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干春松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院副院长。

开学啦,人大有些乱


令人怀念的暑假结束了,居然就这样结束了。

 

整个夏天,在北京的炎热中,读一些书,看一些文章,写一些字。觉得心静自然凉,心远地自偏,除了没有红袖添香,鬼魅夜访,略欠一些纪晓岚的《溧阳消夏录》的感觉之外,充分体会书生襟抱自无限的乐趣。不过,还有许多的书待看,却要开始上课了。

 

上午,先是去世纪馆参加了爱国宗教人士的开学典礼,接下来就是在人文楼的一个工作会议。到了11点40日,前往当代的楼上去跟回国去北大当老师的“蒋树里”会面,不料没过桥,学生给我打电话,说学生已经在教室等着上课,啊,完全拧了,我以为依然是六点开始。不料已经改为12点,我的妈,差点误事。

 ...

Read more

小道消息:“河南省”改名“中原省”


    东北那嘎达一个飞机出了事,突然出现一个由点喜剧性的结果,这家飞机所在的“河南航空”立刻改名,据称是恢复“鲲鹏航空”。

    改名的原因很多,比如河南省其实没有这家航空公司的股份,所以不该用这个名,关键还在于说此飞机的失事损害了河南的名誉。

    这个事情,很有一些幽默感。

    我本人十分喜欢河南的一个作家刘震云,以前看什么“一地鸡毛”、“官场”什么的,好得很,后来不怎么看小说,但是还知道刘的一些作品,比如刘跃进,我看的是电影。有一次他在电视上说河南人的幽...

Read more

阎王面前人人平等


   有人说,以前中国是人治社会,不是法治社会。

   这个说法不太准确。说到底,以前也不全是人治,现在也不全是法治。

   相比之下,儒家这边是比较反对不教而刑的作风的。孔老夫子就说,如果一个人受了礼教,那么这个人自然会做一个善良的人。但是如果仅仅靠法律来制约人,那么这个人就会想法子逃避法律,而变成一个无耻的人。

要说儒家总是比较理想主义的,但是儒家从来也没有说不要法律。孟子就说过“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荀子也要隆礼尊法。因此,还是主张礼法合治的。

   不过,以前中国人管法律叫“王法”,这个...

Read more

中国加油,无奈油价太贵


    前年是汶川,去年是玉树,今年是舟曲。

    这些地名,在那些令人痛苦的灾难发生之前,我根本就不知道。然而,它却让我们如此感同身受。令我记起小学时候经常用的一句套话“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要说,当且仅当,天灾和人祸交织的时候,才称得起灾难深重啊。

    在汶川的时候,我被这样的口号感动,诸如,“我们都是汶川人”。当然还有“汶川加油,中国加油”。但是,每当去加油站的时候,我就会想,这么贵的油,中国可怎么加得起啊。

    我最恶心的口号是“多难兴邦”,这是一句老...

Read more

都不要脸


    一叶落而知秋

    社会上活崩乱跳的人物,大约可以折射出这个社会的状态。

    这半年,大约是一些中国名人比较倒霉的半年。而这些人倒霉,虽然可以说是有“历史的因素”(有些不要脸的学者为自己的劣迹所做的辩护词),但也不能说一股脑把所有责任都推给社会和历史。

    社会、制度和人是一个互相造就的过程,比如说中国的现状,很多人都说是因为制度的原因,我也愿意接受这样的说法,但是这个制度是谁造就的呢?有人怨完马克思、怨列宁,但是马克思的书上并没有说中国要这么弄,毛主...

Read more

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像一个垃圾场


    《垃圾场》何勇的一首歌的名字,以前听过,前几天暑热,熬夜在北京看一个记录与我们这代人的生活经历有一定关系的一个纪录片,发现其片尾曲却是这首,这个歌曲的MV相当有震撼力,片中一个人被关在一个铁笼子里,在血水中被按下和拎起,令人联想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的状况。他喊道:“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像一个垃圾场,人们就像虫子一样,在这里面你争我抢 ,吃的都是良心,拉的全是思想 ”

     我还是很怀念八十年代的大学的,人大的东区食堂是我经常就餐的地方,在那时,经常有人在这里朗诵各式风格的诗歌,我知道人要吃饭,诗歌不能当饭吃,...

Read more

我们不缺理想,缺常识


    世界杯结束了,我曾经无限接近于预测成功,但是,的确,我比不过这届世界杯最牛的预测大师,哪个据说长着好几个脑袋的生物,如此的丑陋。
    我之所以那么难过,是因为我跟一个人打了赌,如果我赢了,那么(此处省略很多字)
    世界上有很多这样,可以有所改变的机会就这样消失了。
    人其实渴望有所改变,但也害怕改变。政治家是最善于利用这样的想改变和怕改变的心理的。

    我相当地讨厌荷兰,都踢得那么难看了,还是没成功,这样,全...

Read more

谁让我们成为“看客”


    看客,如果用现在报纸上的话,就是“不明真相的群众”。

    为什么有一些群众会是“不明真相”,原因很多,从主观上说,有一些群众不注意学习,导致他们对一些事情不了解,从客观上说,现在我们“国家机密”特别多,导致了许多人无法明真相。

    之所以说一些人不明真相,主要是这些人多少参与了什么事,而他们却“不清楚地了解这个事”。

    因此,不明真相还是要好于“看客”的。看客是置身事外,不关心事实真相,只是“围观”而已。 

   &n...

Read more

马拉多纳:充满尘土的记忆


     1986年,可能是我第一次系统地看世界杯,加上此前看一些意甲的比赛,因此,在我的足球记忆中,有一半是马拉多纳。至于,贝利,还有什么克鲁伊夫,那只是别人的回忆,似乎与我无关。

     有时候想,人要是真喜欢一个人,真是能原谅他的一切。

     即使是他用手打进英格兰一球,我也只是嘲笑裁判的无能,而丝毫没有影响我对他的感受,况且在这场比赛中,他还踢进了世界杯历史上最伟大的一球。

     后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