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平庆忠

中国标准化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标准化协会电子签名标准化推进工作组秘书长
中国标准化协会电子政务委员会秘书长

模块分割与公开标准


一项全新的创新成果在发明人那里一定是一个整体的东西。这个整体的东西是那么美,以致发明人不愿意把它分成不同的部分。许多很有价值的创新成果长期被发明人窝在手中,只被发明人自己欣赏,久而久之,失去了新颖性,自己烂掉了。

我们要说的是创新成果的发明人要学会模块化。把一个整体的成果分割成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模块,是模块化的基本方法。200多年前,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就把劳动分工作为产业化的基本方法进行过论述。有分工才有协作。分工协作是产业化的核心。一个整体的创新成果只有经过适当分割,把不同的模块生产权授予具有竞争优势的生产者,形成一种社会化的分工协作关系,这种成果的产业化才有可能。在小农经济和手...

Read more

内部标准体系


企业的内部标准是由一系列不同的技术要求技术规程管理体系组成的标准集合。我们把这个集合称为内部标准体系。

内部标准体系是企业技术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现代企业技术组织能力的体现。企业内部标准体系的建设其实是企业技术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建设。观察不同企业的企业内部标准体系,企业管理的高下立现。正因为如此,在国际贸易中,许多客户要求供应商通过质量管理标准体系认证或其他行业公认的认证。这些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内部标准体系,是内部标准而不是公开标准。

质量管理标准体系认证基于这样一种管理学假设: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好的产品质量取决于好的质量管理。而好的质量管理具有普遍性。在好的管理体系下,产...

Read more

内部标准与知识产权


内部标准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文本载体。内部标准的形式包括:创新产品的技术指南、生产程序、检测规范、设计规范、操作规程等等。因此。内部标准中必然包含了许多技术专利、技术诀窍及其他知识产权。可以说,不包含知识产权的内部标准是没有独特性的,因而也是没有价值的。因此内部标准就和知识产权纠缠在一起,说不清理还乱。

在内部标准仅为企业内部使用时,内部标准和知识产权的纠缠不是问题。而一旦涉及到生产线的转让、技术转移、技术协作,这个问题就变得十分重要。当你引进一条生产线时,除了要谈判生产线的价格外,还必须谈判其中的知识产权的价格。专利费就成为一项重要成本。为了减少当前费用,一般来说,专利费的支付都与生产线...

Read more

内部标准


在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内部标准和公开标准是一对互相关联的概念。公开标准是模块之间的连接标准,而内部标准则是模块内部的技术标准,是不公开的,甚至是秘密的,包含了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技巧。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通过内部标准固化为企业的技术流程和特有的技术竞争力。

以光盘的制造为例。很显然,光盘制造商必须满足计算机体系结构中关于存储和读写的公开标准。在此条件下,不同的光盘制造商可以有不同的光盘制造技术。每家光盘制造商可以依据自己的技术形成自己的内部标准。这样在同样的公开标准下,就有了不同的产品和技术和品牌的竞争。我们在市场上可以见到很多不同品牌的光盘,它们都可以在计算机上读写,但它们的制造技术却...

Read more

公开标准


公开标准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重要概念。公开标准就是公开发布模块之间的接口,使得所有的生产商可以根据接口规范生产出合格且通用的模块。有人问为什么一个初中生就能攒出一台计算机?为什么在街上随便买的光盘立马就能使用?就是因为计算机及其外设都遵循同样的公开的标准。

1964年,IBM公开了其s\360计算机的体系结构标准,使得计算机、外围设备和软件技术迅速标准化。大量计算机厂商开始生产IBM兼容机以相互竞争,一个庞大的计算机产业得以在20世纪60和70年代形成。IBM通过公开标准创造了一个庞大的新产业,奠定了IBM在计算机行业40年的龙头地位。2004年,IBM出售了其个人电脑业务,从个人电脑市...

Read more

标准化接口


一种产品与其他产品的连接方法就是这两种产品之间的接口。

一种产品把其对其他产品的连接方法标准化并对外公布,这种接口就是标准化接口。

标准化接口对于创新产品的产业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你主动公布你的产品的标准化接口时,就等于是在告诉你的用户,你的产品如何使用。使你与用户直接进入技术沟通状态,获得优先权。在欧美和日本,有专门研究产品技术沟通和技术传播的人员和团体,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标准化接口。

我们所知的许多国外标准,实际上是其产品的标准化接口。我们学习国外标准,实际上是学习如何使用国外产品。这样,许多国外创新产品一开始就占据了先天优势。

更有甚者,在我们的许多大学教材中,许多...

Read more

创新技术的产业化模式


有人说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世界难题,中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率低情有可原。这种说法不对,是推卸责任。实际上,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套模式。

这套模式的要点如下:1、鼓励发明和技术创新,通过法律保障知识产权,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交易,减低交易成本。2、鼓励技术集成,鼓励基于技术的垄断和技术控制,使技术投入获得稳定的收入预期。3、积极培育基于垄断技术的国内市场。4、以模块化方法调动多方参与。5、以标准化协调参与者的技术和利益。6、基于技术标准引导生产,形成核心利益集团。7、推动分销竞争。8、创造和维护用户群。

通过上述方法,欧美的技术创新得到了大的发展。当今重要的技术创新的产业化都已经...

Read more

标准化是现代产业的组织方法


很多人对标准化的认识局限于标准在产品检测中的作用。其实,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条件下,标准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大规模和大范围的产业组织上。所谓一流企业作标准所讲的标准就是作为产业组织的标准。

产业组织标准的出现和流行源于现代产业发展中的模块化趋势。专业化体现为模块化。任何一个产业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模块;一个新兴的产业可能是由若干老的旧的产业中的模块重新组合而成。不论哪种情况,连接这些模块进而形成新的生产力的是标准。在这个意义上,标准才是新产业的制高点,掌握了标准就掌握了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标准化在现代产业组织中的这种独特作用,并没有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政策中得到重视。产业界的认识也...

Read more

产业化与标准化


       我国每年有大约30000项科技成果,能形成产业的很少。在我国的产业群中,没有我国首创的产业群。模仿是我国产业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方法。作为世界工厂,其含义就是按照上游厂商规定好的标准和技术设计把东西做出来。在从创新到产业的链条中,工厂处于最末端。由于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历程相对短暂,总体来说对现代产业的发展的认识还显肤浅,中国的原创成果的产业化尚须时日。实际上,原创成果的产业化是大规模协作的结果,说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实际上是在说如何基于一个科技成果组织大规模社会协作,并使参与各方各得其利。我们习惯于通过行政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