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终结之前俄罗斯完成了长达18年的谈判,正式成为WTO成员国。俄罗斯的加入使WTO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97%,至此全球所有重要国家都成为WTO成员国。20年前苏联崩溃解体,冷战结束启动了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至此WTO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家庭。回过头来看,冷战结束后贸易全球化并没有使世界变得更太平,世界现在的问题一点都不比原来少,至少人们更没有方向感了。日前与一位法国政治学者谈及当前的世界政治格局,她的判断是“世界正处于革命的前夜”。我问:“革命的方向?”回答:“不知道”。
在贸易全...
作者文章归档:陈卫东

监管何在
维系着集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于一身的石油体系,而不致力建设多元竞争的市场体系,自然也就失去了现代监管的基础
现状迥异
“石油监管”越来越成为一个热门词汇:BP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石油大连油库爆炸事件,渤海湾蓬莱19-3油田泄漏事故,壳牌尼日利亚漏油事故,中海油惠州炼厂爆炸起火事故,最近又有雪佛龙公司巴西海域漏油事故。并不是21世纪石油安全控制管理技术退步了,而是近十年来全球超过一亿吨储量的重大油气发现,60%以上在海上,其中一半以上又在深海。事故频发,缘于海上,尤其是深海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更复杂,加之人们对安全、环保更加关注,新闻报道更及时、全...
地球村环境下的能源挑战
在高度全球化的今日,一国能源的不安全必将使他国受到影响,“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在能源领域应能够适用。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能源领域正在发生着两个重大的转移,一是能源消费的重心由OECD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IEA预计,从2008年至2035年,能源消费增量的80%来自于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将占增量的一半,仅中国就占了增量的30%。二是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投资的增量超过常规能源投资的增量。在技术进步和环保压力的双重推动下,页岩气、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正在展开人类能源发展史的新篇章。
能源变革导致格局调整
历史上看,任...
再多谈几年也无妨
普京来了,作为现任俄罗斯的总理,他应温家宝总理的邀请于10月11日来华参加中俄总理第16次定期会晤。第二天普京走了,期盼已久的天然气合同大单还是没有签下来。
有关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谈判已经持续15年了。此前人们期盼胡锦涛访问莫斯科时能结束这一数十年的超长马拉松谈判,结果是没有结果。普京访华时,俄新社引用俄气公司一位官员的话报道说,尽管俄气非常希望在普京此次访华前完成谈判,但愿望又一次落空了。可以想象的是,上一次胡锦涛主席访俄时,中石油的心态与此时的俄气是一样的。没有人喜欢遥遥无期的、没完没了的谈判,但中俄的谈判还得谈下去,因为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而邻国俄罗斯是世...
勿为政绩“走出去”
石油央企“走出去”应该明确责任、坚定信心、调整步伐、反对冒进,千万不能为了“政绩”而出手冒进。不尊重规律,不讲条件的“政绩工程”,十有八九是要被历史否定的。
最近,一些国企的海外项目出现亏损的情况被媒体逐渐暴露出来。不论其真实与否,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话题又一次确确实实地“热”了起来。
“走出去”是国企与央企市场化的必然选择。然而,目前央企有些行为还不是完全市场化的,这是政府对它们的定位所致。其实,央企追求的目标是多元的。就石油央...
应开放天然气贸易的准入限制
当前,中国的能源工业面临三重挑战,一是供给,二是减排,三是国际合作。应对上述三重挑战,加快天然气发展是最现实的选择。通过提高本土天然气(常规和非常规)生产和加大进口贸易不仅能应对快速增加的能源需求,也有利于在增加供给的同时减少排放。
由于天然气是气体,与石油相比其运输储存都很不容易,所以天然气一直是一个区域的市场,不像石油有一个全球的价格体系和贸易体系。
贸易的本质是交换,供大于求时,买方主动,资源按需分配,卖方质优价低者赢;需大于求时,卖方主动,资源按价分配,买方出价高者得。事实上,国际原油市场基本上就是“资源按价分配”的,交易市场上,价...
第一的焦虑
原定于6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BP世界能源统计数据发布会推迟了,据说推迟的原因是BP与一些中国同行在谁是第一能源消费大国的统计上不能达成一致。在BP统计中,201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24.32亿吨标准油,美国为22.85亿吨,中国比美国多消费1.47亿吨标准油,历史上第一次取代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国。
事实上,这种争论去年就有过,去年年中,IEA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曾对外透露中美2009年能源消费的“预测数据”,并认为中国凭借当年消费22.65亿吨标准油,超越美国的21.7亿吨标准油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此论一出,引发各界关注和讨论。尽管...
中国石油竞争应“三维”
在石油工业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协调各种相关资源,积极全面参与石油三个维度的竞争,从根本上保证石油的安全。同时,要更加重视天然气的发展。
我认为世界石油工业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石油
具有了资源、政治和金融三重属性。现在是石油三重属性并重的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金融属性将愈显得重要。现在,美国正在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政治属性和金融属性的竞争中去。
石油的资源属性是其根本的属性,政治属性和金融属性是被人们有目的的附加上去的。就像黄金,尽管它没有太多的实用功能,当人们赋予它货币的功能后,就成了财富的根本度量。随着石油政治属性增加,尤其是金融属性比重的增加,石油真的是&ldq...
期待中国的页岩气革命
过去100年石油工业最伟大的事件,莫过于21世纪头十年发生在美国的页岩气革命。
按照油气有机生成学说,生烃岩层中所产生的油气被排出、迁移,富集于有较高孔隙性、渗透性的岩层空间内,就形成常规油气藏。而没有被排出于生烃岩层中的油气,则属于非常规油气,其中保留于煤层中的气体称之为煤层气,保留于泥、页岩中的气体称之为页岩气,此外致密油、页岩油、油砂等油气资源也被列入非常规油气资源之内。
常规油气只占油气总资源的20%,但直到本世纪初,占总资源量80%的非常规油气才得以大规模开采。
石油工业新阶段
从上世纪80年代初,经过20年探索,页岩气终于有了商业性开发价值。
...
中国石油体制坚冰难融
过去的半个世纪,国际石油和天然气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石油行业的话语权不仅从跨国石油公司(IOC)转到了国家石油公司(NOC)手中,而且资源国资源民族主义的兴起,也为需求国获得石油资源设置了障碍。与此同时,全球石油的供给和需求关系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发展中国家越来越成为石油需求的增长主体。
但是中国石油工业并未因世界石油格局的变革而有所改变。近年来,中国的石油体制改革几近停滞,由于过去20年来中国石油企业改革的动力已经消耗殆尽,未来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必然会越加凸显,改革中国现有的石油体制,已成为我国石油界的当务之急。
全球油气格局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