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许大立

知青出身,教师出身,作家出身,先后求学于四川音乐学院和重庆大学。曾任重庆晚报副总编、重庆经济报总编辑; 高级记者职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工商管理硕士。著有小说、报告文学、散文、影视剧本等各类作品集8本,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已摄制发行。各类作品逾300万字。
  历任《重庆体育报》记者、编辑,《重庆晚报》编辑、主任、副总编辑,《重庆经济报》总编辑等;曾任重庆市建委顾问,重庆晚报顾问,市新协常务理事,散文学会副会长、影评学会副会长、杂文学会副秘书长等。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四川作家协会,曾任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琴痴》、《原罪》,散文集《在春天里回望冬天》、《瑞丽的故事》,影视剧本集《此爱绵绵》,报告文学集《美丽的飞翔》、《烈日下爱在生长》等,电视连续剧剧本《中国远征军》(1995年版、已录制播出)等。中篇小说《听歌人传奇》、报告文学《一曲深情的歌》分别获四川省业余文学创作二、三等奖,散文《春天的故事》获1991年四川散文奖,《钢琴人生》获1998年《人民日报》20年间优秀征文奖,《走入香港深处》获1997年全国香港百年沧桑话回归征文三等奖,获全国报纸副刊连载作品一等奖.其作品还分获庆祝建国40周年和50周年重庆文学奖及首届重庆报告文学奖,第二届重庆文学奖优秀报告文学奖等等。另有作品数十次在重庆市、四川省及全国多种报刊获奖.
另,1979年加入中国音乐家协会四川分会,现为重庆音乐家协会会员;并担任重庆三美(美景、美食、美女)评委会主任,感动重庆十大人物评委、总撰稿、专家组组长;重庆争光贡献奖撰稿组专家;全国高校挑战杯大学生创业竞赛重庆地区评委,重庆首届读书节“三个十佳”评委等。

警惕!时下也是台独的机遇期


  关心两岸和平的人,与关心中国和平与发展的人,几乎一致认为,陈云林与江丙坤代表海协会与海基会在台北签署的四项协议,为自己所关心的事情,开创了无比的机遇。

  他们所没有注意到的是,两岸和解的同时,台独也将在未来得到无比的机遇。

  和解就表示两岸不会打仗,不会打仗的话,华府就不会在意台独的发展,甚至还会协助台独,因为华府与北京之间为了台独而兵戎相见的机会,在和解的机遇期中,微乎其微。

  陈云林来台访问,见证了台独的强大动力,他们对于和解充满无比的焦虑,于是利用激烈的抗争与冲突,将至少40%同情台独的选民,透过电视画面,在情绪上先动员起来,对国民党构成极大的挑战...

Read more

重庆土地“股田制”改革实验被中央叫停


  曾经备受关注的土地改革实验已经被中央叫停,现在,重庆市又重新开始了新的尝试,但目标仍然是“土地流转”。

  “简单点说,就是重庆原来进行的‘股田制公司’改革被停止,改为进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重庆的一名农业官员说,“尽管只是实验失败,但推倒重来怎么说也是令人尴尬的。”

  “土地流转在农村其实早就出现,并且一直存在,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民往往是有其他谋生方式的群体,而只能靠土地生存的农民是不可能流转土地的。前者对土地的生存依赖已经很小,后者没有土地则不能生存。&rd...

Read more

奥巴马胜选后演讲全文


  美国是一个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国家,对于这一点如果还有任何人心存怀疑,对民主的力量还表示疑虑的话,今晚就是对这一问题的最好回答。

  这个答案早已经印在了到处悬挂在学校和教堂的竞选条幅上,人们随处可见;这些人们已经等待了三四个小时,对于他们当中的大多数,这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经历这样的过程,因为他们坚信这一时刻注定与众不同,而这种不同便有可能源自他们所发出的声音。

  这个答案出自这些人之口,无论是青年还是老年,穷人还是富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黑人还是白人,拉丁裔、亚裔还是美国本土人,同性恋者还是异性恋者,残疾人还是非残疾人——他们向世界发出了这...

Read more

创造美的城市重庆宣言


  二十一世纪将注定成为一个创意的新世纪,一个创意城市的世纪!成为一座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城市,正在成为世界许多城市未来发展的共同愿景。

  迄今为止,人类的文明历史浓缩在城市发展文明史中。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人类经历了都市化的伟大进程,在更高、更快、更强的意识驱动下展开了造城运动,在人们对这些成就欢欣雀跃的同时,却也经历着失落和无奈,人口爆炸、城市扩张、城市环境污染、热岛效应、荒漠化和城市烟雾笼罩等所谓的“城市病”逐步升级。这一切都促使我们反思,城市文明进程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21世纪的城市将代表人类文明进程的什么阶段,答案将取决于...

Read more

诗人朋友寄来的文章:《践诺》


  著名诗人、瓷器收藏家暨鉴赏家、武汉市政协委员袁利荣先生上世纪九十年代是重庆晚报副刊的忠实作者,曾与著名漫画家马丁先生合作出过诗画专栏。前不久,袁先生寄来一张新安晚报,上有他的文章《践诺》,说的是他携带妻儿去南充探望岳父母后路过重庆,与我及李元胜、马丁晤面的事情。因涉及多位朋友,故贴于此,供博友赏读。

      尤应多说一句的是,袁先生此公颇有文人风骨,他为感谢十几年前的“知遇之恩”,大老远背了好几件景德镇老瓷器给我;我回赠他几件时新衣物,他竟过意不去,又专门跑到中兴路旧货市场去淘了一件老瓷瓶送我,搞得我真不知如何是好!时下...

Read more

女人·历史


  我隐隐约约晓事之后认识的第一位女性是我的祖母。她丰满的躯体裹着我现在回想起来就像大熊猫拥着刚刚生下的幼仔。祖母总是唠唠叨叨讲述着我两岁那年从朝天门乘船离开重庆时妈妈是怎样的凶狠怎样的毫无母子之情,从而使我好多年都品不出许多人津津乐道唱不完说不尽的妈妈的恩情。奶奶——祖母一边说着一边拍着我的屁股诓我入睡,我却死死揪着奶奶的肥硕的乳房吸吮个不停。

    祖母那硕大的乳房尽管没有了奶水,而我从中吸吮、把玩到同样的母爱与亲情,因为所有女人的乳房都是和心灵相通的,都是爱的源泉爱的结晶。

   九岁那年我才认识自己的母亲。母亲很威严很庄重有时很忧...

Read more

一个老知青的真话


   写这一段历史就得说真话。坦白地说,六十年代末我是极不情愿下乡的,因为早在1 966年夏我便下了一次“乡”。那一次下乡更是迫于无奈,我的父亲成了“文革”的首批牺牲品,于是我这个“狗崽子”---高中66级毕业生,既不能留校批老师,也不能去合川搞四清,被学校党支部送往通江县涪阳区新场公社群峰林场劳动改造。记得是一位名叫乔明海的党员学生送我去的。那山,大得吓人;那路,长得没完;本不富裕的我,却发觉山里人穷得象原始人。我的姐姐在这个林场当副场长,是我当时要去通江“锻炼”的原因之一,城里的政治空气紧...

Read more

在春天里回望冬天


   博主按:今年是11届3中全会召开3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政策施行30周年。作为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特陆续选发敝人以往所写回忆文革及以后时期的文章贴于此,以表达个人的心绪。这是第一篇。 

  

     那是一个很冷的冬天。

     那是1968年的冬天。那年的l2月21日晚9时许,我所在的“重庆红卫兵革命造反司令部”《红卫兵战歌》演出队正在杨公桥无线电厂礼堂演出。忽然间,厂内厂外的大喇叭全都响起来了,播音员那昂扬激动的声音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同志们,今天晚上有最新最高指示颁布,请注意收...

Read more

绝对内幕:看看“峰琦云勇”怎样横行重庆地产规划界


 转博者按:在南方新闻网上读到一篇文章,写的是重庆前一段时间广为人知的地产规划窝案主角受审后交代的实情,读来引人入胜,唏嘘感概不已。在重庆的报刊上很难读到这样的文章,故转帖于后。

  

重庆规划局原副局长受贿案始末

 
重庆规划局原副局长受贿案始末
重庆每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30%-40% Phototex/图

  直辖市重庆堪称整个中国的缩影,大城市、大农村、人口众多、经济增长迅速、制度创新剧烈、各种矛盾交织。与此同时,重庆房地产市场也一度十分混乱,令许多国内大开发商敬而远之。随着重庆市政府铁腕查处贪腐官员,重庆房地产市场将逐渐规...

Read more

那个美丽快乐的村庄


  那是一个远离主城的村庄,那是重庆万州区辖下的一个偏僻的山村,人口不多,面积不大,千百年来,那儿的人们过着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农耕生活,与天地谐和,与世事无争;少有外地人去过这个村子,大重庆乃至大中国,也少有人知道它的名字。

  然而,就在2007年那个金色的秋天,那个五谷归仓层林尽染的季节,这个名叫老林村的小山村突然间声名鹊起,誉满巴渝,成了一个象征,一个楷模,一个符号……老林村怎么了?老林村人怎么了?老林村做出了什么样的丰功伟绩,引得世人瞩目,村民自豪?我们就不饶圈子了,这就把谜底告诉你:老林村成了寥廓巴渝的“国寿第一保险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