告啃下来,自己水平,很多人也予以肯定,但自己账户的收益率老是上不去,因此也不免这样的疑惑:这些调调儿,对投资到底有多大作用?后来承蒙一位投资大佬不弃,私...

Read more

中国退休公务员的甜蜜日子长不了


  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3年前,从2010年2月起,深圳市行政机关已全面启动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新进的公务员一律实行聘任制,跟企业一样签订劳动合同,购买社会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的标准是月工资的21%,其中有13%由单位代缴,个人只需缴纳8%。2012年8月开始,深圳机关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已经开始全部实行这一新制度。

  这改革,看着步子大吧?公务员也得从工资中扣除8%,交到个人账户上去了。但明眼人一眼就看破这样的“改革”:单位为新进人员缴纳的各种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达到了月工资的30%,比企业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费率高出10个百分点,且这部分钱全是财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