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薛米霞

西北农业大学学士学位,高级畜牧师

西路女人(20)


农历的三月二十八是个双日子,在砖、瓦、木料、簿子等一切材料准备好后,杨玉兰就要在这一天立木了。
说起这立木的日子,可是大有来头的。对于在关中农村生活了近二十年的杨玉兰也迷信起来了,她对本地人盖新房前看风水、敬土地爷、鲁班爷等习俗学到了不少。为了孩子们的今后能在新盖的屋子里生活安逸、事业蒸蒸而上,她也张罗着在新庄基上烧香焚火,拜跪天地神灵,并拖对门的贺二姨为她找来了南村的周半仙。周半仙拿着他看风水的法器在杨玉兰家新庄基上这儿瞄瞄,那儿瞧瞧,然后叫杨玉兰拿来文房四宝,在上边写了一通,他把立木的日子(农村盖房上大梁的日子)就定在了农历的三月二十八。其余的关于梁上的筷子、麻钱怎么绑,房子的六个...

Read more

西路女人(19)


自从金枝考上县重点高中以后,每次周建朝从学校回家,他的母亲就在他的耳边嚷嚷:“你看,人家金枝都上了重点高中,而你上的却是普通学校,你再不好好学习,就撵不上人家金枝了。”
周建朝虽然和金枝是同年生,但他上学却比金枝早一年,上高中不是通过考试,而是连窝端,在乡镇级高中就学,论师资、论教学质量、教学条件等都与县中差得很远,学习成绩自然不是十分理想。再加上自己优越的家庭条件,及自己姣好的长相,平时很少在学习上用功。现在,作为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自己在同龄的男孩子中越发显得英俊潇洒,难免贪图虚荣一点。他和金枝订婚少说也有七八年了,但两人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每次只要瞧见对方的...

Read more

西路女人(18)


夜深了,谢有福和孩子们都睡下了,杨玉兰将烙好的馍装好后,为防老鼠,将馍口袋挂在堂屋的半墙上。再将锅台、案板和屋子收拾干净后,就开始考虑女儿金枝明天的路费。她将自己的衣服口袋翻来翻去,也就翻出一角多钱的分分元,她实在没有钱了。四个孩子的学杂费,花光了她多半年来的所有积蓄,她很心疼金枝,不想看到女儿再步行去学校,没办法了,那就借吧。
第二早起来,杨玉兰就去经常与她还有点交情的村民家里,希望能借到三角钱给金枝做车费,可她跑了半个巷子也没借到一分钱,半路还碰到了喜子娘,只见喜子娘把鼻子向上耸了耸,哼了一声说:“哎呀,未来的大学生她妈,借钱呢,借不下吧,有人能借下,谢小犊家的,保证能...

Read more

西路女人(17)


九月份的农村,基本上没有多少繁重的农活。走出村子,到处是绿油油一片,苟家滩村常种的几种主要农作物中,玉米已经过了授粉期,进入蜡熟阶段。在玉米地的行子里摆的蒜,在高大茂密的玉米叶子覆盖下,悄悄地露出了嫩芽。棉花也挂上了棉桃,开始进入成熟期。长成的绿辣子,一根一根地挂在叶下的侧枝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慢慢地由绿色变成酱色,再由酱色变成红色。对男社员们来说,可以松一口气了,但对妇女来说,要干的活永没有休止。
大多数妇女从初夏就开始借空儿拆拆洗洗,把全家人前一年穿过的棉衣棉裤进行拆洗后,再缝好入箱进柜,为冬季的到来做好准备。除此之外,他们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是给生产队绞外贸大蒜。
白皮大蒜,是本...

Read more

西路女人(16)


县南郊高级中学,位于县城南郊的渭惠渠南岸边上,建于一九五三年,占地面积一百三十多亩,是解放后方圆五十公里内唯一的一所高中学校,周边几个兄弟县的孩子都在这里上高中。校园占地面积大,师资力量雄厚,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由于在历次的运动中,许多优秀老师都被戴上各种名目的帽子遣送回家务农,学校要进行正规化教育,教师明显不够。为了把过去丢失的时间补回来,给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省上将县南郊中学确定为重点中学,一方面在全县抽调学历高、教学经验丰富、课堂表达水平高的老师全部到南郊中学,另一方面将因冤假错案回家务农的那些优秀教师全部平反召回。这些老师也像久旱逢甘露,工作热情空前高涨,都想法设法抢时...

Read more

西路女人(15)


距离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杨玉兰心想,不管经济多么的紧张,一定得给金枝缝一床新里、新面的新棉花被褥。她要在家立一个规矩,儿女们不管谁上了高中,她都要给缝一床新被褥,更何况金枝考上了县重点高中。
晚上,她借着那十五瓦灯泡发出的文弱光亮,从箱底拿出这几年积攒下来的二百多元钱,仔细盘算着金枝和三个弟弟一开学就需要的花销。金枝上高中后,每学期的学费得二元六角,书本费得五元,再加上灶费,得十元钱。每个礼拜回家,来回车费六角钱,一学期下来也得七、八元。大儿子兰盾已经是初二的学生,二儿子兰柱也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三儿子兰栋也马上就要上一年级了,这四个孩子一个学期下来也得二、三十元。
前几年,由于原来...

Read more

西路女人(14)


一九七八年的春天是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春天,党中央拨乱反正重大决策的实施,彷佛使世间万物充满了生机,农业、工业、教育等行业都步入正轨,我国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进入大发展、大跨越时期。杨玉兰和贺二姨两人来到学校的门前时,夜幕已经降临,天已经全黑了。学校门前的老牌楼已经在一九七五年就拆掉了,学校门前的皂荚树也被挖掉了,门前的城壕,被填平了,苇子、荻子都被压在了土底下,再也长不起来了。
杨玉兰和贺二姨从校大门的小侧门进入校内,她二人沿着学校的中路朝两边看去,只见校区东边一片漆黑,位于中路北段与大门口相对的小亭子上的校长办公室也是黑乎乎的,只有西边南北而坐的一栋教室和坐西而东的两间厢房亮着灯,没...

Read more

西路女人(13)


中央新闻联播公布“四人帮”被打倒的消息时,杨玉兰的女儿金枝正在大队门前,与同学们一起给大队试验田的玉米剥壳壳。大队试验田的这些玉米,全是他们六年级全体师生从种到收完成的。
对金枝来说,自从上学后政治运动就没有断过,先是批林批孔,再是评水浒批宋江,还有农业学大寨,学习小进庄,学黄帅反潮流及后来的反击右倾翻案风、走五.七道路等。特别是农业学大寨运动、走五.七道路后,他们要学习大寨的儿童种试验田,走出校门进行开门办学,学习张铁生的交白卷精神,一年四季基本上就没有怎么上课,不是早上去给生产队点棉花籽,就是下午给大队实验田整地。
随着气候逐年干旱,水位的不断下降,苟家滩...

Read more

西路女人(12)


香做不成了,杨玉兰一时之间不知道用什么来换钱。平时吃的粮、油、菜及柴禾都由生产队分,但日常所用的电费、盐、酱、醋等总得要花钱吧,生产队一年下来分的那一二百元钱的红着实是不够用的,没办法,杨玉兰就把生产队分的十几斤红辣子和绿辣子整理了一下,用玉米壳(qiao)壳把辣子六个一撮地拴成一串,准备在村中的庙会上卖。
在苟家滩的方圆二十里内,每到春天,各个村中会有古时沿袭下来庙会。庙会上,人们就把多余的东西拿到会上去卖,有盖房用的木头、门等,还有树、花卉、及各种农副产品和百货,再就是集市贸易不可缺少的饮食买卖。
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七,是苟家滩的庙会,虽然当年的大庙变成了学校,但会还是年年有,尽管...

Read more

西路女人(11)


一场退彩礼运动后,使从小订婚的青年男女都见到了自己的对象。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也在不断地变化,鼻嘴娃时定的亲,谁能知道以后变成什么样。对村中的男青年来说,因经济能力有限,父母定的媳妇不管是漂亮难看,还是聪明愚昧,就是那回事了。可女青年就不同了,婆家经济状况好、未婚夫相貌好、聪明能干的,自然高兴,婆家、未婚夫都不行的,回家后整天撅着嘴,在父母跟前嚷着要退婚,有的甚至哭哭啼啼,使父母非常的闹心。谢有福大嫂黑女的二女儿索索,已经是二十多岁待嫁的姑娘了,自从到婆家走一趟后,实在是看不上那个男的,坚决要求母亲退婚,说自己就是死也不愿到那男方家去。可退婚谈何容易,常年的家庭贫困,大哥谢有年也没有偷着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