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巍

自1982年以来曾在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美国化学银行、世界银行、中国南方证券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任重要职务;直接策划、组织了中国大陆几十家大型企业的改制、重组、承销及并购业务;在创办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工具、企业购并等方面经验丰富,并主持编辑了《第二板市场》、 《MBO管理者收购》等在企业界引起广泛影响的投资银行专著。1997年5月,王巍先生创办了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专注于企业购并及相应的重组、 融资和上市业务。

一群失败的人 两个失败的板(转存)


一群失败的人 两个失败的板
   我们怎么办?
  ——一场关于“中原纳斯达克”的讨论会
  
  这是让人纠结的两个小时
  一批“中原纳斯达克“的先行者,面临突然来袭的厄运
  他们无力挽回什么,惟有等待被先驱的命运从忧虑变为现实
  文/本刊记者 卢旭成
  
  
  时间:2010年12月15日 上午10:30
  地点:河南技术产权交易所大厅
  讨论人
  挂牌企业代表
  王云峰
  古小明
  毛云
  党国军
  王松涛
  黄强
  尹一善
  方梦
  郭德
  综合会员代表
  陈诚
  薄英俊
  
  
  这是一场特殊的讨论会。
  《创业家》和他们并不熟悉,只是发了一封邮件。出乎意料,12月1...

Read more

我对本土商学院的一点看法



  我目前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长江商学院担任客座教授,许多年了,据说很受学生欢迎。同时,我也曾屡屡接受清华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EMBA和总裁班的邀请,担任主讲教授。我通常每月安排两三天的课程,主要是保持与学生互动的机会,不断更新内容,为自己充电。我从中收益很多,也对我们的商学院有一些了解。中国经营报的王其明先生看到我在今天微博中对商学院略有微词,邀请我多讲几句,恭敬不如从命。商学院对推动中国企业家创业家的成长贡献巨大,居功至伟,自不待言。不过,我们成长到今日,商学院也应当有新的提升,有几个重点,值得关注:
  
   其一,商学院太重所谓学问,忽视商战实践。许多教授不懂真...

Read more

夏斌的浪漫情怀与执着使命


终于,夏斌写了一本被业界期待的金融与国策的书,《中国金融战略:2020》。
  
  以夏斌的想法和能力,这本书应当很早就能写完,而且大行其道了。但是,社会上诱惑太多,变化太多,敏感加激情,老夏很难面壁清谈,不闻天下地埋头完成一部学术专著。此书内涵丰富,加上有两位部长作序,我自然避其锋芒,不谈其论点得失了。不过,夏斌其文如人,与君相识三十年,总要旁观侧语一番,示其性情与品味,不枉约稿之谊,必须的。
  
  其实,夏斌以学者称道天下,还是这几年的事儿。之前,他更是中国金融政策的诠释者和操盘手。研究生毕业后,他从中央银行的研究所起身,编了些书,也写了一些命题论文,一介清谈书生而已。作为第一批到日本...

Read more

王巍陈有安解读2010年中国十大并购人物及事件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9日 17:12 新浪财经[ 微博 ]新浪财经
    由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全球并购研究中心、中国并购交易网共同主办的2010年“中国十大并购”评选活动揭晓。苏树林、黄奇帆、高西庆、吉晓辉等荣登“2010中国十大并购人物”榜单;中海油系列海外并购、汽车业并购与重组、浦发获得中国移动战略投资等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获选“2010中国十大并购事件”。
  
  王巍陈有安聊2010年中国十大并购评选
  
  媒体来源:新浪财经
     1月19日14:30—15:00,万盟并购集团董事长、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会长王巍,中国银河证...

Read more

关于并购潮起的4点解释


2011年01月14日 10:43管理学家【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文|王巍 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会长
  
  认知:去妖魔化从2002年起,中国并购年会已经进行了八届。前几年,我们主要是把并购作为一个正面事情来宣传、解释,因为那个时候大家对并购不熟悉,并购在一定程度上被妖魔化了。鉴于中国转型经济的特殊性,公权力在经济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以市场价值分析和市场的手段来替代行政手段这只“闲不住的手”,无疑会遭遇一定的阻力。同时,在民众认知里,存在一定的民粹主义,对譬如凯雷对徐工的收购,无疑是心怀敌意和阴谋论解释的。第三,学界的一个共识是并购的成功率低。因此,并购的公众形象很是不佳。...

Read more

2011 中国买家的雄起与不安


  “2002: 中国并购的元年”,这是十年前我写的一篇年终并购专稿的题目。十年里,花开花落,并购从旁门左道变成了资本市场的主流工具,商业界的时尚话语。并购不再是一种观念、一种技巧,一种强取豪夺的特权,并购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基础设施,产业整合的基本手段,甚至成为大国崛起的突击队。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市场上无可置疑的重要买家,大大超越了许多国家啼声初试时的海外收购目标如商品、服务、技术、品牌等,风起云涌一路喧嚣的直奔主题:资产、资源和公司。

  收购资产时,你需要有跨国管理资产的能力。收购资源时,你需要应对当地国家安全的审查。收购公司时,你收购的不再是可以为所欲为...

Read more

对中国作为买家的四问


《商务周刊》问题:全世界都在惊呼中国买家来了,但我们还有太多规则不懂,甚至连门墙都未窥见。买什么,怎么买,什么时候买,买来后怎么办,这都是中国企业在挥舞支票本之前需要认真调研分析以及学习的重要问题。2011年,中国海外并购“人傻钱多”的闹剧还会重演吗?
  
  
  王巍:
  
  一百多年来,全世界都要来买中国。先是用枪炮当依托,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一直到辛亥革命,背后都是洋人来强取豪夺的买。最近三十年,洋人也是要来买中国,资源市场人力等等,用国际规则和法律契约来买。忽如一夜春风来,伴随加入WTO,中国企业突然强劲增长,中国经济突然积累了巨大额度的外汇储备,我们有钱了,有了可以购买洋人资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