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丧与忧伤:2007中国传媒困局系列
第三部分 新闻前沿与新闻理论
偷听新闻的诞生与兴起
股市又迎来红色星期一,股民们是悲喜交加。
张阿姨:“早知道涨,上星期就挺住不抛,这下又亏了。”
丁老伯:“不是我们无能,是股市太狡猾阿。”
小唐:“我手里的这把地产股,是卖是留?都舍不得!”
&nbs...
作者文章归档:王又锋
沮丧与忧伤:2007中国传媒困局系列
第三部分 新闻前沿与新闻理论
偷听新闻的诞生与兴起
股市又迎来红色星期一,股民们是悲喜交加。
张阿姨:“早知道涨,上星期就挺住不抛,这下又亏了。”
丁老伯:“不是我们无能,是股市太狡猾阿。”
小唐:“我手里的这把地产股,是卖是留?都舍不得!”
&nbs...
沮丧与忧伤:2007中国传媒困局系列
媒体自身的异化:双重封建化与伪公共性
当采访的事件不利于被采访对象时,对方会阴阳怪气地半警告半威胁:“你新来的吧,你认识你们报社××吗?”这个××,要么是业务权威、要么就是带“总”字号的人物。总之,是能决定你还想不想混的人物。当你历尽千心万苦甚至冒着一定危险,写就一篇有深度、有读者关注度但涉及了一个大企业大部门的特稿时,即使上了版,要么是因为人家投在报纸上投了广告,是你们报社的衣食父母与上帝,要么是因为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那老板和领导的一个电...
沮丧与忧伤:2007中国传媒困局系列
广电总局叫停“第一次心动”:选秀节目从辉煌到没落
8月15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通报,批评重庆电视台举办播出的《第一次心动》选拔活动严重违规行为。通报指出,重庆电视台举办播出的群众参与的选拔类电视活动《第一次心动》严重偏离比赛宗旨,热衷制造噱头炒作活动,在评委选择、比赛环节、评委表现、歌曲内容、策划管理和播出监管等方面都出现了重大失误,损害了电视媒体形象,产生了不良社会影响,广大观众反响强烈。重庆市广播电视局和重庆电视台相关负责人和编播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导向意识薄弱,专业水平缺失,内容把关疏漏,导致了上述...
沮丧与忧伤:2007中国传媒困局系列
第二部分 媒体生态困局
新闻造假也能评上奖:“中国新闻奖”蒙羞也不冤
8月28日,由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新闻界年度最高奖——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第二天,此新闻一公布,当天就有网友以《中国新闻最高奖曝出大丑闻:伪造报纸获三等奖》为题揭露了扬州晚报伪造报纸获奖的事实,并称这一天是中国新闻界的耻辱日。
该报获奖作品《千年古城捧回“联合国人居奖”》,被证实是刊登在一张子虚乌有的2006年10月16日A5版的报纸上,而实际的公开发行的《扬州晚报》当天的A5...
《沮丧与忧伤:2007中国传媒困局》系列
前几天一次去采访的路上,一政府部门负责宣传的人说“跑了几年后的记者,都没有脾气了”(不会发怒,只会乐呵呵的)。旁边的一记者随即接到“有脾气才怪呢!你有脾气,你敢对领导发?”又一记者说“现在心都麻木了,上面有规定这不能写那不能发,就是市民投诉,也没人敢去,更别说写了,去了就是犯错误。”一方面是这规定那规定,这禁区那禁区,节日时是新闻敏感期,上级领导来视察又是新闻敏感期,这一切都在告诫记者“要老实,不能乱写。&rd...
一个首席记者的悲痛:记者权益谁来保护
原重庆晨报首席记者夏显虎辞职并起诉重庆晨报一事,近来颇受圈内人士关注。虽然所谓的主流媒体不予报道,但我们在此没有理由不关注此事。
夏显虎,男,现年42岁,没上过大学,从事新闻工作10年来,该同志依靠勤奋和一定的天赋,成为重庆晨报第3届年度名记者、首届首席记者(2006年度),其通讯类新闻作品5次获得重庆市好新闻一等奖、消息类作品2次获得重庆市好新闻一等奖,另有重庆市好新闻二等奖、三等奖多次,连续5年获得重庆晨报年度优秀职工称号。
夏显虎不但采写出了诸如《我救19人谁来救我——开县农民金有树救人患病身亡的调查》...
“沮丧与忧伤”:2007中国传媒困局
序言
一年又一年,2007年即将走完。自从2005年末本人推出年度传媒观察以来,每到年底的时候,我都会对过去一年的中国传媒界做个盘点和评点,于是有了《2005中国报业报告》(http://media.icxo.com/htmlnews/2006/01/06/751243_0.htm)和《“媒介责任”2006中国媒体评说七日谈》(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28/5272266.html)两篇文章。虽然纯属个人见解,只是一种民间话语,但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