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文荣

文荣,今目标软件创始人兼CEO。多年来系统研读了德鲁克管理系列著作,并在其一手缔造的今目标软件中,将德鲁克管理精髓,尤其是著名的目标管理思想成功融入其中,打造今目标成为目标管理软件第一品牌!在业界被誉为“德鲁克的IT追随者”。微博交流:t.sina.com.cn/goodyao

一身两头


《塔木德》中好几个地方讲了同一个故事。有孩子生下来两个脑袋,一个身两个头,这孩子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呢,大家意见不一致。只好去请教智者,智者给出了解决办法:用热水浇一个头。如果另外一个头也痛苦不堪,那就是一个人;如果另外那个头无动于衷,就是两个人。
 
智者给出的办法,可以用来鉴别是否是一个人,也可以用来鉴别是否是一个团队
 
一个团队,成员之间有相同的感受,工作之外有感情。员工遇到困难,管理者形同身受,分享自己的经验,调动自己的资源,想方设法去帮助解决。管理者遇到麻烦,员工主动站出来,有力出力,共同承担责任。这样的团队,多人一头,步调一致。总能在不断的...

Read more

空虚的制度


    开车越来越像修行。
 
    龟速前行让人不爽,但想起咱们人多钱多的国情,心里也能坦然。最怕遇到新手迟疑、野蛮加塞、鸣笛晃灯,定力好的,嘟嘟囔囔骂几句。定力差点,很容易怒火中烧,甚至有发狂动手的冲动。在滚滚车流中平和地前行,不修行确实不行。
 
    其实,刚开始一切都很美好,不需要什么刻意的修行。新手上路,战战兢兢,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艺低人胆小,不超车不并道。内心充满正能量,用言语和眼神,唾弃各种不文明行为。
 
    然后,新手逐渐变成老手,心态也开...

Read more

企业的轮回


    克罗齐1917年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振聋发聩,但也经常让人迷惑。
 
    难道历史就是无穷无尽的轮回,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胜到衰、否极泰来。就像一个老旧的录音机,喑喑哑哑地循环播放同一首歌。这样的历史,光想想都会崩溃。极端悲观者也许会认同,但肯定不是克罗齐的原意。
 
    克罗齐区分了“历史”和“编年史”的不同,编年史是不再改变的过去,而历史本身是活的。死的过去为什么能变活呢,因为研究历史的人是活的。活在当下的现代人,连接着过...

Read more

概念仅仅是概念


    没有人怀疑,我们正面对一个剧烈动荡的年代。
 
    一切似乎都在改变,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明天是变还是不变,没有谁能真正掌控。因为未知,所以焦虑。摆脱焦虑的方式有很多,诸如:读书、旅游、运动、抽烟、喝酒、甚至吸毒。还有一种隐性的方式,就是迷恋新概念。
 
    互联网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各种新概念:SaaS/PaaS/IaaS、Freemium、随需应变、蓝海、红海、云计算、大数据、企业社交、互联网思维、失控、连接等等。新概念一个接着一个,比娱乐明星的更替还要快。种种新概念,初衷是想简化思路...

Read more

互联才是网


 四十五年前,互联网诞生,穿着军服,戴着眼镜。

 
二十年前,互联网进入中国,养在深闺,高贵神秘。
 
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的互联网,早已像水电煤气那样,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品。
 
互联网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中国人的衣食住行,这种改变才刚刚开始,远远没有结束。颠覆世界的互联网大潮,吸引了数不清的弄潮儿,也吸引了众多的思想家,凯文.凯利就是其中之一。
 
凯文.凯利,简称KK,拥有科技预言教父、互联网风水先生、观察者、游侠等等标签。KK最重要的作品是《失控》。第一次读《失控》,感觉像读尼采...

Read more

精简中层管理


    《管理前沿》第23章“精简管理中层”,收录了德鲁克1983年的一篇文章,文章开门见山:
 
    30年前《哈佛商业评论》上有一篇被广为引用的文章曾问道:“中层管理过时了吗?”它给出了一个极为肯定的回答。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层管理并没有消失,也没有缩减,而是大大地膨胀了。
 
    有组织,就有管理。有管理,就有中层。当时还没有人明确提出“组织变平”的概念,但是大家已经饱受中层官僚之苦。如何抑制中层膨胀,提高中层效率...

Read more

企业精英化


    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在世界各地热卖,凑热闹也买了一本。自己不懂经济学,对皮凯蒂的分析和建议无从置喙。能从只言片语中有所收益,抵得上书价和阅读时间,就心满意足了。
 
    《21世纪资本论》“导言”,给出了一些非常有趣的数据。美国10%的富有人群,其收入占美国国民收入的比重一直在变化:1910~1920年为45%~50%,1940~1970年为35%左右,2000~2010年上升到45~50%。
 
    另外一组数据也很特别,英国、法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

Read more

沟通是一种感知


    管理沟通,是所有管理者都要面对的永恒难题。
 
    德鲁克《管理》三卷册“实务篇”第38章“管理沟通”,给出了管理沟通的四项基本原则:沟通是一种感知、沟通是一种期望、沟通提出要求、沟通和信息相互依存。
 
    “德四条”看似平常,细读非常震撼。特别是第一条,沟通是一种感知,完完全全的大师水准。
 
    最常见的想法,沟通就是领导找下属谈话。领导是沟通的发起者,是信息的发送者,是...

Read more

无法逃避的困境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每个企业也都有自己无法逃避的困境。
 
    近期芬兰总理半真半假地抱怨,说苹果祸害了芬兰两大支柱产业:iPhone摧毁了诺基亚,iPad拖垮了造纸业。正值iPhone6上市之际,总理的幽默引来全世界果粉的一致嘘声。也有善良的中国网友为总理献计献策,芬兰树多人少空气好,适宜推广农家乐。
 
    诺基亚的祖上也曾阔过,当初N70一机难求,加价购买都要看黄牛的脸色。那个时候的诺基亚,满满都是正能量:以人为本的品牌诉求、先锋时尚的产品设计、底蕴深厚的科技霸主、完善严谨的管...

Read more

不能放弃的三项权力


    企业是平的,企业内部原本金字塔型的决策模式,也变得日益扁平和开放。当每一个工作者都成为管理者,都对自己工作负责的时候,公司最高管理层的价值何在呢。
 
    德鲁克在《管理》三卷册“实务篇”第46章中,研究了“联邦分权制和模拟分权制”。分权制本身,会让国家变平。企业内部越来越深刻的分权,是企业变平的最大推动力。正如联邦不能对抗国家,企业分权也不能取消高层。德鲁克明确指出,分权制决不应该削弱中心。恰恰相反,分权制的主要宗旨之一,就是要强化高层管理。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