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困局,开发商“被迫”进军保障房


资金困局,开发商“被迫”进军保障房

为钱发愁各取所需

  “开发商进军保障房是被迫的”,广州一开发商认为,大部分开发商视保障房为鸡肋。但目前新政令商品房步入下调通道,而且这个周期估计还会很长,开发商面临积压资金、歇业或者半歇业的危险。“开发商贷款太难了,中小开发商基本贷不到款,大型开发商贷款额也大幅下滑。

 

而由于政府大力支持保障房建设,开发商通过参与保障房建设一方面获得贷款相对容易,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滚动开发获得利润。”

  事实上,地方政府也在为保障房资金发愁。“十二五”期间,全国将规划建设保障房3600万套,今年建设保障房数量1000万套,将需要1.3万亿元资金投入,其中5000多亿元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筹集,8000多亿元缺口需要通过社会机构投入和保障对象以及所在的企业筹集。根据巴克莱资本发布最新报告,地方政府将负责筹集3600亿元。即使今年土地市场火爆如去年,卖地收入2.9万亿,以10%计提用于保障房,也还有很大的缺口。

  今年土地市场收入肯定大大逊色于去年,地方政府建设保障房的资金缺口太大了。以广州为例,今年要建设13万套保障房,大概需要资金200多亿,以广州13%计提的话,今年土地出让金必须达到1500多亿,是去年广州卖地收入的3倍多,地产经济专家邓浩志认为,单靠政府力量难以完成今年天量的保障房建设,引入开发商等社会力量成为必然。

  “政府引入开发商建设保障房,联合撬动信贷资金,也算是各取所需的两全之法”,北大公共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韩世同说。

  据了解,在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中,公租房占22%,达到220万套,是去年37万套公租房的6倍。具体到广州,今年公租房占比60%。

  “今年以来,公租房成了政府大力提倡的类型,开发商也开始转向参与。”陈真诚表示,如中天城投与贵州的保障房协议就主要是公租房建设。

  但受访专家多数认为,公租房不会取代限价房成为开发商参与建设保障性住房的主要方向。公租房建设主要是政府主导,开发商更多是以代建的方式参与,建设完之后按照事先谈好的工程投资建设总额的回报利润率、管理费、财务费等费用标准与政府结算,然后移交给政府经营管理。

  “按照有产权的比没产权的好,有商业的比没有商业的好,限价的比不限价的好三个原则,限价房相对吸引开发商。”维森置业董事长张维伦一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