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曹远征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

经济学博士,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 毕业于人民大学经济系
现任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缺少讲怎么降落的经济学


  在之前“十二五”规划期间我们强调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我们说经济结构调整是两句话:第一,在内需外需共同提高下,重点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核心途径是增加中国居民的收入。第二,中国的产业结构是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但是重点发展服务业,这是“十二五”规划最核心的。

  通过几年努力,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出现了积极的变化。表现为四组指标:第一,中国居民收入增长持续在增长。如果继续保持6.5的增速,2020年可能中国居民收入会轻松地达到2010年的两番,中国将成为巨大的消费市场;

  第二,...

Read more

世界经济长期艰难,中国经济尚有余地


   一、过去的宏观经济政策已经不适应当下复杂的经济形势

  如果回顾过去30几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看到很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定在长期增长,远比短期宏观经济稳定和均衡更为重要。这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相关联,过去我们希望经济快速增长,预示赶超战略、经济总量的扩张政策是宏观政策考虑的主要问题。

  但是金融危机以后,我们发现这种经济政策已经带来了很多不足。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力度不断加大,调控方式不断更新,但是似乎效果非常有限。根本问题就是长期增长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可能对短期稳定和短期宏观管理方面不适应。

  过去我们宏观调控的基本倾...

Read more

目前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一个增长动力切换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常态中,有多种风险、挑战和机遇并存。而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寻求新机遇、新投资,也成为每一位慕名而来的听众急切想了解的内容。

讲座中,曹远征教授从宏观经济形势、国家政策分析切入,详细解读了新常态下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股市、楼市及黄金市场的发展趋势;深入分析了在新能源、移动互联等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低成本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他指出,由于经济增长新动力正在孕育,改革红利逐步释放,这些都在为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积蓄力量。针对当前的经济环境形势,曹远征教授还明确了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重点发展服务业...

Read more

新常态对中国金融的新挑战


中国已经告别以高增长、高投资、高出口、高污染与高能耗为特征的“旧常态”,开始步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在此背景下,中国金融业出现大量新情况、新问题,与此同时,中国金融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刚闭幕的北京APEC峰会上,嘉宾们对诸如人民币国际化、互联网金融等金融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经济新常态下金融改革日益迫切!可以说,中国金融改革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关键在于如何定位金融改革,寻找新常态下金融改革布局和突破解决之道。

 

陆希:关注改革资讯,研究改革问题。朋友们,大家好!这次,我们请来了中国银行首席经...

Read more

当前世界经济走势分析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扑朔迷离,许多全球性的问题愈发暴露,而且到目前为止,很多难题还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在此,除了讨论世界经济形势,最重要是分析欧债走势,这是当前世界经济中最大的风险因素。

 
  一、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
 
  (一)世界经济格局变化,预示经济秩序转变
 
  当今的世界经济秩序不仅包括金融秩序、货币秩序,还有政治秩序,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建立的,其建立的基础是南北差距。那时,全球很多国家还处于经济未发展状态。随后,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其发展速度远快于发达国家。到目前为止,发达经济...

Read more

讲信用是民间金融打不烂的原因


   “2012金凤凰金融盛典”于2012年2月28日在北京盘古七星酒店隆重召开。本届盛典以“2012寻找金融方舟”为主题,回顾2011中国金融业经验得失,探讨2012中国金融业发展方向和机遇。

 
  在分论坛“后金融风暴时代的金融变革”上,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温州模式实际上是把信用变成民间金融,这也是民间金融打不烂、搞不垮的原因,你与其让他在地下活动,还不如让它阳光化,这是它的合法存在。
 
  以下是曹远征发言实录:
 
  主持人:25号王岐山在...

Read more

“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火车头”


  结构调整将成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基调,结构升级的方向是服务业,核心是消费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结构调整不得不为,这主要源自国内外的压力。

  国际看,世界经济将进入低速增长,预示着出口导向必须转向内需扩大。国内看,剩余劳动力不再充裕,意味着低成本制造不再具有持续竞争优势,人口红利趋于消失,意味着投资驱动性经济增长能力减弱,节能减排成为世界性趋势,意味着资源消耗性经济难以维持。

  工业仍占GDP主要部分,但服务业比重加大;与此同时,农业劳动力持续下降,目前已不足50%,这共同预示着尽管工业化进程仍在继续,但开始进入中后期,结构升级的方向是服务业。
...

Read more

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货币政策不会放松


  中国网10月18日讯(记者 陈星)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前三季度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测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206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0340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54795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135557亿元,增长9.0%。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针对中国经济未来走向、未来调控政策是否会调整等问题,中国网记者独家采访了经济学家曹远征博士。

  曹远征表示,前三个季度,GDP呈现...

Read more

央视财经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虽然开播时间只有两年,但是开办专门财经栏目的时间却不短。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那时的中央电视台才起步不久,仅有一套节目,全天播出不过十余小时。那时,我还在国家体改委工作。为适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国家体改委设立了专门从事改革理论研究与宣传的机构。与此同时,央视也决定开办专门的财经栏目,追踪报道中国经济的新变化。首选的题目就是改革。这样,历史的洪流把我与央视拉到了一起。屈指数来,已经25年了。

  甫一开播的财经节目,工作人员寥寥,机器设备简陋,工作条件艰苦,但这丝毫无碍于央视财经人的追求。在那个物质短缺的年代,播出资...

Read more

通胀已入下行通道 货币政策将维持稳定


  【《财经》综合报道】据和讯网9月9日报道,统计局公布8月份宏观经济数据,2011年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2%;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月上涨0.1%,比去年同月上涨7.3%。对此,中银国际董事、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8月数据符合预期,通货膨胀已经处在下行通道。

  曹远征表示,因为本轮的通胀很大一部分因素来自食品价格的上涨,目前情况来看,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已经出现回落并处在稳定水平,因此可以判断,通货膨胀已经处在下行通道,未来CPI走势将缓慢下滑。

  曹远征认为,造成当前物价上涨的因素不完全是通胀,而是包括原材料价格上涨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