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
这是令人绝望的冬天,这是充满希望的春天。
——摘自狄更斯《双城记》
用狄更斯双城记中的话形容眼下的房市,颇有些相似。
进入2011年后,随着调控政策的不断收紧,房市已然进入严冬。看厦门前三个月的一手商品住宅市场,成交量几乎呈现等比级数般的下降。全国各地一、二线城市也类似。
成交量的下降完全说明了,普通商品房市场的严冬已然来临。之所以我们目前还没有感到那么寒冷,是因为刚经过火热的夏天、短暂的秋天,身上的余热尚在。但是,难道就这样等着余热散尽,置身严寒么?
首先,我们看到,即使面临空前的调控压力,房市总规模似乎并不会有明显变化:保障房的建设在大举展开。市场的钢筋水泥消耗和工作岗位,从总量上来说,不会有大的下滑,各地工地满城,塔吊林立的景象不会有质的变化。
面对相似的市场规模,不同的市场结构,开发商所要做的,就是调整经营战略。企业要在追求利润和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之间找出适当的平衡。超过社会平均收益率的资本回报,不可能在一个行业无限期持续,只有不断修正企业前进方向,适应新的政策环境,企业才可能永立不败之地。
这里,关键的问题在于心态。经历连续十年房价的高速上涨,坐在一片荒地上无所事事都能享受到高额回报,长期侵润在高收益率的蜜糖中,大家的企业经营心态难免会“被畸形”。要认识到,刚过去的十年美好享受,不是我们的智慧造就,只是历史的偶然垂青。而这样的机遇并不会永远青睐我们。要做百年房企,根本上,还是要靠经营者的智慧、努力、耐心、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成就。
这与汽车行业有些相像。十年来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不是说这个行业的经营者的智慧比其他行业超卓,而是行业正好迎来了工业化时代的那个节点。但在未来的十年,汽车行业将迎来大浪淘沙的残酷时代。得益于城市化进程的高峰经过,地产业也享受了十年的激流冲浪。但激流总是要进入宽阔的河床,我们不能指望一直坐在浪尖。
从各个城市均有数以百计的开发商,不难看出,房市的竞争远不能用激烈来形容。从房市这个需要巨量资本才能运作的行业特点来看,市场的趋势,一定会是由自由竞争向垄断竞争的方向演进。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在每个环境变化节点都能抓住机会、顺势而为的开发商,才能不断壮大,成为后来垄断竞争市场中的一员。每遇调控都龟缩不动,等待机遇重现,难发展。
最后,还是用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语:
我们眼前一无所有,我们眼前什么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