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木德》中好几个地方讲了同一个故事。有孩子生下来两个脑袋,一个身两个头,这孩子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呢,大家意见不一致。只好去请教智者,智者给出了解决办法:用热水浇一个头。如果另外一个头也痛苦不堪,那就是一个人;如果另外那个头无动于衷,就是两个人。
智者给出的办法,可以用来鉴别是否是一个人,也可以用来鉴别是否是一个团队。
一个团队,成员之间有相同的感受,工作之外有感情。员工遇到困难,管理者形同身受,分享自己的经验,调动自己的资源,想方设法去帮助解决。管理者遇到麻烦,员工主动站出来,有力出力,共同承担责任。这样的团队,多人一头,步调一致。总能在不断的学习和成长中,去向同一个目的地。
一个团队,成员之间关系冷漠,只有公事公办。员工工作失误,管理者冷嘲热讽,想方设法摘清责任,生怕影响到自己的绩效。管理者遇到挫折,员工兴高采烈如同过年,恨不得再踩上几脚。这样的团队,人多心散,难以形成一股力量。团队中即使有很多能人,也成不了什么大事。
感受,和利益相关。相同的感受,往往源于共同的利益。
《塔木德》中有一段,把世界上的人分为四种:
第一种人说:“我的是我的,你的是你的”,这是常人。
第二种人说:“我的是你的,你的是我的”,这是蠢人。
第三种人说:“我的是你的,你的也是你的”,这是圣贤。
第四种人说:“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这是恶人。
利益分享的不同方式,决定了我们的高下贤愚。
什么利益都是自己的,只顾自己的感受,不顾团队其他成员的感受,这样的“恶人”,也许能成为富甲一方的商人,但是做不了持续成功的企业家。毕竟,这是一个常人居多的世界,恶人领头的常人团队,多人多头,稍遇波折,必定分崩离析。
什么利益都是大家的,万事他人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样的“圣人”,有人类以来不过几人而已。圣贤领头的团队,多人一头,所向披靡。可惜的是,这仅仅是传说,也许永远不能成为现实。
最现实的,是见贤思齐。
不需要成色十足的圣贤高士,不需要完全彻底的利益分享。但是至少可以做到,己所不欲不施于人。自己不愿意感受的,也不强加给团队成员。也许做不到,幸福着你的幸福。但是可以做到,悲伤着你的悲伤。
分享利益,感同身受,才能多人一头,才是一个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