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周英杰

齐鲁布衣,流落东夷,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喜读杂书与禁书,作品散见于<<随笔>><<书屋>>等报刊,数十篇作品被海内外文摘报刊转载.

黄遵宪的美国民主观感


 

      算将起来,中国人谈论美国民主选举制度的各类文字可以说是洋洋大观、汗牛充栋了。如果仔细研究这些文本文件,我们不难发现很长一个时期以来,从这些文字中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有相当一部分都和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那篇在中国早已脍炙人口的《竞选州长》如出一辙。要而言之,就是对美国的民主选举制度采取讽刺、挖苦乃至无情批判和全面否定的态度,并总是念念不忘地告诫国人:美国式的所谓民主“选举”,是资产阶级的虚伪没落的选举,充满了“黑金”、“阴谋”、&...

Read more

李鸿章的那口痰


    

民国时期的社会活动家简又文先生(笔名:大华烈士)在其笔记体的《西北东南风》一书中,记载了不少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奇闻轶事。其中,有关李鸿章当年在英国伦敦参加一贵族举行的宴会时,公然向香槟酒杯里吐痰的故事,就因为十分突兀,颇有在这里重提和议论一番的必要。

关于此事的全过程,还是引述简又文先生的原文来得更加形象些:“李鸿章曩在英国伦敦赴某贵族宴会时,席间咳嗽,即随手取桌前盛香槟酒之小玻杯,吐出浓痰一口于其中,复置座前。玻璃杯罩了黄绿的液质,色如翠玉,反光四射,颇为美观,而举座失色矣。”

代表一国政府出使的重臣,竟然在...

Read more

“谏臣”“明君”神话的“下半截”


  谏臣”“明君”神话的“下半截”

             周英杰

  对于稍微具有点中国历史常识的人而言,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大臣魏征的“感人”故事,恐怕都多少有些耳闻。李唐已降,李世民和魏征这两个人,一个作为能够虚心听取不同意见的“明君”形象,一个作为敢于直言的“谏臣”形象,已经被固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君贤臣直&rd...

Read more

作为“纵欲狂”的纪晓岚


  整个的有清一代,纪晓岚可以算是在文化方面屈指可数的几位代表性人物之一。综括他的一生,除了在做官方面表现不凡,一直做到了协办大学士的职位之外,在文化方面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在乾隆皇帝的授命下,领导编篡了当时最具有想象力的“形象工程”——《四库全书》,并著有一部以谈鬼怪故事为主的《阅微草堂笔记》。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家未必熟知的则是纪晓岚超乎寻常人的“纵欲”。

  综括而言,纪晓岚的“纵欲”主要表现在“食”和“色”两...

Read more

太监治国的一个标本


  

             

 

    金庸老先生在其名作《笑傲江湖》中设计了一个绝世武功的名目——葵花宝典。其中,颇具匠心和深意的一点竟是,对于任何一位想掌握这种功夫的须眉男子来说,练成此功的一个先决条件,并不是什么老套的刻苦修炼之类,而是首先要阉割自己的生殖器!所谓“欲练此功,必先自宫”是也。
  小说还为我们塑造了两位宁愿舍...

Read more

《四库全书》的B面


  大清朝“康乾盛世”年间,由皇帝佬儿乾隆亲自倡议编纂的《四库全书》,堪称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对此誉之者以为“它对传承和弘扬悠久的中华文明居功至伟”。甚至有一些不明事理的电视剧编导和小说家们,竟然在电视荧屏上和文章里,把这项工程的“总工程师”——乾隆皇帝大大地给讴歌了一番,查点把这个会写几句歪诗、写两笔臭字的皇帝佬儿,真地描绘成了一个热衷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圣人”。

  应当说,《四库全书》在某种意义上,的确起到了保存古书、传承文明的作用,这是不能否认的客...

Read more

世间本无魏斯乐


       我所喜欢的台湾著名批评家龙应台女士最近在《南方都市报》上发表了一篇评论刚刚获得了本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德国影片《窃听风暴》的文字。应该说,《南方都市报》找龙应台先生来写这篇文章,真是找对人了。 一方面,龙应台女士是一个著名的反对极权主义的战士,对极权统治的暴虐和种种阴谋了如指掌,她对电影中所描写的那段历史更能把握好;另一方面,龙应台先生长期生活在德国,对于电影中所描写的那段历史,应该有着很切身的感受。所以,对于一部描写东德时期政治黑暗的电影作品,龙应台先生一定会别有见解,发别人所未发。

  ...

Read more

苏联帮助中共打内战的一个证据


      近日翻检积累的材料,发现了一篇发表在2005年的第2 期《百年潮》的文字《苏联出兵东北始末》(作者是:邢和明),本文虽然是叙述1945年苏联乘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之机,突然出兵东北以摘取对日作战胜利果实的一段史实。但在文章的末尾也向读者透露了一点当年苏联军队向中共部队提供日军武器装备的材料,今摘录如下:
     “1945年9月,八路军挺进东北,积极配合苏军作战。苏军撤退前,将大批关东军的装备交给了中共军队,仅第一、第二两个方面军移交的武器就有:3700门火炮、迫击炮和掷...

Read more

重提以日本为师


  由于中国和日本两个东亚邻国近年来在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等政要屡次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某些右翼团体动辄发表过激言论以及双方在东海“春晓”油气田的开采、钓鱼岛的主权归属等问题上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当前的中日关系无疑跌落到了两国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正式建交以来最为困难的时期。

  笔者注意到,这些年来,在中国很有影响的《中国青年报》、《南风窗》、《看世界》等媒体都曾经先后公布过一些在日本和中国两国进行的民意调查报告。这些报告无不显示出一个令人担忧的结果:即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到本世纪初的这30多年间,日本和中国两国的国民对对方国家持有好感的人数总体上一直呈现出不...

Read more

“三不知将军”何止张宗昌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诸多军阀里面,张宗昌算是名声最臭的一个。国民党和共产党过去曾经势同水火,绝难在一些问题上达成一致。但至少在臭骂张宗昌这件事情上,两党却出奇地立场相同。所以,只要看翻翻提及张宗昌的书籍,无论正史、野史,无论左、右,几乎清一色地都是痛诋和丑化。
  张宗昌的名声如此之臭,实际上与他在掌权时发生的两起震动中外的杀害记者的案件有关。这两起案件分别是林白水案和胡信之案。
  关于《社会日报》总编辑林白水被杀案,根据现在披露出的史料来看,张宗昌虽然因为林白水咒骂他和铁哥们潘复是“阴茎”和“肾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