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对量化交易从严监管很有必要


     目前正是“两会”召开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向大会提交了《关于保护股民利益,规范发展量化交易的提案》,建议对量化交易加以规范。个人以为,规范是非常有必要的,鉴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更应该对量化交易实施从严监管。

 
    在提案中,贺强指出了在A股市场实行量化交易所存在的问题。比如公平性问题。像美国等成熟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据主导地位,其量化交易主要发生在机构之间,因而是对等的,也是公平的。而我国市场主要以散户为主,散户投资者占据市场交易量的80%以上,量化交易主要是机构与散户之间的交易,并不公平。
 
    再如A股市场的量化交易存在收割散户的问题。由于机构与散户处于不对等的地位,机构投资者量化交易短线操作获取的差价收益,就是由广大中小股民贡献的,量化交易获利的主要方法是大量收割散户,如此会损害到散户的利益。
 
    对于量化交易,相信国内的投资者已不陌生。2021年沪深股市曾连续数十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万亿大关,这是非常罕见的现象,个中量化交易功不可没。近两年来,沪深股市掀起量化交易的热潮,据称量化交易在A股的成交占比达到了20%,虽然还不能与欧美成熟市场的70%相比,但由于其发展较为迅猛,占比逐步提升将是可期的。
 
    客观上讲,量化交易对于A股市场而言属于金融科技创新。而且,量化交易在提升市场交投活跃度、增强市场流动性、提升定价效率等方面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正如事物的两面性,量化交易也催生出多方面的问题。除了上述的两大问题外,量化交易中的高频交易所产生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比如2015年下半年A股出现异常波动期间,曾出现过伊世顿公司操纵期货市场案。该案的最大特点即是高频交易。证监会的调查表明,伊世顿公司由境外人员远程操控电脑交易软件,以每秒33次的超高速度,通过网络频繁进行股指期货交易,且在短短25个交易日内,就从期指市场中获利3.89亿元,短期内获利金额巨大。而因为高频量化交易,对我国期指市场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综合来看,高频量化交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量化交易中的高频交易,无形中会扰乱资本市场正常的交易秩序,也会损害其他投资者的利益。二是高频量化交易的本质属于超短线的投机行为,不仅与监管部门倡导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不符,不利于市场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而且会进一步助长市场的投机行为。高频量化交易的背后,与“薅市场羊毛”并没有什么区别。此外,一旦高频量化交易出现交易规模过大,交易方向趋同的现象,无疑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所有这一切,显然都是值得商榷的。
 
    基于此,对于A股市场中的量化交易从严监管,既是保护市场的需要,也是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需要。个人以为,对量化交易从严监管,可从标的股票与量化交易的频率上着手。比如在标的股票的选择上,可从上市公司总股本与总市值上进行考量。可规定总股本不低于100亿股,或总市值不低于1000亿元的上市公司股票,才能成为量化交易的标的股票。如此,就能将绝大多数股票排除在量化交易的范畴之外,也有利于防范高频量化交易对更多投资者产生伤害。量化交易的频率上,可从单位时间内申报、撤单的次数上进行限制,以防止大机构通过高频量化交易操纵市场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