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烨

人生四十余载,教育、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都留下了探索的足迹。

王容芬:没有法律效力的裁定书


没有法律效力的裁定书

王容芬

 

 

这大概是最高人民法院最著名的核准死刑裁定书了,最后一页的全部文字为:

报复杀人,犯罪手段特别残忍,犯罪情节特别恶劣,后果和罪行极其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应依法惩处。第一审判决、第二审裁定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裁定如下:

核准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2008)沪高刑终字第131号维持第一审对被告人杨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

Read more

王容芬:大法官何去何从


大法官何去何从

王容芬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是杨佳案的一审原判单位,2008年9月1日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杨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二审裁定维持原判,最高人民法院去年1121日核准了杨佳死刑,执行死刑的大权又回到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手里。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341 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的执行死刑命令,均由高级人民法院交付原审人民法院执行,原审人民法院接到执行死刑命令后,应当在七日内执行。

媒体报道无源

媒体报道杨佳于20081126日在上海被执行死刑,但我至今没找到一条来源于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报道。...

Read more

现代城市知青要不要上山下乡?


“平庸老者”《一代知青,荒诞政治的牺牲品》一文后,有不少颇有见地、颇受从容欣赏的评论,如:“尝尝当农民的滋味有什么不好?”“知识分子需要社会实践、体验生活,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知识分子上山下乡是和农民相互影响、融合的过程。就和当兵一样,有了这样的经历会改变知识分子娇气脆弱的一面。”“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锻炼一段时间,对于培养劳动人民感情,了解中国的现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很有必要,为此,我感谢当年在农村锻炼的那一段生活。”“那时的知青是现在中国稳定的力量,也是肩负教育下一代的伟...

Read more

荒诞还在延续


 

“平庸老者”《一代知青,荒诞政治的牺牲品》一文末尾写道:“对于有成就的一些知青,我们感到欣慰。而对于困顿的一群人,我们着实为他们担忧并寄予同情。社会及高层是否忽略和遗弃了他们?当权者和既得利益者是否已将他们忘记?他们可是荒诞政治的牺牲品啊!一个延续下来的政府,一个代表利益集团的和权力机器是否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呢?

 

今日之中国,不但产出知青的荒诞政治还在延续,而且关于知青的种种荒诞论调也在传播。比如“平庸老者”的“牺牲品论”。

 

《一代知青,...

Read more

知青是当之无愧的一代!


 

平庸老者认为“从社会人的角度真的无法定位一代知青”,我持异议;但他认为“他们是忍辱负重的一代”,我觉得还是比较客观公正的。准确定位一代知青并不难。只要用唯物的辩证的历史的眼光,把他们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气候下,就会发现他们不仅是忍辱负重一代,也是当之无愧的一代!——这就是社会应该给予知青的定位和评价。

 

知青在国家和人民最困难的时候,勇敢地站了出来,走到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肩负起他们应该承担、能够承担的责任。他们无愧于时代的召唤与重托,完成了社会赋予他们的责任和使命,这与军人在战争面前...

Read more

知青,历史不会忘记!


平庸老者在《一代知青,荒诞政治的牺牲品》一文序言中写道:“知青,这个显得有些沧桑的称谓,这个被人们渐渐淡忘的事物,也许不复有人提及。随着这一代人的日渐衰老和离世,随着趋炎附势的所谓史学家的涂抹,历史,一个被权势拥有者打扮得妖媚作态的***,不知还会怎样的被后人作践。为国家政府社会精英成功人士智慧群体以及8090新生代所不齿的“老三届”知青的结局注定是可悲的。

社会在向前发展,新生事物不断涌现,人们关注的目光、议论的焦点怎会永远停留在知青上?世界是运动发展变化的,生活不可能固定在某种状态,历史也不可能驻足在某一时刻。知青淡出中心话题是正常...

Read more

知青不是荒诞政治的牺牲品!


读罢“平庸老者” (下文简称“平老”)《一代知青,荒诞政治的牺牲品》(原文附后)一文,与之切磋的欲望不仅油然而生。

政治也许有些荒诞,但知青绝对不是牺牲品。我虽然不是知青,但我的周围不乏知青。通过长期观察与接触,我发现这些知青并不像平老所言,“为国家政府社会精英成功人士智慧群体以及8090新生代所不齿”,他们大都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刚开始实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我还是学前儿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听着大人们的议论,心中也对知青...

Read more

王容芬:杨佳案证据不实,故意杀人罪不成立


杨佳案证据不实,故意杀人罪不成立

王容芬

 

20081121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了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2008)沪高刑终字第131号维持第一审对被告人杨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刑事裁定,理由是“第一审判决、第二审裁定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

一、证据

一审判决的证据是上海市公安局的四份技术报告: 2008 )沪公刑技痕勘字第 0069 号《 现场勘查笔录 》、( 2008 ) 沪公闸刑技勘字第 1841 号 《 现场勘查笔录 》和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沪公刑技物字( 2008 ...

Read more

致死6警的凶器不是剔骨刀


按照上海警方伪造的证据和《一审判决书》中认定的杀人凶器是剔骨刀(见文末照片)。如果这把标价160元的鹰达牌料理刀真有这么厉害这么神奇,恐怕再起战事,中国军队都要弃枪弃炮改持鹰达牌料理刀了;中国著名的轩辕剑、无尘剑、莫邪剑、吴王剑,从此恐怕也要退出江湖,代之以鹰达牌料理刀了。

 

作为致死6警的凶器,上海警方竟然没有对这把刀进行指纹鉴定,难道上海警方平时也是这样侦破凶杀案的?从容认为不可能。在《一审判决书》第15份证据——上海警方出具的《血迹检验报告》中,第(1)(5)(8)分别显示,刀柄上有杨佳血迹,刀尖上有李伟血迹,刀刃处和刀身根部有张建平血迹...

Read more

王容芬:公、检、法、辩,合谋构陷


公、检、法、辩,合谋构陷

王容芬

目录

I.警方有法无天

1YJ与警方前嫌

2.侦破过程违背回避规定

3.强行搜查,抢夺证据,隐匿证人

4.神奇大案

5.受YJ案牵连被警方传唤、拘捕的人士

II. 检察院涉嫌谋陷

1.提前介入案件

2.指示胁迫精神病人签名聘请律师

3.无理拒绝YJ父亲聘请的律师

4.合谋嫁祸

III. 法院枉法

1.一审定罪

2.涉案物证

3.检验报告

4.证人证言

5.质疑

1)底楼倪景荣等四人被杀案

29层王凌云被刺作案

310层徐维亚被杀案

411层李坷被杀案

521层吴钰骅被刺案

521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