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与标准化


       我国每年有大约30000项科技成果,能形成产业的很少。在我国的产业群中,没有我国首创的产业群。模仿是我国产业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方法。作为世界工厂,其含义就是按照上游厂商规定好的标准和技术设计把东西做出来。在从创新到产业的链条中,工厂处于最末端。由于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历程相对短暂,总体来说对现代产业的发展的认识还显肤浅,中国的原创成果的产业化尚须时日。实际上,原创成果的产业化是大规模协作的结果,说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实际上是在说如何基于一个科技成果组织大规模社会协作,并使参与各方各得其利。我们习惯于通过行政方法组织大规模协作,并且取得了很大成就。我们不习惯于由企业通过市场化的方法组织大规模协作。这就使得我们的企业丧失了基于原创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的机会和能力。这一状况不改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就很困难难。   标准化是原创成果产业化的关键。对标准化的理解程度和实践水平代表着对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理解程度和实践水平。因此只要看看我国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和企业参与标准化的程度就能知道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与世界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