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贾少华

贾少华,教授,研究生导师,1960年出生于义乌,杭州大学学士,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现任义乌工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理事、省高校教学名师,曾获省教坛新秀、全国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奖、特级教师等荣誉。

人才不是口渴时的水


 

各级官员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各级政府热衷去做的一件事是:编制“人才规划”,确立“人才战略”,推出“人才工程”。这不能说纯粹是作秀,也确有对人才的需要;官员及政府对人才的重视不能说仅仅停留在口号中或在文本中,也确有一些资金、住房等物质待遇上的配套。但天天讲尊重人才,年年讲人才引进,人才状况又如何呢?可以说人才短缺的状况基本没有改变:引不进人才,留不住人才,培养的人才又成为人家的人才。

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引进人才吗?是物质条件欠缺还不足以吸引人才吗?曾经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今天经济总量已是世界二把手了,财力上的问题不再可能是引进人才的主要困难了。那么,又...

Read more

上了大学失去了什么?


 

不上大学当老板,上了大学成雇员;不上大学打工谋生自食其力,上了大学待业蜗居家中成为寄生虫。谁敢说这只是个别现象?看来,对有的人而言,上大学实在不如不上大学。这些人,上了大学不是没有获得,但失去的更多,具体表现如下:

获得了知识,失去了发挥知识作用的开拓进取的行动。上了大学,获得了一些书本知识。知识可以成为改变人生命运的力量,但也可以成为一个人前进的绊脚石。一个没有更多知识的人,在人生道路选择时没有更多的可依靠的资本,很可能会更果断,更大胆,也更富有冒险的精神。这种果断、大胆、冒险的选择,让其中的一部人抓住了机会发挥了潜能取得了异乎寻常的成功。在中国,99%以上的企业是中...

Read more

清华给我的幸福


昨天是清华百年校庆的大喜日子,我也像过节一样沉浸在喜悦之中。女婿、女儿毕业于清华,长期来自己对清华的关注甚至不亚于对自己学校的关注。北京的朋友知道我的这种情结,春节前专程来看我,送给我两份清华百年校庆的精美礼品,让我欣喜不已。后来我又将这两份礼品转送给远在大洋彼岸读书的女婿和女儿,让他们终身珍藏。

女婿、女儿清华本科毕业后到了美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相隔太平洋,好在通讯发达,一点鼠标即可联系。但他们的学业和科研的任务很重,面对鼠标,我总是欲点又止。双休日对他们来说也是工作日,我已有一个多月没跟他们联系了。昨天,我们不约而同地给我们自己放假,在不同的地点同时收看清华建校百年庆典的电视...

Read more

讲桌上需要牌桌上的文化


人们总是会说,中国人欠缺民主意识、民主精神和民主习惯。我看未必,只是这些好的品质在不同的场合有所差异罢了。讲桌上难以寻觅,牌桌上蔚然成风。

我不打牌,不懂得红五、双扣、炒地皮的游戏规则。但牌桌上的热闹偶尔也会吸引我的眼球。输赢看不懂,牌技高低欣赏不了,让我感兴趣的是牌桌上的文化——民主的氛围。而这种文化正是校园讲桌上需要而又欠缺的。

平等民主是牌桌文化的第一个特征。搭档的牌友可能是领导与下属,可能是父与子。不论是何种关系构成的搭档,彼此平等。只要出现在牌桌成为牌友,就不再有职位高低之分,也不再有长幼之别。领导可以骂下属,下属可以骂领导;老子可以训斥儿子,儿子可以教训老子。牌桌上的牌...

Read more

“崇高”的荒谬


世上有一种人开口闭口尽讲一些冠冕堂皇而又不要承担任何责任的话。例如,对于创业教育,他们总是会说重在“创业精神”培养,而不是创办企业,更不可以经济指标来衡量创业教育的成效。如此强调对“精神”的渴望、对“物质”的蔑视的话语和观点,给人的感觉是多么的崇高而美丽。但稍加分析,就可以发现这其中的虚伪和荒谬。

“精神”固然美好,但没法测量,没法量化。当把“创业精神”培养当做创业教育目标的时候,我不知道怎样才算完成创业教育的任务?既然创业教育任务是否完成都无法认定,我就更不知道怎样去组织实施创业教育以及怎样去调动各部门和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了。无法评价、考核、认定的目标,实际上等于没有目标。没有目标的...

Read more

创业教育成败在机制


大学创业教育前所未有重视,但成效并未显现。是投入资金不够吗?是缺乏系统的教材吗?是教师不胜任创业的指导吗?不是的。在我看来,最为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形成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

创业人才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现行的人才培养主要是“教”,这自然诞生不了创业人才。要想培养出创业人才,在培养机制上就要实现让学生由“听”到“练”的转变,或者说让教师变“教”为“导”。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从事创业的自主训练,这是创业教育成功的关键。眼下,从学校到教师,一讲到创业教育,就习惯于想到资金、场所、管理机构、人员配备、课时补贴、项目、课题、教材。这些因素不是不重要,但相对于“机制”而言,只能...

Read more

大学创业教育怎样推进?


  逻辑起点:传统教育以培养“雇员”为目的,创业教育以培养“老板”为目的。能不能通过培养“雇员”的方式来培养“老板”呢?如果能做到,那该多好。问题是雇员的成长与老板的成长是两回事,试图依靠“雇员培养模式”来培养老板就犹如在拖拉机流水线上生产汽车一样是不可能的。

  创业能力:为什么不能通过培养雇员的方式来培养老板?要回答这问题首先要搞清“创业能力是从哪里来的”这一问题。创业能力是“练”出来的,不是“教&r...

Read more

抢盐风波的社会责任


日本九级地震造成的海啸、核电站的核辐射,导致日本举国上下惊恐不安,加之食品、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十分紧缺,一场抢购囤积风潮看似不可避免。但是这样抢购之风没有出现在日本,而是出现在了未受任何日本地震影响的中国。商场里的食盐抢购一空,而且在国家相关部门再三声明国家食盐储备充足、日本受损核电站的核辐射不会影响中国盐业生产的情况下,抢购仍未停止。这不禁让人纳闷:不同国家的公民素质怎么会如此不同?中国人怎么无视同胞需要只会考虑自身利益?

食盐抢购,反映出了中国老百姓对核辐射的无知,更反映出了中国老百姓社会责任感的欠缺。但这能怪老百姓吗?责任的承担和权力的享受是密不可分的。当一个无权力可享受的人,...

Read more

不脱稿讲课不配当大学教师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时候了,这是从中央到地方、从教育部长到普通教师的共同一致的看法。问题是怎样才能提高教育水平提升办学质量呢?提高办学质量的突破口在哪里呢?许多人一讲到教学质量,就习惯于故弄玄虚,说什么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这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异常简单的问题:抓大学教学质量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开始,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从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开始,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从教师抛开PPT脱稿讲课开始。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广受诟病,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大学教师讲课没水平。大学教师讲课没水平的直接原因...

Read more

创业大学生为什么要被迫退学?


许多成功创业的大学生,包括比尔·盖茨都是中途退学的。如果坚持创业又不退学,那么也要饱经风霜、吃尽苦头。这也不是说学校或教师对大学生的创业有多痛恨,而是因为大学是一个培养雇员而不是培养老板的场所。

雇员是可以通过教师的“教”来培养的,而老板只能通过自己的“创”来成就自己。“教”与“创”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活动方式,彼此排斥,难以相容。

从活动内容上看,“教”是预设性的,而“创”是生成性的。“教”的内容,不要说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