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兰洪海

◎浙江大学EMBA。曾任浙江有线台房产栏目《家在杭州》责编和《中国楼市》杂志执总,足迹遍及国内外200余座城市;现任杰盟智库执行长、浙江大学等院校房地产MBA总裁班兼职教授和培训讲师,操作、参与项目逾百,同时任多家浙商企业战略顾问和媒体独立撰稿人、地产评论员,发表专栏文章500余篇。

从香港到德国到美国再到日本的住宅模式 文/兰洪海


从香港到德国到美国再到日本的住宅模式  文/兰洪海

 

从无到有,学,然后知不足。这或许最好的方法。中国楼市的发展也与学习模仿密不可分,从最初的自我摸索,到向香港取经用“市场”的招拍挂,促使国有土地价值的最大化,谁都没有想到,这样一个泱泱大国的土地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学习香港的房产融资,“按揭”从三成首付到零首付再到两成首付,到一套、二套、三套区别对待。中国住宅市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这种变化中,一些人也看见了商机,学会了投机和运用资本杠杆博弈,乃至越来越多的人将投资房产当做一件生财最快的途径。越来越多的人名下有了越来越多的房产,而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住不起...

Read more

访日游记之楼事映像之二 文/兰洪海


访日游记之楼事映像之二   文/兰洪海

 

围护的建筑和后道工序

在日本的城市中,你还是可以随处见到正在施工的建筑体,不过人们不仔细看有时候却很难发现,那是因为施工单位的工地围护做得很好。建筑与相连建筑之间的关系处理的非常精到,国内一般很少会这样做的。

还有一些高层建筑,更是有意思,上部在施工,下部已经投入使用。更令人称绝的是高层建筑地面层已经使用,地下层还在做基础施工。这在国内是绝对不允许的。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一年一般会有2000多次震级不同的地震,平均每天多达五六次,因此日本人在建筑抗震方面,做得比国内要严格多。公共建筑,比如学校、医院、图...

Read more

访日游记之楼事映像之一 文/兰洪海


访日游记之楼事映像之一   文/兰洪海

 

日本楼市的发展伴随日本经济的衰落,在上世纪末也达到了一个低潮。在国内,楼市究竟怎样发展?也有很多专家们把日本楼市作为中国的参照系。他们更愿意相信,日本楼市的昨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究竟中国的楼市会不会重蹈覆辙,我们还不好说。但有一点,日本的楼市的确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的。

成田机场的钉子户

飞机在成田机场的跑道滑行的时候,眼尖的乘客就会看到舷窗外不远处打着中文字样的一排农居,日文的大意是抗议对原著民的拆迁。一问随行的留学生朋友,才知道成田机场钉子户的典故。机场当局曾经多次与七户原住民谈判搬迁,并承诺高额的搬迁...

Read more

“地王”频现,调控究竟一个“难”字了得 文/兰洪海


“地王”频现,调控究竟一个“难”字了得  文/兰洪海

 

房价飙涨,“地王”频现。调控究竟一个“难”字了得。过去的一年,北京卖地收入超1516亿,居全国首位,上海卖地收入突破1500亿,居全国第二位,两地卖地收入双双再创历史新高。而在杭州,却出现了庄稼看天的“大小年”的“小年”,不过“小年”总量“歉收”单产却“丰收”,亩产都不低。据统计,2010年杭州主城区共推地64宗,比2009年少了52宗;总出让面积约3260亩,同比2009年减少了40%;总成交金额约493亿元,同比2009年减少了53%。

在一个个看似“非理性”的“地王”面前,调控注定是“软弱”的。“土地...

Read more

东臣的故事 兰洪海


东臣的故事

 

:这是我的一个叫大海的朋友,他也曾拥有与我们一样健康的身体,很多年以前浙江大学毕业,本应是优秀的建筑师的他,在连续许多天的高强度工作后,昏倒在工作岗位。等他醒来以后,那已经是许多天以后的事情了。

从此以后,他把自己比作是“裹脚的雄鹰”,尽管他的行走必须借助于别人或者轮椅,可是作为可敬的学长,他依然是我们中间最开心的人。很多人为他而感到骄傲。

很多年以后,他有了自己的妻子,还有了儿子……

为了儿子能够在成人之前,有个必须的生活基础,他又为这“希望”而继续努力工作了……

我们都想帮助他完成这样一个愿望!

 

(抱歉,各位博友,这是我第一次借助这样的...

Read more

严政暖市,矛盾的楼市 文/兰洪海


严政暖市,矛盾的楼市  文/兰洪海

 

严政,暖市。成了2010年楼市的悖论。稍稍历数这一年里从国务院、各部委到地方政府重要的政策,合计超过二十个,几乎做到了“月半有政策、周周见调控”。然而让人们难以理解地是:既然是楼市史上最严厉的调控,为什么房价越调越高,尤其是限购令的出台,对高端消费和二套房的调控力度前所未有,可多少城市一如既往,加足马力量价齐升。

有一个解释的理由:“购房者预期”增强。这种“预期”既有源于对接下来人民币贬值的担忧,也有对“地王”推高后市房价的估计。总之,对房价预期看涨的甚于看跌或看平的。“所谓严政下强扭的瓜,未必就是甜的”。强大的政策与市场刚...

Read more

让子弹飞:从张牧之到张麻子的楼市 文/兰洪海


让子弹飞:从张牧之到张麻子的楼市  文/兰洪海

 

一味霸悍的姜文不搞则已,一搞惊人,四年磨一剑,搞出了《让子弹飞》,好评如潮。

姜文讲的是一个发生在北洋军阀割据时代,一个讲武堂出生的叫张牧之的血性军人,一个啸聚江湖叫张麻子的麻帮土匪,如何从彼演绎到此,又如何从张麻子还原到张牧之的故事。

姜文一味霸悍,张麻子一味霸悍,张牧之也一味霸悍,这就是我对电影的感觉。

在观影的过程中,我总不时的思绪神游,将故事的每一个关节与楼市一一映照,恍然觉得楼市阙如《让子弹飞》的现实版。

如果说,楼市最初是那个刚从讲武堂毕业立志报国的“张牧之”,经过一波一波的调控和发展,人们更愿意...

Read more

回望政策连环套展望经济双响炮 文/兰洪海


回望政策连环套展望经济双响炮  文/兰洪海

 

开题引子

从1月的稳定房市通知到3月的央企退市要求,从4月的史上最牛国十条到6月的二套房认定标准,从暂停房贷到首付提高,从预售资金监管到准备金率上调,2010楼市大戏虽在调控中惊艳开场,而高房价却并未在调控中黯然谢幕。国十条、二套房、房产税、保障房、闲置地,这一年,有太多利器试图左右楼市,但并未奏效;动荡、迷乱、变幻、玄妙,这一年,有太多表情妄想注解地产,却不够逼真。立于年终岁首转角,回眸2010,我们不禁为楼市的起伏跌宕而感慨;放眼2011,我们却依然被地产的重重迷雾所笼罩。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

Read more

“啤酒”楼市为什么? 文/兰洪海


“啤酒”楼市为什么? 文/兰洪海

 

    但凡喝过啤酒的人,都知道啤酒最有意思的就是泡沫,泡沫其实是啤酒区别于其它酒类的重要特性之一,也是啤酒重要质量指标。平常,我们将啤酒倒入玻璃杯中,马上就能看见有洁白细腻的泡沫生成,好的啤酒的泡沫还会持久挂杯。享受啤酒某种程度说就是享受和着泡沫轻快落肚的快感。

说严肃了,啤酒的泡沫特性与诸多因素有关,啤酒主要有蛋白质及其分解产物,酒精、二氧化碳、异葎草酮、酵母代谢副产物、矿物质、维生素等组成。这些物质不仅组成啤酒酒体及风味,对啤酒泡沫也有直接影响。

这么说一个好的东西似乎都会有些泡沫了?其实,我们不是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