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书进

商业模式创新、企业文化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政治现代化代价的内涵


政治现代化的代价则是指在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作出的牺牲、付出或取舍。政治现代化的代价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政治现代化的必然代价。政治现代化的过程是通过付出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收益的过程。作为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会遇到代价问题,甚至可以说,代价也是政治现代化内在的,必然的构成部分,政治现代化代价之所以不可避免。是因为:(1)政治现代化涉及到体制的变迁,结构的分化,权力的世俗化,政治民主化、制度化、公开化、参与化、监督化、决策的科学化等方方面面。特别是新旧体制的转型,就必然要付出体制性的代价。因为体制的转换,涉及到利益的重新调整,也就会导致一部分人利益受损,一些人、集团或阶...

Read more

政治现代化的途径


Read more

外部民主政治环境是政治现代化的推动力


外部民主政治环境是政治现代化的推动力。自19世纪起,民主化浪潮发起了三次冲击,也经历了两次回潮。20世纪临近结束时,第三次民主化浪潮洪波涌起,展示了它巨大的能量。1974年,第三次民主化浪潮在欧洲南端涌起,导致葡萄牙、西班牙和希腊这三个位于欧洲的最后权威主义政权相继垮台;70年代末,民主化浪朝漫延到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前殖民地拉丁美洲,一个接一个的军人的政权还政于民。到80年代末,这片大陆已基本实现了民主化;80年代中期,民主化浪潮涌入东亚的菲律宾、韩国等权威主义国家并促成了它们向民主的过渡;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它又迅速席卷了前苏联和东欧地区,使这些国家相继走上了西方式的议会民主道路;也...

Read more

政治现代化发瑞于欧美民族国家建立


政治现代化发瑞于欧美民族国家建立。政治现代化最早发生在西欧,以后又辐射到西欧以外的北美、中东欧和亚洲的少数地区,其时间长达两个半世纪,即从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叶。经过漫长的中世纪,欧洲封建的自然经济内部开始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手工作坊日益被工场手工业所取代,海上贸易有了新的拓展,商品流通和货币交换急剧增加,以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为轴心的区域性的市场开始形成和发展。与这种经济巨大发展相适应,从11世纪开始,大约经过了500年左右的时间,欧洲一系列国家(如英国、法国等)都先后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形成了以君主专制为特征的中央集权国家。欧洲各国王权的集中,有利于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推动了资本主...

Read more

政治现代化的新趋势(1)--政治国际与稳定化


1、政治国际化。政治国际化是指一国政治受世界其他国家政治的影响,一国政治也影响其他国家的政治。世界各国在政治上的联系日益紧密,或相互排斥、相互竞争,或相互支持、相互补充,一个国家在孤立的状态下发展已完全结束。

政治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当代的市场经济是名符其实的全球经济,所有国家都无一例外地被卷入同一个世界市场,并在这个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经济的全球化要源于经济的内在扩张力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已超出一国的容纳力,比较利益原则驱使各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要素的组合。而这一切又得到了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持,现代交通、通讯、信息网络保障了世界经济有条不紊地运行。在经济一...

Read more

政治现代化的新趋势(1)--政治经济化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是政治的基础,两者是密不可分的。现代化带来的经济发展高速化,经济规模的扩大化,经济联系的国际化,及其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后果,使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政治发展经济化了。

1.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了,国家调控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政治从来就是为经济服务的,然而,过去服务的范围是有限的,它主要在保护经济的发展方面起作用,服务的方式是间接的,它一般不直接参与经济的运作过程,用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话来说,就是不管事(经济自身运作的事)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然而,现代化在20世纪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情况。经济的高速发展,规模的极度扩大,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和国际经济...

Read more

政治现代化要求


政治运作法制化

法治既是政治现代化的目标,也是实现政治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从社会秩序、仲裁、规范的角度看,如果说农耕社会是专制社会,工业社会是契约社会,那么现代社会则是法制社会。

1.宪法至上。宪法是规范国家权力结构,划定国家权力界限,规范国家政治行为,保障公民权利的最根本依据。国家权力机关依法立法(依照宪法制定部门法,各部门法律不仅它们之间不能冲突更不能违法宪法,要依据宪法制定。)、国家司法机关依法执法(司法机关要按照宪法及制定的部门法法律条文执行法律、维护法律威严。)、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由法律树于,其行政过程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得超越法律授权...

Read more

政治现代化要求政治价值取向的民主化


政治现代化是政治发展的重要阶段,它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历史传统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发展的产物,这既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也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目标自觉推进政治变革的过程。由于这一过程突出地表现为政治社会从专制制度走向民主制度,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政治现代化也就是政治民主化,政治民主化是政治现代化最基本的目标,也是政治现代化最集中的体现。

1.成熟的公民人格。英格尔斯说,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能够赋予先进制度以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掌握和运用先进制度的人本身的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上还没有经历一场向现代性的转变,那么,失败和畸形发展就不可避免的。公民应有公民人格...

Read more

政治现代化的法律价值取向分析


   1、从法律价值的角度看,政治现代化的内涵是政治体制的制度化、法律化、程序化。一定的政治体制存在,除了配备必要的物质设施,随之以相应的意识形态灌输,更多的则表现在制度上的安排、法律上的确认和程序上的保证。传统社会的民众由于长期受旧的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活动范围的局限,与政治体制的接触面是有限的,缺乏对制度的整体要求和考虑。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人的思想解放和自由活动空间越来越大,其行为的责任、义务和风险也越来越大,就必须提出更全面、更具体的法治化要求,明确彼此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政治现代化的就是政治体制制度化、法律化、程序化。

    2、...

Read more

政治现代化的管理价值取向分析


管理价值取向分析。(1)从管理的角度看,政治现代化的内涵包括政治体制的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具体到我国现阶段,就是政治体制从效率下降的计划主义趋向充满潜力的市场主义。管理价值取向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发育,市场价值在政治领域的必然反映和要求。管理的价值取向认为,政治转型只能是单向、线性的,不可能出现相反的两种结果。即,政治现代化必然导致政治体制成本的降低,否则,这种转型就是不成功的,或不合法的。(2)关于政治现代化的动因,管理价值取向认为,旧体制是臃肿、迟滞、不负责任的,新体制是精简、高效、容易监督的。在旧体制与新体制之间会形成一个二元结构,这种结构是由于管理的一般追求、先进体制的示范...

Read more