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潜力的执行者选好了,接下来就是激活受训的兴趣。企业的发展要求执行者必须跟随组织同成长。管理者训练下属的出发点一般是良好的,是为了提升执行者的素质和技能,但是外在的要求和愿望与执行者自身的受训需求要有进一步的对接——要激发执行者内在的受训需求。那么,如何能够激发出执行者的训练热情和兴趣呢?
新兵“热”:对流之热。新战士入伍,最想做的就是操枪打靶。但新兵营里绝不满足他们这种兴趣,而是先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军事、思想政治方面的训练。一天正常训练八、九小时左右:
早上六点出操,提前起来整理...
作者文章归档:高岩

院校协会: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
金融行业:中国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长沙银行、恒丰银行、安信证券、招商证券、中国人寿、平安保险
通讯邮政: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邮政
石油化工:中石油、中海油、华润(水泥)、德美化工
钢铁冶金:太原钢铁集团、中国冶金科工集团
汽车机械:东风日产、比亚迪、宇通客车、福田汽车、广西玉柴
电子电器:中兴通讯、富士康科技集团、美的集团、创维集团
百货家电:王府井百货、国美电器、华润(万家)
服装鞋帽:金利莱(中国)、百丽国际、天意•梁子
副食餐饮:武汉统一、嘉旺餐饮、金龙鱼
直销医药:安利(中国)、完美(中国)、方盛医药
运输物流:盐田国际、南方航空、上港集团物流公司、广州地铁
地产建筑:星河地产、绿景集团、深圳建设集团、山东公路建设集团
物业装饰:华侨城物业、长城物业、金地物业、中广核物业、赛格宝华物业、名雕装饰、居众装饰
打造高绩效执行团队的“七步曲”(一)
高绩效的执行团队是怎么来的?有人说:到人才市场招聘。
没错,在执行团队的组建的初期是需要通过招聘、筛选、淘汰来实现的。但是,随着团队的成长,总是用这些手段就不适合了。
高明的管理者用育、用训、用带来完成执行团队的持续发展。可是有时候育了、训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之后,发现执行团队却没了、垮了,培育、训练成了一项出力不落好的事,成本透支严重……,很多的管理者就放弃了。
古有曹植七步成“诗”,今有训练七步成“师”。一个执行团队只有育之有术、...
处理执行冲突的“五色旗”(下)
黄旗:转移
从管理者的角度看,执行者间的冲突往往可以通过树立一个超级目标而得到有效地解决。树立超级目标是处理执行者间冲突的另一种策略,
策略适用条件:冲突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关系,超级目标可有效地吸引冲突者的关注。
策略表现形式:设超级目标。
策略使用原因:可以转移冲突双方关注点,面对超级目标使双方冲突的成员感到有紧迫感和吸引力,而任何一方单独凭借自己的资源和精力又无法达到目标,并且只有在相互竞争的执行者通力协作下才能达到。在于这种情况下,冲突双方可以相互谦让和做出牺牲,共同为这个超级目标做出贡献,从而使原有的冲突可以与超级目标统一起来,有助于...
处理执行冲突的“五色旗”(上)
在《孙子兵法·行军篇》中,提倡“与众相得”,就是追求将帅与士卒之间的融洽共处,这是高效执行发挥效用的基本前提。在执行中,无论是执行者之间,还是执行部门之间的冲突是屡见不鲜的,冲突就像“冰水”一样,为高涨的士气降温。执行团队的管理者又不能置身于事外,但调解的过程往往落下冲突双方、多方的埋怨,打破了“与众相得”平衡,常常是一件令人不快的事情。
冲突又是日常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冲突太少,工作会单调枯燥。从这方面来看有冲突并不完全是坏事,冲突对一个执行团队来说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影...
执行中的六条“潜伏路”(下)
复合式的执行:90%× 90% ×90% × 90% = 66%
所谓复合式执行,就是将减少中间执行层级、减少执行环节的磨损和消耗结合起来行动。
在东北林区的伐木工地上,经常会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让十二个人抬一根木头,木头纹丝不动。伐木工头就吆喝:“下去四个”,于是剩下八个人抬那根木头,木头开始有了点动静。接着工头再喊:“再下去四个”,结果只剩下了四个人,四个壮汉膀子一叫劲,木头就被稳稳当当地抬了起来。很多人都觉得奇怪,在十二个人都抬不动的时候,工头为什么不是加人,而是...
执行中的六条“潜伏路”(中)
减少中间层的执行:80%× 80% × 80% × 80% =41%
一般情况下,我们常规的执行是这样一个流程:CEO理解执行,副总理解执行,部门经理理解执行,最后才到一线员工。我们看到,在执行的传递过程中,由于环节冗繁、流程过长,使得执行消耗在过程中,极大影响执行的最终效果,这多少有点“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意味。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减少传递环节,提高传输效率。比方说,CEO理解后直接传达给部门经理,然后部门经理与一线员工直接对接,减少副总这一环节,从而减少损耗,提高传输效率,有效贯彻执行。 &...
执行中的六条“潜伏路”(上)
我们看到在很多企业中,执行者都是“口号上的巨人,行动上的小人”。为什么会这样?其实不是没有行动,而是行动的路径不对。在这里,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执行的六条“潜伏路”,从中寻找提升高效执行的途径,让执行者成为“行动上的巨人”。
常规化执行:80%× 80% × 80% × 80% × 80% × 80% =26%
一个企业的总经理发出的营销指令,营销总监听到的只有80%,而他只理解了80%,其中对已理解的内容只接受了80%,...
努力不如借力:领导者的执行艺术培训
执行力培训:执行中不可忽视的“战斗条例”(下)
条例三:盲区才有机会
机会总会被人注意到。引起大家密切关注的机会未必是良机,良机总是向人们招手,而众人大半熟视无睹,相反到没人关注的盲区中走一走、看一看,机会其实很多。
刚从大学毕业的小A,来到一家集团公司的办公室当文员,这个岗位如同一个打杂的,脏活、累活、没名没利的活全归小A干了,甚至一些本来该由其他同事亲自去做的工作,也往往推给小A去做。
这个办公室的主任有一特长:文思敏捷、文字功底好,董事长的讲话稿和企业的年终总结等一系列重大文章,都是出自主任的手笔,董事长很器重这个主任。
由于企业名气大,企业经常要参加省...
执行力培训:执行中不可忽视的“战斗条例”
职场如战场,一名执行者不但要有效地行动,更重要的是让这些行动,符合战斗的“条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范职业的风险。
我们发现,在职场中最后得到了执行成果的,未必是做得最快的执行者。相反有一些相对稳重的执行者,最后也登上了成功的高位。
同样是在执行,同样是在成长,同样是在奔跑,为什么做得快的、跑得快的人会率先“死”掉呢?这就是常说的大雾中领跑者,因为前无古人,只有一个人在前面跑,对成长路径不熟悉,执行环境不清晰,很可能跑着跑着掉到“陷坑”里。
所以,执行者有效防范职业风险,不掉到陷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