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金凤凰金融盛典”于2012年2月28日在北京盘古七星酒店隆重召开。本届盛典以“2012寻找金融方舟”为主题,回顾2011中国金融业经验得失,探讨2012中国金融业发展方向和机遇。
在分论坛“后金融风暴时代的金融变革”上,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温州模式实际上是把信用变成民间金融,这也是民间金融打不烂、搞不垮的原因,你与其让他在地下活动,还不如让它阳光化,这是它的合法存在。
以下是曹远征发言实录:
主持人:25号王岐山在河北参观做了一个谈话,报道是对草根金融比较关注,这个草根金融实际在很多程度上就是民间金融,我想请哈博士还有老曹,你们两位谈一下温州,你们怎么看这种形成模式的草根金融?
曹远征:这个中小企业发展是一个全新的问题,他们没有资产的发展,击中了小微金融和草根金融最重要的是金融创新,没有资产质押的情况下能不能发展,能不能有所安排,这方面我们老是在不停的兜圈子,而不在这方面做工作,大家看到的温州模式实际上是把这方面的信用变成民间金融,这也是民间金融打不烂、搞不垮的原因,你与其让他在地下活动,还不如让它阳光化,这是它的合法存在,其实官方已经有很多的规定了,如果民间融资,利率不超过四倍,那么就不管,我们高度希望考虑这样一个条例,就是在中国法律规定方面,债权人是保护的,但是利息是不保护的,如果说是合同法中间,包括贷款通则中间,利率有个变动,自然人放贷的话,很可能金融就不是我们今天想像的这么神秘,一定要有一个大的金融机构,一定要有一个组织去做金融,其实它本身就是一个借贷关系,这个借贷关系背后不存在集资活动,我跟郭教授我们来,搞不好咱俩受损失,不会牵扯到第三者,这个应该是放开的,我觉得这是我们金融过去的误区,这个误区是很重要的,那么温州的事业恰恰是在这方面是有争议的。
哈继铭:我觉得温州是一个钱最多的地方,也是一个最缺钱的地方,这也就体现了我们金融中介能不能很好的建立这么一个最缺钱的人和最有钱的人联系起来,提供这种金融服务,如果你把钱存在银行里面,银行主要是面向大企业,国企放贷的,所以民间得不到这样的资金,在温州这方面确实需要有民间融资的渠道,问题是这种渠道应当使它阳光化纳入监管,使它从地下走上地上,这并不是因为地下金融不守信用,而出问题,而是我觉得是没有一个良好的监管,一味的打压,未必能够真正的起到开放金融,稳定金融的作用,你想我们这次,我记得二月初的时候在亚布力,温州市的市长讲的,温州的一些老板,他借了钱,最后由于经营受到国际环境、宏观环境的影响撑不下去,他以结束自己的生命来捍卫自己的信誉,这是很震撼的,我想这是一般的国企老板,如果企业破产了,他怎么会用结束自己的生命来捍卫企业的信誉呢,我想这是民间信誉的一个良好的保障,是他们不是不讲信用,而是他很讲信用,关键是我们怎么发展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