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丁敏

出版学术专著:
《日本头脑产业》,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
《日本产业结构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
《日本中小企业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



发表学术论文:
日本金融风波及政府的对策,1998年3月《当代亚太》
妇女与日本现代经济的发展,1998年12月《当代亚太》
结构转型中的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的中日比较,载《中日青年论坛》,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
日本能源形势、能源政策及对我启示,载《中国能源战略和能源外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2001年4月出版。
日本制造业的结构调整,2002年7月。
日本制造业结构调整对东北亚产业布局的影响,2002年。
日本能源的新问题与新挑战,2003年。
透视日本能源战略,《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
世界油价上涨对日本经济的影响,2005年。
日本如何建设循环经济和循环型社会,2006年。
劳动力产业间转移与就业结构服务化,2007年。
加强中日韩机械领域的企业合作,2007年。
从亚洲能源安全看中日韩合作,2007年。
日本的亚洲能源战略新动向,2008年。
产业结构与技术创新,2009年。
劳动力与劳动市场,2009年。
油价高启与政府的中小企业对策,2009年。
民主党经济对策与中小企业增长,2010年5月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研讨会。
中国产业政策调整对日本企业的影响,2010年日本横滨“中日企业经营新进展与地域经济再整合”国际研讨会。

宅经济带给世界的新价值理念和机遇


    在网络没有猛烈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几乎没有听说过“在宅工作”、“宅经济”这样的词汇,尽管那个年代可能已经有这样一种形态的工作,有这样一种挣钱方式,有这样一种生活样态,但,可能是个别存在,不成气候,没有受到人们瞩目。

    20世纪90年代后期,电脑、传真、电话的普及和网络的民间发展,为在宅办公,不出家门也工作,提供了越来越方便的条件。据说日本在90年代出现了“在宅工作”的用语,之后,soho一族(以在宅工作为主的人群)不断壮大,今天,&ldq...

Read more

转载《凤凰网》一篇博文


 

 
 原文题目:
积极稳健发展好未来十年国民经济的主动脉《房地产》为十二五七大新兴产业的投入提供“血源”保障
 
 
子曰: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
 首先在写这篇博客时格守言简意赅的风格,本人为写这篇以积极稳健发展好中国房地产市场为主题财经博客已思考准备了一年多(由于本人自八年前在上海未来改革开放的核心区域浦东川沙购置了一套现在看来性价比也很优越的外销大户型复式商品房至今未从事过一件房产的买卖,所以在近两年来四面八方关於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全国大讨论中,提起笔时内心是非常的坦荡、平和的...

Read more

男人 想远离死亡?选好女人


スウェーデンの研究者が、男性にとっては、妻の教育レベルが死のリスクを決定する重要なファクターだという研究結果を報告した。男性自身の教育レベルはさほど大きな要素ではないという。

 その一方で、女性にとっては、夫の職業に基づく社会的地位が自分自身の職業的な地位よりも、死のリスクを決定する重要なファクターとなっているという。

 

瑞典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妻子的教育水准,是决定降低丈夫死亡风险的重要因素。对妻子来说,基于丈夫的职业的社会地位的相关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大于妻子自身职业的社会地位因素的影响。女性对减少男性死亡风险,有重要影响力。

Read more

站在艺术市场看价值变化


 

张晓刚的油画,在当今艺术市场卖得很火,在知名拍卖行不断拍出惊人高价。

张晓刚的后边,刘小东的油画,在当今艺术市场也卖火了,昨晚央视二台的新闻报道中,传出最近刘小东画作又拍出天价的消息。当代青年画家刘小东的画作价值,竟然远远超越老一代著名画家吴冠中。

我喜欢逛美术馆,享受艺术带来的快乐,但这已经是昨日风光。不知道是家务的缘故,还是公务的缘故,我不再有曾经的狂热,去光顾美术馆了。如今,逛美术馆已经是极为罕见的享受。

远离了艺术,对艺术的感觉就迟钝了,对艺术的价值理解和价值判断也就麻木了。

说到艺术价值,80年代以前欣赏艺术,不懂价值判断和估值,也不是为此去看艺术。看艺...

Read more

且看日本如何增进“共享式增长”


 

战后日本,经历十几年高速经济增长,在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同样是经济大国,日本贫富差距相对较小,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相对均衡,因此有学者称日本为公平社会或均质社会。
日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逐步实现了利益共享和共同繁荣的社会理想,值得中国借鉴。
日本实现共享式增长有一个过程。战后经济增长初期,日本的农村与城市,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经济发展密集地区与经济发展滞后地区,高所得群体与低收入群体,也曾存在较大差距。
 
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享式增长
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是发展过程中带有决定性的处于主要矛盾位置的差距,从根本上决定着整个...

Read more

日本智库那点事 2


 

政策审议会、政策咨询机构的智库作用
        日本的各种政策审议会和政策咨询机构,有的是各级政府行政部门的附属机构,在政府决策过程中,从专业的立场,对特别事项进行调查研究,开展审议,属于合议制的一种机构。有的是高官政要或利益集团的智囊团。这些机构或团体,在政策立案过程中,有的从利益集团或行业角度,从事政策研究和建议,有的从中立立场或公益视角,或以专门知识为基础,从事政策调研和建议。其中,审议会所起的作用,多从中立立场出发,进行纷争调解,利害关系调整,引入专业知识。作为桥梁,审议会还有联络...

Read more

日本智库那点事 1


 

        日本是智库很活跃的国家,很多智库关心国家决策。在政治民主的国度里,决策不是少数政治家的事情,也不是官僚一手制定的事情。决策涉及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因此,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政策形成。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民意和民议,在民主决策过程中十分重要。智库,是专家学者、政治精英参与决策的一种途径,也是民参与决策的一种形式。
在日本,积极影响决策的力量有很多。一般来说,日本的国家政策是执政党和行政部门的官僚直接参与制定的。野党对国家政策的意见,通过参众两院和各种政策审议会及其他智库活动,反映到国家...

Read more

在《价值中国》泛议价值


 

价值这个词汇,我最初接触,大概是在上初中的时候,那是文革期间,中学的政治课,成为超越一切课程的拥有最高价值的课程。因为,政治决定一切。当时政治课上所教育的价值只有一种学说——马列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观,其他一些价值观,作为批判对象,略微介绍了一点,还不敢多介绍,否则有反革命嫌疑。在这样一种“价值”教育的特殊背景下,我所形成的价值观,是单一的,限定的。况且当时年龄还小,没有任何社会实践和人生阅历,帮我理解和消化“价值”这个东西,囫囵吞枣的听了点中学政治课传授的价值说,其实根本弄不明白价值为何物。
...

Read more

70年代日本产业战略调整


 

日本经济发展不同于西方的特点之一,是政府主导,官民协调,共同推动经济发展。西方则更注重市场主导。
日本的政府主导主要表现在战后制订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如倾斜生产方式,既根据战后日本经济实情,政府在投资、税收、进出口、外汇等方面,构筑了一些政策,使各种资源向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煤炭、钢铁、机械、纤维等产业倾斜,优先发展这些引领日本工业现代化的产业。在20世纪60年代,政府又构筑了促进石油化工、电气机械、运输机械发展的产业政策。鼓励出口型产业发展,也是战后日本发展经济的重要政策。
在50年代、60年代,日本看准当时国际经济发展方向,紧紧追赶欧美发达...

Read more

日本劳动力人口与经济


  

  战后人口增长为日本快速的经济成长储蓄了丰富的劳动力。在日本,劳动力人口是指生产年龄人口即满15岁以上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口,具体包括就业者、歇业者和失业者。学生、从事家务劳动以及老弱病残等没有工作或不去寻找工作的人,在统计上属于非劳动力人口。

  高速增长期的劳动力人口

  在高速经济增长期间,劳动力人口总量和比例都出现扩大。

  根据日本总务省统计局“劳动力调查”公布的资料,在高速增长初期的1953年,当时日本劳动力人口有398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5.98%。1955年劳动力人口增长到4154万,占总人口的比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