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曹中铭

独立财经撰稿人。重视对政策面、时事热点的分析,为规范中国股市鼓与呼,关注中小投资者的苦与乐。
欢迎联系:
[email protected]

推动北交所健康发展,应早日编制股票指数


     每年“两会”期间,资本市场也往往会成为关注的焦点,今年同样没有例外。由于北交所去年下半年才设立,因而也引起代表委员们的热议。比如有代表委员就建议,应抓紧编制北交所的相关指数。个人以为,出于推动北交所健康发展的需要,北交所指数编制宜早不宜迟。

 
    北交所脱胎于新三板市场的精选层,但又不同于新三板的基础层与创新层。首批北交所的股票从新三板的精选层平移而来,相对于在基础层、创新层挂牌的企业,北交所挂牌公司已是真正意义上的上市公司。与沪深A股上市公司一样,在北交所挂牌的上市公司,既可首发IP...

Read more

新产品发行遭遇冰火两重天,倒逼基金行业变革


    近期,公募基金发行失败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继中银证券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指数基金后,截至2月底今年以来已有五只基金发行失败。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有四只基金再现“一日售罄”的盛况,也凸显出新基金发行“冰火两重天”的一幕。
 
    发行失败的5只基金,包括2只债券基金、2只ETF基金和1只混合基金,实际上也包含了固定收益类基金、指数型基金,以及权益类基金,可谓面面俱到。尽管步入2022年后,新基金发行不乏“一日售罄”的现象,但整体而言,新基金发行遇冷却...

Read more

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对量化交易从严监管很有必要


     目前正是“两会”召开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向大会提交了《关于保护股民利益,规范发展量化交易的提案》,建议对量化交易加以规范。个人以为,规范是非常有必要的,鉴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更应该对量化交易实施从严监管。

 
    在提案中,贺强指出了在A股市场实行量化交易所存在的问题。比如公平性问题。像美国等成熟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据主导地位,其量化交易主要发生在机构之间,因而是对等的,也是公平的。而我国市场主要以散户为主,散户投资者占据市场交易量的80%以上,量化交易主...

Read more

虎年首只退市股产生,财务造假“帮凶”应重罚


     日前,X公司发布公告称,收到上交所下发的《关于拟终止X公司股票上市的通知》。通知显示,上交所将根据相关规定,对X公司股票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这或许意味着,X公司将成为虎年首只退市股。

 
    根据证监会此前开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X公司2018年、2019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包括虚增2018年营业收入1338.54万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100%;虚增2019年营业收入572.36万元,虚增营业收入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55.13%。2018年的营业收入是自己“杜撰”出来的,201...

Read more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员工持股常态化,价格合理才是关键


     据统计,截至2月27日,今年以来沪深股市共有111家上市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的相关公告,发布员工持股计划公告的上市公司则有30家。事实上,从近几年来的案例看,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与员工持股计划已成常态化,至于说是实施股权激励还是员工持股计划,相关上市公司则各有侧重。

 
    股权激励主要是通过附条件给予员工部分股东权益,使其具有主人翁意识,从而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帮助企业实现稳定发展的长期目标。员工持股计划主要是指员工通过购买企业部分股票(或股权)而拥有企业的部分产权,并获得相应的管理权,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Read more

谨防上市公司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


     近期,上市公司掀起一股发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公告的热潮。比如在2月26日,沪深股市就有包括电光科技、上海建工、胜利股份、华统股份等13家上市公司发布相关公告。来自东方财富Choice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发布计提资产减值公告的上市公司已高达130家。个人以为,在此背景下,要谨防上市公司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

 
    从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发布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公告看,呈现出某些方面的特点。比如发布相关公告出现扎堆现象。在2021年度报告披露期间,在某些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前期,这么多上市公司发布计提资产减值的公...

Read more

数量突破2亿大关,投资者保护须有效跟上


     2022年2月25日,对中国资本市场而言是一个值得载入史册的日子。来自中国结算的信息显示,当天A股投资者数量达到20000.87万。这也意味着,A股投资者数量突破2亿大关。个人以为,在此背景下,对于投资者的保护须有效跟上。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经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不仅体现在挂牌上市公司数量上,体现在中介机构的不断壮大上,也体现在投资者数量上。自2015年4月份中国结算开始公布每个月的期末投资者数量开始,A股投资者数量增长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比如2015年4月末A股投资者数量为8185万;到...

Read more

累计净值低于1不收管理费,公募基金当效仿


     日前,知名私募大佬但斌在朋友圈中表示,东方港湾的所有产品累计净值在1以下的不再收管理费,回到1以上再收。困难时刻,希望与客户一起共渡难关。该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市场的强烈关注。个人以为,私募基金累计净值低于1时不再收取管理费的举措,值得公募基金效仿。

 
    我国公募基金行业诞生于1998年,经历20多年的发展,无论是基金公司数量还是行业规模,都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近几年来,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更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不仅新基金发行频频出现“一日售罄”的盛况,基金产品的数量也接近9000只。相...

Read more

多家公司突击更换年报审计机构,市场监管须有效跟上


     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12月1日以来,沪深股市更换2021年年报审计机构的上市公司超过百家。值得注意的是,在年报编制期内突击更换审计机构的就不在少数,比如今年深市11家*ST、ST类公司即是如此。多家上市公司突击更换年报审计机构的现象,也引起市场的强烈关注。

 
    在众多更换年报审计机构的上市公司中,像奇信股份等就较为典型。在2021年12月10日的公告中,奇信股份声称不再续聘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拟聘任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为2021年度审计机构,聘期为一年。但今年2月17日,该上市公司又公告了拟改聘天职国际...

Read more

对上市公司延期回复问询函应坚决说“不”


     近些年来,在监管从严的背景下,监管部门的问询函、关注函、监管工作函等函件如雪片般飞向市场。如截至2月18日,步入2022年以来的29个交易日,上海、深圳、北京证券交易所累计发出295件函件,平均每个交易日超过10件。但是,对于回复问询函等函件,某些上市公司却显得不太积极,而是采取拖延的方式应对。

 
    比如在今年上市公司发布的1028份回复相关函件的公告中,延期的就有214份,占比20.82%。超过五分之一的回复公告延期,这样的比例明显不低。而且,某些上市公司在回复监管部门的问询函、关注函或监管工作函时,不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