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邵雨

邵雨,字文心,师从当代训诂学大家朱季海先生,知名管理学者,儒学家,诗人。
邵雨先生是国内众多管理理念的开创者,曾率先提出“突破”战略理念、开创“管控力”理论与体系,他还是国内首位关注知识型员工并提倡人性化领导的管理学者。
邵雨先生曾长期钻研西方管理思想,是彼得德鲁克、沃伦本尼斯与杰克韦尔奇研究专家。他创作的关于杰克韦尔奇的著作被公认为国内最优秀的读本。
悉心钻研西方管理思想之后,邵雨先生回归中国传统,探索、挖掘国学中所蕴含的管理文化与思想,创作了多本颇具影响的国学管理类图书,进一步发扬光大了中国式管理理念。
目前,邵雨先生致力于中国式管理理论化与体系化的建设,旨在破除西方管理界认为中国式管理无体系、无结构、过于务虚等片面论断,并使中国式管理屹立于世界管理思想之林。
邵雨先生思虑谨严,笔耕不辍,著作颇丰,迄今已有十数本著作流传于世。主要著作有:《突破——中国企业如何走出战略迷失》、《管控力——面向目标的执行方法》、《责任心是管出来的》、《决胜未来——企业永续发展的领导力模型》、《让管理更有效》、《领导胜于管理》、《杰克韦尔奇管理日志》、《韦尔奇行动指南》、《打造高绩效团队》、《你离梦想有多远》、《〈论语〉管理日志》、《〈周易〉管理日志》、《〈论语〉法则——职场人生必备的6项品质》、《〈易经〉法则——职场人生的38条忠告》等。
近年来,为弘扬国学,复兴传统文化精神与推行中国式管理,邵雨先生多次应邀讲学。主讲课程有:《智慧人生——邵雨〈论语〉心解》、《天道与人道——邵雨〈周易〉心解》、《向孔子学管理——〈论语〉中的管理智慧》、《读〈周易〉,学管理——〈周易〉中的管理智慧》、《中国式员工必备的品质与素养》等。

《论语》修身六讲第五讲


第五章 信

“信”,即诚信,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为源自于内心之真诚。通常表现为待人诚恳、不虚妄;二为讲信用。所谓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古人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便是此意。这两层含义又是一枚硬币之正反二面,不可分割视之,倘无内心之真诚,便绝无一诺千金之信用。

“人生在世,诚信为本”,这句话今日流行甚广,可见诚信之重要性。同样,孔子亦极为重视“信”这一品德,于他看来,一个人倘若没有诚信这一品质,根本无法于社会之中立足。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

Read more

《论语》修身六讲第四讲


第四讲

孔子身处于一个礼乐崩坏的年代,其一生努力之目标便是恢复礼乐。当时社会礼乐崩坏之程度于以下章节中可窥一斑: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八佾第三)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八佾第三)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八佾第三)

“八佾舞于庭”、“以《雍》彻...

Read more

《论语》修身六讲第三讲


第三讲

“仁”“义”“礼”“信”为君子之四德,上一讲讲述了“仁”,接着自然要谈及“义”。

在国人之传统思想中,“仁”“义”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在儒学思想体系之下,“仁”“义”乃是孔孟思想之根本,故而,后世评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成仁”与“取义”二者便是儒学之根基...

Read more

《论语》修身六讲第二讲


第二讲

孔学之要旨,只在一个“仁”,若是失去了这个“仁”字,孔学之根基便会失去,孔学之大厦必然会轰然倒塌。“仁”之于孔学来说,诚如氧气之于生命,失之不得。故而,孔子与弟子们讨论修己安人之道时,最重视的便是“仁”字。

“仁,亲也,从人,从二。”(《说文解字》)“仁”的根本在于人与人之相处,作为社会构成的个体,人不可能不与他人交往,“仁”则为人与人交往之法则。

然而,倘若将“仁”仅仅视为...

Read more

《论语》修身六讲第一讲


第一讲  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第一)

《论语》二十章,“学”为开篇之言孔子寥寥数语,讲述了“学”的三个层面:一、琢磨;二、切磋;三、为己学。

“学而时习之”,学了之后要时时研习转化为实践,研习便是琢磨。“学”是为了获取新知识,获取新知识是为了运用。研习是转化知识为实践重要方式,知识转化实践不容易,惟有学了之后时时琢磨、思索,才能得以实现。所以,孔子告诫我们:学、习二者...

Read more

做一个当代的君子


做一个当代的君子

一、前段时间国学大热的时候,《论语》几乎成了万金油。不仅是从政者的治世宝典,还是企业经营者的管理秘籍,还可以成为普通百姓聊以自慰的心灵鸡汤。。。。。。现在,国学热趋于平静。冷静下来之后,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地看待这部《论语》?

答:

事实上,国学热并没有平静下来,而是国人已经逐渐认可了国学,将之视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了,于是就没有前些年那么激动和盲目了。所以,在这个时候谈《论语》应该比以往来得更加严谨和细致,因为人们不再是盲目的赶潮流,而是希望真正从《论语》中吸取到适应于当下社会的价值。

说到理性的看待《论语》,我始终坚持一点,那就是《论语》是一部政治思想著作,...

Read more

成就卓越——读《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个人篇


 

成就卓越

——读《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个人篇

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在不断提升,同时,我们对自身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就需要一套有效的自我管理方式。德鲁克在个人自我管理方面获得了他人无法企及的成果,如果说他是在为管理者提供了一套成就卓越的管理模式,不如说他为我们每个人都提供了一套卓有成效的自我管理模式。

我始终认为德鲁克骨子里流淌着一种精英主义观念,他期望人人都能够成为精英,尽管这不可能,但他还是努力去做。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认真读过德鲁克的著作,但我相信读过他著作的人将体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成功欲望。这就是德鲁克管理思想对个人的影响。

认...

Read more

社会、组织与人——读《管理大师德鲁克》兼一份管理学宣言


 

社会、组织与人

——读《管理大师德鲁克》兼一份管理学宣言

用一本十多万字的书去解读一位写下过三十余本著作的大师,可想而知,这本书里四处充塞着大师睿智、才华横溢乃至惊世骇俗的观点与见解。

——这一切在翻开《管理大师德鲁克》时,我早已有所准备。但直至我阅读完此书的最后一页,我依然惊叹不已:如果仅仅从管理学的角度去看待德鲁克,那我们就犯盲人摸象式的错误。与所有伟大的思想家一样,德鲁克所探索的问题早已回归到人类思想所思索的根源——社会、组织与人。然而正如我在思考过程中发现的一般,管理原本就是一种有效...

Read more

让我们一起走向成功


让我们一起走向成功

威廉·莎士比亚说:“世界只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只不过是一些演员。”我喜欢这句诗,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演员。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是在扮演一个自己内心中所渴望的角色?还是在扮演一个虚伪的迎合他人的角色?

毫无疑问,大多数人都在扮演后者。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劝告那些少数人放弃扮演真实的自己。那么,何为真实的自己?

我一直认为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存在着。一个是现实中的“自我”,另一个则是想象中的,是我们所渴望成为的那个“自我”。而成功就是改变现实中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