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学失去了什么?


 

不上大学当老板,上了大学成雇员;不上大学打工谋生自食其力,上了大学待业蜗居家中成为寄生虫。谁敢说这只是个别现象?看来,对有的人而言,上大学实在不如不上大学。这些人,上了大学不是没有获得,但失去的更多,具体表现如下:

获得了知识,失去了发挥知识作用的开拓进取的行动。上了大学,获得了一些书本知识。知识可以成为改变人生命运的力量,但也可以成为一个人前进的绊脚石。一个没有更多知识的人,在人生道路选择时没有更多的可依靠的资本,很可能会更果断,更大胆,也更富有冒险的精神。这种果断、大胆、冒险的选择,让其中的一部人抓住了机会发挥了潜能取得了异乎寻常的成功。在中国,99%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的创办者大多没有上过大学,而上了大学的人只能是这些企业的员工。我不是说,大学毕业就不能当员工。我关注的是,为什么上大学“有知识”的打工,没上大学“缺知识”的当老板。许多大学毕业生,如果上不了大学,也许成了老板,而上了大学,只能是一名雇员,甚至只能是一名雇员都不是的待业者。大学生不是不想当老板,也不是不知道当老板的好处。是上大学的经历以及大学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让自己变得保守、求稳,从而不再敢“创业”,只能选择“就业”。一个上了大学的人,如果仍然保留上不了大学的人的开拓进取的精神,理应更容易成功。但是一个失去了“创”、“闯”勇气和精神的人,大学中获得的“知识”即使再多也难以转变为改变人生命运的“力量”。

懂得了品味,失去了获得品味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上了大学,开阔了眼界,知道了世界的精彩,更知道了“什么是生活的品味,什么是人生的格调,什么是时代的档次。”他们羡慕奔驰宝马豪宅别墅,向往美酒咖啡劲歌劲舞的酒吧,渴望成为一台电脑一张报纸一杯清茶的白领。有梦想,不是坏事,但要梦想成真却要有扎实的行动。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但在当今大学生中,有的人却只做梦不行动,他们所追求的理所当然只能是一个永远无法圆的梦。许多上不了大学的人,他们不知道品味、格调、档次,能填饱肚皮,能有一处遮风避雨的住所就是自己人生最大的目标了。然而,他们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因事小而不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聚集经验能力人脉的同时也聚集了财富,他们不懂得“品味”,却过上了“有品味”的生活。

大学给人的比知识、眼界更重要的是行动。如果因为获得了知识、眼界而失去了行动,那是得不偿失,或者说是拾了芝麻丢了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