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向东

广州市久邦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04年3月,(3G门户网)是中国手机互联网免费模式的开创者、最大的手机互联网平台;多种手机应用、搜索引擎提供商。
自成立以来已拥有过1.6亿注册用户,门户日PV超过12亿,日活跃用户超过2500万,门户网流量和用户数遥居第一。

有细节的《第一财经周刊》和它眼中的3G门户


绝大多数中国杂志内容每况愈下到让人心痛,其中还包括曾经是旗帜的名字,而更让人心痛的,是那些杂志后面的人们,太多本来肩负责任感的老家伙,现在基本上都是在放弃。

因此,我看到《体育画报》做地震会振奋,看到《生活》不计成本会有安慰。

《第一财经周刊》应该表扬三点:
1、有细节。一本杂志有没有细节,看那些编前或小栏目就知道,而有细节,就说明用了心思。
2、很健康。无论是环保征集(看上去好像和杂志定位没有什么关系一样),还是给记者编辑拍的照片,都有健康生活的心态。
3、有更高要求。从采访、文字、图片、版式都可以看出在试图不断提高——虽然模仿的痕迹很重。

全世...

Read more

对话印象:我的第一任老板,当当网李国庆


这一次对话,嘉宾是我的第一任老板,当当网联合总裁李国庆先生,而且,他还是北大同门师兄。

我很紧张。

紧张不是因为老板或师兄,是因为当初他对我有那么多的善意和爱护,而我却在当当上线不到1月,就决绝而去。

那时候,给我配备的笔记本是最好的,让刚刚毕业的我担任当当网的策划,负责一个部门,参与最重要的会议,我辞职时候,贴大字报挽留我……凡此种种,我都记得。访谈前闲聊,当当网十年间人来人往,他居然记得我这些小事记得好清楚,哈哈大笑,一一历数。

如今,自己跟随裕强创办3G门户,知道带团队辛苦,愧疚就加剧。今天的对话,像是毕业的学生再回去请教。

以下为采访印象。大...

Read more

3G发牌的飓风效应


    图为西贡的中央邮电局里的长途电话厅。中央邮电局是法国留给越南的痕迹之一,现在,是西贡市的标志性建筑,还在使用中。
    07年在西贡骑摩托车,跑去里面给同事们寄明信片,顺手拍了几张。

    我用这张照片是想说,那是一个时代,还在一些地方继续它的钟摆,但今天,中国发放3G牌照,是另外一个时代开始了它的时针摆动。

    许多人都在重复媒体的话,说3G发牌了,3G时代到来了,但人们并不知道真正的变化是什么,这个发牌,从历史意义上来说,无关什么WCDMA...

Read more

对话无印良品:消费升级还有另一半


  “消费升级”正在成为投资界的热词。活跃在中国的VC,今年开始,要把这个词投资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

  这个词确实抓住了中国新阶段的商业机遇,但正如所有的热词一样,一旦频繁使用,都会泛化到语义不明,变得含糊,变得放之四海而皆准,变成万能钥匙,变成模板答案。

  明确定义,才能明确方向。

  消费升级要分两部分,一是物,二是神。

  物的部分,当然是消费品,实物的升级主要是品质的升级。

  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来自711连锁的创始人,他在711商业史回忆录中,讲了一个初创时期的故事:他观察到每一次店里砂糖打折促销,一个老太太就会来买很多,跟踪采访才了解到,...

Read more

「手机思维」 模式启动


刚入行互联网的时候,读到对我影响颇大的一本书,名为:《网络价值——用户决定规则的时代》。读完我才知道,那是麦肯锡 1999 年的一份报告。

 

今天,热词「互联网思维」就是同样的意思,它是落脚于「用户价值」,针对于传统产业思考方式的归纳。

 

然而,仅仅止步于此,恐怕难以真正理解当下的产业趋势。如果互联网思维仍然站在 PC 互联网时代,那这思维已经落伍。我们眼见了手机用了如此短的时间,迅速超越电脑,成为大互联网的核心终端,以手机思维模式重新思考产业发展方向,是每一个人的新课程。

 

...

Read more

移动互联网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你还活着吗?


  一个月前,我在巴塞罗那全球移动通信大会的会场。在我心中,这是最完美的城市,最好的艺术家、最美的风景、最好的球队、最瑰丽的建筑和艺术、感人泪下的弗朗明戈……四天展览,我早上跑步,白天会谈,晚上Social Party,每天都在全球化语境中忙碌地吸纳各种信息,试图嗅出移动互联网大潮的新趋势。

  一个月后的现在,3G门户&GO桌面公司9周年。作为国内最早一批纯血移动互联网公司中的一员,9年的时间其实很长,长到有时我们可能会误以为行业已经成熟,自己也已经成熟,实际上移动互联网的产业格局仍在飞速地演进,当我们认为自己已经成熟的时候就是要付出代价的时刻...

Read more

电子书的前世今生


  “书是电子模拟技术最后的堡垒。”Kindle的老爹杰夫.贝佐斯说。

  电子模拟必须把人类古老智慧凝结的信息先电子化、数字化,这个使命,抑或说是巨大的商业机会,任谁也不能忽视。书,无疑是最大的古智慧海洋。

  自2009年底始,电子书这个概念,成为消费数码产品领域的新宠。厂商与媒体齐头并进,带来一阵阵热潮。需要对尚不熟悉的人解释,新兴的电子书,并非传统意义上依托于电脑的数字文档,而是立足于电子墨水、电子纸技术的产品,是完全独立的硬件产品。尽管其兴起多少有些莫名其妙,其未来也未必光明,但存在即合理,热闹背后的逻辑,是消费者对于电子数码视觉体验的新追求。

 ...

Read more

伟大的悲剧


(发布于《中国企业家》)

 

11月去了硅谷参观,在微软、GOOGLEEAZyngaTwitter等的办公室一一走过,耳闻的传奇,在那几天触手可及。

最深的感触,不是抚摸着这些传奇故事再度感叹——这些大家都已经太熟悉了——是传奇的悲伤谢幕如此之快,就和传奇的闪亮登场一样。

 

Zynga和我们交流的三个负责人,都来自我们昨天刚刚参观过的,那几幢漂亮的大楼-----EA

EA建立起那几幢大楼,完善的员工娱乐设施,近50亿美金的市值,是从1982年到今天,花了近30年才完成的。在它的荣誉展览墙壁上,挂满了近30年来风靡全球的游戏海报,这些著名的游...

Read more

我们渴望已久的未来终于到来


凯文·凯利认为,“技术永远是世界上积极的力量”,并坚信应该“让每个人找到合适的技术去展现他们的天赋”。图片来自第一财经日报。


2010年冬夜,我在安静的清华园请一位智者吃饭。

他说:“我们最后不需要那么多玩意带在身上,随时可以在随地可见的任何类型的屏幕上去登录进网络,身份得到验证,得到想要的信息,传递给想传递的人。而你想要享受的任何体验,比如读书、音乐、游戏、电影,也会有越来越多丰富的终端给你无法区分真实虚拟的感受。”

那不正是……正是未来世界吗?

这位智者叫KK。他是《WIRED》的创始人,十几年前写的《失控》一书正在中国思想界、传媒界和互联网界一书风行,最近一段时间...

Read more

麦客



        第一次看了本地道老乡的书。

        麦客。我小时候每年夏收都见到。

       每年夏天,他们带着镰刀和磨刀石,扒火车到秦岭山下,然后从南往北走过去,边揽活干,边走回家乡,他们每年最后一次收割,是自家的麦田。

       他们饭量都惊人地大!比你想象的惊人还要大一倍!你几乎无法相信一个人的胃可以装下那么多!他们有危机感,因为如果忽然连阴雨,他们就没有工作,要自己去买饭,那对他们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