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内部标准和公开标准是一对互相关联的概念。公开标准是模块之间的连接标准,而内部标准则是模块内部的技术标准,是不公开的,甚至是秘密的,包含了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技巧。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通过内部标准固化为企业的技术流程和特有的技术竞争力。
以光盘的制造为例。很显然,光盘制造商必须满足计算机体系结构中关于存储和读写的公开标准。在此条件下,不同的光盘制造商可以有不同的光盘制造技术。每家光盘制造商可以依据自己的技术形成自己的内部标准。这样在同样的公开标准下,就有了不同的产品和技术和品牌的竞争。我们在市场上可以见到很多不同品牌的光盘,它们都可以在计算机上读写,但它们的制造技术却可能是不同的。它们有不同的质量和价格,主要是由于它们的技术能力和内部标准不同。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为了迅速形成生产能力,我国曾大量引进国外的生产线。在这些生产线中的技术标准主要是内部标准。这些内部标准分成两类,一类是设计标准,一类是操作规程。我国的工业界往往重视操作规程的学习而不重视设计标准的学习。因为不会操作规程就生产不出产品,而不懂设计标准则无所谓。由此形成了我国轮番引进生产线的恶习。30多年来,中国已经变成了世界工厂,而对生产线及其所内含的内部标准却知之甚少,对内部标准中所包含的技术创新和创新机制了解的则少之又少。可以说,不懂内部标准,就不懂技术创新。由此可以解释我国技术创新和制造业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