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场》何勇的一首歌的名字,以前听过,前几天暑热,熬夜在北京看一个记录与我们这代人的生活经历有一定关系的一个纪录片,发现其片尾曲却是这首,这个歌曲的MV相当有震撼力,片中一个人被关在一个铁笼子里,在血水中被按下和拎起,令人联想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的状况。他喊道:“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像一个垃圾场,人们就像虫子一样,在这里面你争我抢 ,吃的都是良心,拉的全是思想 ”
我还是很怀念八十年代的大学的,人大的东区食堂是我经常就餐的地方,在那时,经常有人在这里朗诵各式风格的诗歌,我知道人要吃饭,诗歌不能当饭吃,但是人不能只吃饭吧。
看着食堂门口各式培训班的广告,我觉得大学也逐渐变成“垃圾场”了。
但这首歌与当时的很多具有“世界意识”的摇滚一样,后来转移到对于环境和能源、艾滋等这样的问题上,这样的主题,或许比较适合那些吃饱了撑着的那些国家的摇滚乐队,可能因为魔岩时代的摇滚,风格上有一些追求中西合璧,所以中国和世界的问题一锅煮,有时反而没有他想要的力量。我觉得这些事用不着我们声嘶力竭。好比黑豹的关于伊战的歌和汪峰的“有意思吗”,虽想批判现实,却没有力量。现在的中国摇滚可能已经成为“励志团体”了吧。
相比,我比较喜欢《钟鼓楼》,虽然有一些政治性的诉求,比如“是谁出的题,怎么的难,到处都是标准答案”之类,但是,他对于北京市井生活的吟唱,让残忍的社会生活有了温情。
“我的家就在二环路的里边
这里的人们有着那么多的时间
他们正在说着谁家的三长两短
他们正在看着你掏出什么牌子的烟
泄馆里面辛勤的是外地的老乡们
他们的脸色象我一样
单车踏着落叶看着夕阳不见
银锭桥再也望不清望不清那西山
水中的荷花它的叶子已残
倒影中的月亮在和路灯谈判
说着明儿早晨是谁生火做饭
说着明儿早晨是吃油条饼干
钟鼓楼吸着那尘烟任你们画着他的脸”
最近一直在忙,因为甘蔗小朋友欧游归来,正在适应垃圾场的生活。每一次去国,对于一个在成熟期的孩子来说,心理上都是一种煎熬。以前的革命传统教育算是完全作废。她需要面对自己的环境,她必须适应,顺便感谢各位的关心,甘蔗同学即将开始她更为残酷的高中生活。
似乎是为了补偿我去年过年没有回老家所留下的遗憾,这个暑假不断有家乡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来北京,昨天晚上,与高中同学“娄校长”以及与他一起来的七个绍兴人一起听了相声,最意外的是遇到了“辉哥”的夫人。讲了一些北京的“小末事”,正所谓“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又勾起不少新情旧事。
今天去同仁眼镜店拿我和甘蔗新配的眼镜,看见方格同学已经回京,匆匆不能聊天,不过她所关心的我的闲文显然还不能贴上博客,因为没有发表的文章如果贴上,那么我将损失稿费若干,何以请朋友吃饭喝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