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永龙

陈永龙,汉族。1998年 驻美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2001年—2003年 驻约旦哈希姆王国特命全权大使;2003年—2007年 驻以色列国特命全权大使;2008年至今 外交学会副会长。

初探奥巴马总统的外交政策动向



初探奥巴马总统的外交政策动向

两场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一场危机(金融危机)和“求变”、“创新”的诉求把奥巴马参议员送进了白宫,奥当选美国第四十四任总统的进程中,不断书写美国历史,他的聪明智慧和组织才能已在美大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在,全世界人民、尤其美国人民都在翘首以待,奥巴马总统能否像罗斯福总统那样,为美国再创辉煌?的确,时代赋予了他千载难逢的机遇。

当务之急是稳定市场,克服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毋庸讳言,危机重创了美国信誉,危机使美国经济实力严重受损,一句话,危机削弱了美国经济的霸权地位。美已无法单独应对危机,需...

Read more

把握机遇,扩大互信,发展平等的中美关系


奥巴马当选总统将制定一个什么样的对华政策,不仅中美两国,世界都在关注。的确,中美关系已发展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它的稳定和发展,将是中美两国人民的福祉,也有利于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
看今日之美国,奥巴马当选总统应该是百感交集,他创造了奇迹,美利坚历史上将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面临重振美国软硬实力的挑战,国难之大和期望之高难以想象。应当是美国需要新时期的“马歇尔计划”的时候了,这是首当其冲的现实任务,也是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美需要一个靠得住的伙伴。中国改革开放30年,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综合实力已名列世界前四,发展活力无限。今后1...

Read more

谁来终结巴以冲突?——专访外交学会副会长、前驻约旦、以色列大使陈永龙先生


搜狐博客:大家好,今天我们请到了外交学会副会长前驻约旦、以色列大使陈永龙先生来给我们解读巴以冲突的有关问题,陈大使你好

    陈大使:你好!很高兴来到搜狐网!

姗姗来迟的1860号决议能否终止加沙战争? 

    搜狐博客:大家都知道,自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对加沙发动地面袭击以来,已经造成了将近800人死亡,其中200多名是儿童,共造成了3000多人的伤亡,陈大使这个情况您怎么看?

    陈大使:同所有人一样我也很关注加沙目前的情况,而且是我过去工作过的地方,所以我想简单谈谈...

Read more

由春雨所想起的



      昨日一场春雨,北京喜上眉梢。春雨滋润了麦田,更滋润了中国人的心田。俗话说,春雨贵如油,贵就贵在她不仅唤醒大地万物,更贵在大自然对人类的垂念。

    此刻,我想起温总理在汶川特大地震后写下的四个大字,“多难兴邦”。眼下,全国军民正抗旱救灾在田间地头,他们不是用水,而是用汗、用心在安抚大地,为的不仅仅是夏天能得到粮食的回报……

    此刻,我还想起黄河泛滥、大禹治水、都江堰、红旗渠、南水北调工程…&...

Read more

以色列大选和中东和平进程


    加沙战火硝烟未散,以色列政坛又出现新的变数。虽然外长利夫尼领导的相对温和的前进党以极微弱的一票优势领先于前总理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右翼利库德集团,但谁能成功组阁仍在未定之天,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选举结果表明,右翼势力总体上升,突出表现在利伯曼领导的有广大俄罗斯移民支持的极右党派“以色列——我们的家园”成为以政坛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根据以色列法律,如无一个政党在议会选举中赢得120个席位的半数以上,则任何一个政党都有组阁的机会,只要他能联合到61个席位。这就是利夫尼和内塔尼亚胡都宣布胜选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实际...

Read more

同舟共济克时艰 携手共进谋发展



 

同舟共济克时艰  携手共进谋发展

——在外交学会与德国大西洋之桥协会研讨会上的发言

    贪婪、监管缺失、失衡、误判形势、恐慌、缺乏协调一致的果敢措施和行动导致并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这是我对此次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其严重后果的第一个看法。

    当今世界的金融和经济形成了许多链,已不同于过去简单的国际分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程度深化。《华尔街日报》作了这样一段描述:日本经济遇到过去35年的最大季度跌幅,经济情况为战后60年之最糟;如果日本经济崩溃,全球供应链将...

Read more

中美合作——历史的机遇、挑战和责任



  

中美合作——历史的机遇、挑战和责任

 

开头语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其发展进程中的每一步,不仅中美两国人民关心,世界也十分关注,已成为21世纪国际关系中的一件大事。对中美关系的走向,一个时期以来,国际社会热议纷纷:有人认为,G20的真正核心是G2,即美国和中国的互动决定了未来国际金融秩序;有人主张建立中美两国集团;有人认为中国将取代美国的大国地位,20世纪的美国将让位于21世纪的中国;有人认为中美合作基础脆弱,最终将走向对抗,美国应继续对中国实行接触加遏制的两手政策,等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