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绩效执行团队的“七步曲”(一)


  高绩效的执行团队是怎么来的?有人说:到人才市场招聘。


   没错,在执行团队的组建的初期是需要通过招聘、筛选、淘汰来实现的。但是,随着团队的成长,总是用这些手段就不适合了。

  
  高明的管理者用育、用训、用带来完成执行团队的持续发展。可是有时候育了、训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之后,发现执行团队却没了、垮了,培育、训练成了一项出力不落好的事,成本透支严重……,很多的管理者就放弃了。

  
  古有曹植七步成“诗”,今有训练七步成“师”。一个执行团队只有育之有术、训之有步,他们才会成为骁勇善战之“师”,管理者才会成为培育名“师”。
  

  培养一个合格的执行者首先要选好“种”。一些管理者很多的时候,觉得某个部下不符合岗位的要求,但为能够保证完成工作任务不得不去训练他。培养了三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最后还是工作质量还是不符合上级对他(她)要求。管理者们就会发问:这到底是为什么,究竟是谁惹的“祸”?
 

  我们以为,“祸”起选种!因为选择远比训练要重要得多,选了不恰当的人去训练,去培养,最后一切都是徒劳的。有的人在执行上是有天分的。
 

  香港人对于马的热情是全世界都出了名的,香港有最好的马场,世界一流的驯马技术。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给到一头驴让驯马师训练,能训练成跑马吗?最多训练出一头跑驴!那么,训练一头猪会是什么结果呢?——跑猪?很多的时候,管理者的属员不适合做跑马,但非要按千里马来训,最后抑郁的只有管理者自己。也许,这个属员适合做一头牛,而且是一头犟牛。那他可以做牛的工作,如果一定牵到跑马场去跑是不行的。所以,选择执行者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什么样的选择谓之“好”?
 

      一要设岗选人;对执行者的选择,是以设置的岗位来决定的人员选择,叫做只选“对”的不选“贵”的,他(她)的岗位胜任能力与岗位相适应。不赞成高职就低职,那样会影响到职业人的发展。有这样一个故事:
  

    国经战乱数年,终为一统,帝令散骑使于农事。布衣得马,使作于磨坊数载。后狼烟又起,乃招兵马于军前,迎劲敌,磨马使周围于原地,三军骇然矣!

  
  军马在驴的岗位上工作,久而久之,丧失了冲锋陷阵的能力,上了战场只能原地打转。所以,对执行者选择,根据岗位需求绝不是能力越高越好。二要分层选材;很多的时候,管理者不能亲自选人,而是由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岗位要求,进行配置。这样的下属往往与管理者要选择的存在差距。这时候怎么办?要根据人的特质、层次、阅历,来选择训练的题材和内容。
  

     对于新入职的学生,更多的要以激励为前提,训练他们的规则意识和规范行为;对于已有从业经验的“成手”,更多的要以管控为前提,训练他们的忠诚意识和创新行为。
 

  三要因人选法;在企业中,训练的内容往往不能变更,这时候就要选择方法。一个高明的管理者总是用10种方法训练1个下属,而不是用1种方法训练10个下属。

  
   概括的讲,训练的第一步在于选人;选不了人时,选择内容与其相适应;内容不能选择时,只能选择方法与其相适应,这样才能选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