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郭曙光

厦门钜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如何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住房体系


本轮调控目标≠完善的社会住房体系。

感性,是本轮调控给人的突出印象。释放因近些年住房体系扭曲、收入分配差距、以及普通商品房价格连续十年增长所引发的不满情绪,成了眼下急需达成的目标。这种不满情绪伴随着调控的进行,已经开始减压。这样的减压对于社会稳定是必须的。从这点看,本轮调控具有合理的现实意义。

既然是情绪减压或发泄,理性思考只能暂时退其次。缓解当下大众的直观感受,不能靠正常的逻辑分析来说理——气头上的人听不进道理。以此为思路出台的调控措施,在不满情绪泄压后,需要被通过理性思考和逻辑分析而制定的、长效的社会住房体系所代替。

●建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住房体系,观念最重要...

Read more

调控结束的条件和形式


达到什么条件,调控可结束?

保障房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百姓对高房价的诟病,部分原因是一些地方保障房建设不给力(突出表现在计划完不成、分配欠公平),于是一部分有关住房的怨气被转嫁到普通商品房上来。如果能实实在在建设起一批保障房,切切实实分配到符合条件的住户手里,大家对高房价的怨恨可以有所化解。但保障房取得阶段成果,本年度不会太明显,基本要等到2012年中、后期。

时间效应。一项政策出台、一句话说出来,一般不会在话音未落的时候就终止。喊话的声音愈大,政策持续的时间肯定愈长。从中央政府一再重复的决心看,本轮调控的结束时间可能在明年某个时段,也许是明年年中吧。...

Read more

房价与收入挂钩的尴尬


收入与房价增长挂钩,好比是驴拉磨:不是驴不走,就是磨不转。驴走了,磨转了,绳断了。

●收入与房价没有联动的基础

当买一处住房需要两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的时候,买房者本人的收入与房价挂钩有什么意义呢?这反映不了实际经济现象,或存在的社会问题。

当一个城市的普通商品住宅超过50%左右被外地人团购走,这个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对住房市场又有多大意义呢?配角而已。

当城市工薪阶层由常驻居民和农民工两部分构成,两部分的收入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的时候,这样的社会割裂,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收入数字来与房价相联系呢?抛弃农民工来说房价,我们内心要受谴责;抛弃常驻居民说房价更不可能;把他们捏合...

Read more

政企干部交流可更深、更广


从汽车巨头进入省部级领导干部开始,近几年国企高管频频调任政府高官,这对于促进政府的市场经济决策、改善公务员队伍等,作用积极。

其实远在政企不分的几十年前,政企干部调换是常态。那时的国企干部都有行政级别,相互调动似乎也条理清楚。

多年过去了,这些年政府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政企分开,这当然是进步。只是政企分开的同时,割裂了政企干部交流。长时间以来,形成了政府公务员队伍与社会其他群体的相对隔绝。这样持续下去,公务员队伍难免会形成独特的圈层思维意识;政府对市场的认识少了切身体验,更多时只能靠间接的信息;政府在制定市场经济规则时,往往要摸着石头过河。

多年来,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总是波...

Read more

只为降低房价的调控是浅薄的


    本轮房市调控风声鹤唳,但要达到什么具体目的,并不清晰。笔者之见,如能借本轮调控达到以下目的,则调控就算取得了极大成功。降低房价也许(只能说也许)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但绝对不是最终的目的。

■改善宏观经济结构

要摆脱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的现状十分困难。改善经济结构,从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开始,断断续续说了几十年。尤其是最近十年,在大家都能清晰看出、引进投资增长的模式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以后,改善经济结构的声音逐年增强。然而,尽管我们每年都强调要改善经济结构,却缺少实际行动,少见实际效果。问题的关键,还是无法舍弃当下GDP...

Read more

让房价与收入挂钩是不靠谱的事


收入与房价增长挂钩,好比是驴拉磨:不是驴不走,就是磨不转。驴走了,磨转了,绳断了。

●收入与房价没有联动的基础

当买一处住房需要两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的时候,买房者本人的收入与房价挂钩有什么意义呢?这反映不了实际经济现象,或存在的社会问题。

当一个城市的普通商品住宅超过50%左右被外地人团购走,这个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对住房市场又有多大意义呢?配角而已。

当城市工薪阶层由常驻居民和农民工两部分构成,两部分的收入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的时候,这样的社会割裂,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收入数字来与房价相联系呢?抛弃农民工来说房价,我们内心要受谴责;抛弃常驻居民说房价更不可能;把他们捏合...

Read more

穿越太行山


这段山脉的位置在河南济源和山西晋城之间(部分照片为同伴所摄, camera: leica d-lux4, leica v-lux20, kodak slice)。

 

1. 太行山南麓。黄河中下游平原的边界

 


2. 山脚下。两条穿越线路:下面是206国道,上面为二广高速。沿国道穿越更有趣味


3. 山口小庙、石栏柱上的小猴



4. 看似阳光和煦,实则寒风彻骨



5. 渐入佳境



6. 壁立万仞



7. 崖顶钢网防落石



8. 奇峰可远观而不可近亵玩焉



9. ...

Read more

低碳公共交通,何必舍近求远




上图所示的无轨电车,几十年前就在中国各大城市运营。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几乎所有的省会城市都有这样的公交电车在忙绿运营,这也曾经是那个年代大城市比小城市先进、优越的标志。

然而,后来许多城市觉得街道上空的电车线影响了市容,于是,无轨电车在很多城市逐渐消失。

无轨电车使用城市电网供电,经济性无可置疑。当年在上海乘坐公交,无轨电车的票价最低是4分,而普通公交最低票价是5分。其成本差异可见一斑。

去年到上海,看到仍在孜孜工作的无轨电车,感觉亲切。那样的电车线哪里影响市容?她分明是城市的一道风景!就像现在去大连看到那马路中央的电车轨道。

这几年在大力发展低碳公共交通,虽经努力,电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