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曹旭

曹旭,字升之,号梦雨轩主人。是一个有了太阳又梦雨,对美永不满足的性情中人。   上海师大本科生,复旦大学博士。曾赴日本京都大学、东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台湾逢甲大学、新加波国立大学讲学。曾任上海师大研究生部部长、上海师大图书馆馆长。现为上海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全国索引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古代文论学会、上海古代文学研究会理事等。兼任深圳大学、南昌大学、曲阜师大、南通大学兼职教授、首都师大兼职研究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学术顾问。   倡导在"汉字文化圈"平台上的中国文学研究。著作多种,比较喜欢的有《诗品集注》、《诗品研究》和《中日韩诗品论文选评》。   因为相信文字的魔力,相信文字能够释放痛苦,安顿生命,创造独立自由的精神。所以,喜欢写散文、诗歌,见诸报刊。除了“体制内”任职,同时是上海市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散文作家。

中華旅遊寶鼎銘


曹   旭

  

    上海旅遊高等專科學校

與上海師大旅遊學院合為國

內旅遊優秀專業人才培育基

地,享譽海內外。值建國六

十周年、旅專建校三十周年

之際,新校區圖書館舉行開

館典禮。

    是日也,彩旗飄揚,鮮

花歌唱;嘉賓賦頌,人氣

興旺。幷於館前廣場,鑄旅

寶鼎,命旭獻銘,鐫於石

之上。

    其辭曰:

 

天地玄黃,日月洪荒;飛龍在天,光芒萬丈。

六十華誕,國運盛昌;三十而立,旅專圖強。

擇吉鑄鼎,獻我心香。雷紋流雲,龍鳳呈...

Read more

我的摄影:大姑专辑


大姑务农九十年纪念        曹   旭

 

     刚解放不久,家里很穷。

我和祖母、母亲住三星

下,父亲在上海打工。

     因为战刚结束,

厂关门,失业的父亲在上

海等救济。

    没有经济来源,我们

就在乡下饿肚子。

    为了减少一张吃饭的

嘴,祖母到她大女儿(我

大姑)家过生活。

 &n...

Read more

开博三周年纪念


开 博 三 周 年 纪 念

曹   旭

  2003年去台湾逢甲大学讲学,逢甲好几个教授劝我设立个人网站或网页,作为与外界联系的平台,我觉得有道理;回上海后,儿童文学家周锐、诗学家胡晓明、教育家范并思都有自己的博客和粉丝群,范并思的——老槐也博客,评点我们图书馆的学术活动,令我称奇。在他们鼓励和怂恿下,我决定一试。

  开始是“曹旭博客”,但“曹旭博客”早挤满了十几个都叫“曹旭”但不是我的人。于是用我的“字”——“曹升之”命名,称“曹升之博客”。

  技术是由胡振华兄支持的。我在开博宣言中说:“买了新居,把装修的事情,全部委托给‘振华装潢有限公司’来进行。”其...

Read more

太阳天天都是新的


太阳天天都是新的

——《现代图书馆建设论丛》第4辑序

曹   旭

  这是第4 辑《论丛》的序言。

  这是我最后一次为上海师大图书馆的《论丛》写序,我已经写过四个序言了。

  在今年年底我生日到来的时候,我就离开馆长的位置,继续我的中文系教授生涯。但是,每年一辑的《论丛》,包括每辑《论丛》的序言,仍然是一双双厚实的脚印——科研的脚印和思想的脚印,证明我们图书馆人的思考、努力和勤奋,证明一年时间没有白过,在这许多人都虚度时光、打牌声里又新春的陋习里。

         &nb...

Read more

转载:觅我童心多少年




觅我童心多少年

——读曹旭散文集《岁月如箫》

留  白

  不知道我算不算曹旭先生散文的最早读者,但我敢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直接从一封封寄自日本京都的书信中,读到他最新作品的打印稿的人并不多。我就是其中的一个。那时我在江南的一所中学教书,而曹先生则远在东瀛访学,客地思乡,文思泉涌,时有佳篇,我每次打开日本来书,总是惊喜不断。这给我那忙碌而寂寞的教书生涯带来许多别样的快乐。现如今,那些鼓鼓囊囊蜷缩在信封里的文字,如《客寮听蝉》、《京都狗》等,已经被选入各种教材和散文选本中,曹先生也出版了自己第一本散文集《岁月如箫》(人民文

 

学出版社2007年版),跻身于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