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卫东

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员

企业智库要“走出去”


  过去的中国企业,对基础技术、基础工业以及基础队伍的建设有一套成形的经验,但是对战略的研究,则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才注意到的事情。

  机遇:

  中国不转全球就“转不动”

  放眼世界,国际上的智库可以分两大类,一种是收费的智库,本身是要靠自己思想、知识为客户服务生存。另一种是有经费保障的智库,它们的专家学者只需专心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自己最好的思想和建议,目的是其成果能为政府、社团或企业采用,对某一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后一种智库没有后顾之忧,更能全身心投入研究,故往往对社会有更大的影响力。中国能源国企大都有自己的内部智库...

Read more

不同的油公司 一样的评判标准


  近日读到《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一篇题为《中型石油公司为何撤离亚洲?》的报道,报道中提到了“阿纳达科石油公司、美国阿美拉达赫斯公司、纽菲尔德勘探公司等最近开始寻找买家出售全部或部分亚洲投资组合,价值高达数十亿美元。资产出售包括中国渤海湾的油田与泰国的天然气气田”。

  作者的观察是正确的,在全球能源大转型的时代,尤其是在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能源格局的调整在加快,所以国际石油公司的战略调整也是必然的。

  报道中列举的那几家“中型石油公司”在业界有一个通用的分类,它们都是“独立石油公司”。除...

Read more

天然气,能源转型的现实选择


  过去几十年,全世界能源结构的发展方向是由低密度能源向高密度能源转变,由高碳向低碳转型。然而,在联合国190个国家和地区里面,中国天然气消费比例却是比较低的,只有5%多一点。这种能源结构,造成了很多尴尬局面,北京的雾霾就是典型案例。究其原因,我国是一个少油缺气多煤的国家,在“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传统能源安全思维的影响下,以往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煤炭资源来支撑。此外,由于天然气价格体系尚未理顺,造成天然气供给能力的不足。目前,从三大油企来看,无论是自产还是进口,投资天然气都是不赚钱的甚至是赔钱的。以中石油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为例,每立方气从到岸开始就亏一块钱,再加...

Read more

国际资本成就“页岩气革命”


  美国页岩气革命表明,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全球资本大规模流入缺一不可。

  近日与美国一家着名能源咨询公司座谈交流,我注意到了一个结论:充足的资金是推动北美(主要是美国)页岩气革命的主要动力之一。咨询公司的数据表明,2003年至2005年三年间,北美上游业务的经营现金流是1600亿美元,同期上游业务的资本投资为1100亿美元,经营现金流大于资本投资500亿美元,富裕的500亿美元大多投向了海外的油气上游业务。这也就是说,2005年前,北美是油气资本的净输出国。

  6年后的2009年至2011年三年间,北美油气上游业务的经营现金流接近2200亿美元,而同期的资本投入则上...

Read more

冷静务实面对中俄能源合作新起点


  今年2月份中俄能源合作出现了一次新高潮,在不到10天里谢钦和德沃尔科维奇两位俄罗斯要人先后到中国来谈能源合作的事。中俄能源合作,正步入新节点,有望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其实,早在1993年中石油就提出了参与开发东西伯利亚的石油并输往俄罗斯和日本的建议。国家关系正常化之后,俄罗斯和中国都清楚地意识到在能源方面两国具有互补关系。作为地理上相邻的两个大国,一方是石油天然气资源极其丰富的资源大国,一方是经济快速崛起的能源需求大国,但从过去20年两国能源资源合作的结果看却是很难说是令人满意的。对20年中俄能源合作总的评价是“只开花,不结果”。

  中俄能源...

Read more

中国能源安全之路


  创新制度安排,建立互信,敢于承担大国责任,须提到国家领导人的能源安全问题议事日程

  如果评选21世纪最重大能源事件,我会毫不犹豫地投票给美国的“非常规油气革命”。近年来,美国页岩油致密油成为增长最快的原油油品,2008年产量大概只有8万桶/日,2012年却已突破100万桶/日。但PFC公司预测,到2030年,美国页岩油致密油产量将超过500万桶/日,占美国石油产量一半左右。而麦肯锡更为乐观:到2030年,这一油品的产量最低500万桶/日,最高可能达1500万桶/日。届时,美国石油总产量将可达1000万-2000万桶/日,其中常规石油产量只能维持约500...

Read more

页岩气是救命稻草吗


  美国页岩气革命掀起了全球非常规油气投资的热潮。出于热切的能源需求和丰富的页岩气资源预期,目前还没有生产出1立方米页岩气的中国,各界都对页岩气投入极大热情。过去两三年中国举办了全球最多的关于页岩气的论坛、研讨会和峰会。“十二五”规划制定的2015年页岩气产量目标是65亿立方米,背后意味着几百到上千亿的投资。这使正面临GDP增长难题的中国,一下子又抓到了一把“救命稻草”。

  自2005年以来,美国页岩气产量年增长47%,六年内从占全国消费总量不足1%增长到25%。我不知道在世界能源发展史上,是否有过类似单一能源迅猛增长的案例。经济学...

Read more

页岩气招标划时代


  尽管第二轮页岩气招标20个区块的地质条件一般,但参与企业数量之多(83家),分布之广泛(三分之一是民企),令人振奋。

  有消息说,许多公司承诺的投资高于投标最低要求数倍,最高有30倍之多,志在必得;也有某家石油央企,对某区块投标的工作量是钻27口井,而费用只有5亿元,费用与工作量之不配套令许多专家大喊看不懂。

  无论如何,此次招标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中国现代石油工业史上,这是首次不以企业所有制形式为划线限制参与油气资源上游投资作业。非石油企业和民间资本以页岩气勘探开发为契机,有了进入石油天然气上游领域的机会。

  从秦汉的盐铁专营到洋务运动的官办官营,帝国朝...

Read more

页岩气二轮招标的意义


  不论第二轮页岩气招标的结果如何,招标本身就已翻开了中国能源历史新的一页,新的变革已经开始了。

  2012年9月10日,国土资源部在官方网站发布公告,将向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公开招标出让页岩气探矿权。这就是人们等待已久的第二轮页岩气区块招标。本次招标共推出20个区块,总面积为20002平方公里,分布在重庆、贵州、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河南8个省(市)。根据公告,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注册资本金在人民币3亿元以上,具有石油天然气或气体矿产勘查资质、或与已具有资质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的内资企业和中方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均可投标。

  10月25日是中国第二轮页岩...

Read more

美国“能源独立”的蝴蝶效应


  美国页岩气革命的蝴蝶效应正在显现,中国关注“美国能源独立”的根本原因,在于关注中国自身的能源安全。

  依靠高效成熟的社会体系,尤其是先进的开发生产技术以及完善的管网设施,使得美国开发“贫矿”页岩气的成本具有了商业竞争性,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实现页岩气大规模商业性开采的国家。

  在十多年前的2000年,美国页岩天然气的产量近乎为零,而如今已经达到每天4亿立方米,约占国内天然气总产量的30%,2012年将有可能达到约40%。短短的几年内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天然气第一大的资源国和生产国,并可能开始了从天然气进口国向出口国的转型。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